学术投稿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观察

林建荣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摘要: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惠来县人民医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0例,手术方式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研究组30例,手术方式为TUPKP;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冲洗时间、冲洗量、留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通过TUPKP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同时临床疗效甚佳,术后并发症少.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镇痛在瘢痕子宫经阴道分娩产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硬膜外分娩镇痛在足月经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茂名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瘢痕子宫足月拟经阴道分娩的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产妇实施瘢痕子宫常规经阴道分娩方式,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硬膜外分娩镇痛.结果:两组产妇产程、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转剖宫产率为1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子宫破裂率为2.2%,与对照组的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分娩舒适满意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格把握瘢痕子宫试产指征与严密产程监护的基础上,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显著降低足月经阴道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转剖宫产率,提高产妇分娩舒适的满意度,且不会增加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安全性高.

    作者:黄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小儿急诊惊厥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急诊惊厥发生的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荔湾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取的60例小儿急诊惊厥患儿,根据患儿的临床特点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治疗后的效果.结果:5~28d患儿主要以缺血缺氧为主;而29d~3岁、3~6岁、6~9岁主要以热性惊厥为主;患儿热性惊厥发生高,有47例(78.33%),其次为颅内感染5例(8.33%),颅内出血3例(5.00%),缺血缺氧3例(5.00%),癫痫2例(3.33%).治疗结果:54例患儿治愈(90.00%),4例病情好转(6.67%),2例死亡(3.33%).结论:小儿急诊惊厥的发生与患儿的年龄存在一定的联系,如患儿一旦发生惊厥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救治措施,并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对患儿早日治愈和改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蒋文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片仔癀外敷联合内服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评价片仔癀外敷联合内服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74例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牛黄解毒片联合外涂锡类散治疗,观察组患者内服外敷片仔癀同时口服牛黄解毒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溃疡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随访1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中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使用外涂联合内服片仔癀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愈合溃疡,复发风险低.

    作者:林国清;陈清清;曾广铨;陈文玲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微骨窗经外侧裂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不同开颅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三明市第二医院2010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2例高血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骨窗开颅外侧裂入路、常规骨瓣开颅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根据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法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和恢复不良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患者,选择微骨窗外侧裂入路手术方案比常规骨瓣开颅有着创伤更小、恢复更快、远期日常生活能力更优等优点,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周希汉;肖连福;黄陈铭;李文生;黄瑞宏;陈昌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大足区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8例,随机抽取4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另4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UA、CRP、ESR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相近,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UA、CRP、ESR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促使患者尽旱康复,安全有效.

    作者:谭春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工作坊培训模式在基层医院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工作坊培训模式在基层医院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工作坊的形式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的3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培训,比较训练前后护士的急救理论、技能考核、综合能力及学员对工作坊培训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优秀率分别为77.1%(27/35)、77.1%(27/35),高于培训前的28.6%(10/35)、20.0%(7/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护士的工作质量、应急处理能力、急救配合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工作坊培训模式的创新性及实用性、教学计划及活动安排、老师授课内容及设计、授课技巧及表达能力及合作能力及学习效率满意度较高.结论:工作坊培训模式可以提高基层医院急诊护士急救技能水平.

    作者:李振洋;舒啸;郭宇峰;邓灵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阳和汤加减联合多柔比星方案化疗对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联合多柔比星(DOX)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13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行DOX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阳和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免疫因子水平、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除一般化疗不良反应外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阳和汤加减联合DOX方案化疗可提高晚期胃癌患者近期疗效,改善炎症免疫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郭天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广州市花都区2015-2016年大肠癌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评估广州市花都区2015-2016年大肠癌筛查效果,为日后开展该项工作提供技术经验和指导.方法:对广州市花都区50~74岁的常住居民,采用危险因素评估问卷和粪便隐血试验(FOBT)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初筛,阳性者建议肠镜复查.结果:2015-2016年共有17349人参与筛查,筛查完成率为111.23%,女性占参加人数的62.85%.花都区大肠癌初筛阳性率为11.03%,其中问卷阳性率为4.60%、两次FOBT阳性率分别为5.35%和4.43%.初筛阳性者肠镜顺应性为23.16% (444/1913),男女性肠镜顺应性分别为22.97%和23.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筛阳性者肠镜检出率为44.24%.结论:开展大肠癌的筛查工作,是提高大肠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实施关键,是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卢文燕;肖琳;李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动态血压联合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在评估高血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动态血压联合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在评估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中的应用.方法:将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高血压并S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动态血压联合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昼夜血压、心电图监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血压联合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可准确评估高血压患者是否存在SMI,继而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有力指导.

    作者:聂磊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与宫颈妊娠的超声声像变化特征

    目的:分析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与宫颈妊娠的超声声像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32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与宫颈妊娠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测,并将诊断结果与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2例患者中,包括8例宫颈妊娠和24例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后可知,患者的声像学特征共划分为4种类型,均依据病类型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针对于割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与宫颈妊娠患者而言,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于患者的诊断过程中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医生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雅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应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7月31日就诊于郑州市骨科医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68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组,再选取同期在本院行健康检查者70例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检测.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单独诊断与二者联合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结果.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组患者类风湿因子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类风湿因子联合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联合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阳性率为80.88%,均显著高于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诊断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机体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浓度明显升高,但其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准确率与类风湿因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较高.

    作者:刘璐;刘传慧;段智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运用子午流注学说对肺部手术后患者的病情探讨

    目的:运用子午流注学说观察肺部手术后患者的病情并进行探讨,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广州市胸科医院收治的肺部疾病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肺部手术.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咳嗽、咳痰频发的时间,睡眠易醒、难入睡时间.结果:患者频发咳嗽、咳嗽时间为凌晨3:00 ~ 5:00(寅时)为主,睡眠易醒也是发生在寅时后,直到8:00 ~ 9:00才能再入睡.结论:通过掌握患者症状频发时间与药物的半衰期,指导用药时间和相关治疗方法,从而减少患者的病痛,促进康复及提高预后质量.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护理中,将子午流注学说运用在病情观察中,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周丽梅;叶敏涛;关丽冰;黄银燕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腔镜和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比较直肠癌中采取开腹与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梅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4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采取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与观察组(采取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各1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6.67%、术中出血量(60.21±4.21)mL、术后排气时间(45.21±3.54)h、住院时间(8.21±1.21)d、手术时间(124.57±6.69)min、淋巴结清扫数(12.21±0.35)个,均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开腹与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应用直肠癌治疗中效果显著,但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效果更佳.

    作者:王文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对暨南大学附属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38例(46眼)RVO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评价临床疗效.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治疗后患者的佳矫正视力由治疗前(0.08±0.03)升高至(0.31±0.14);眼压由治疗前(14.92±4.18)mmHg下降至(11.46±2.55)mmHg;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由治疗前(426.84±125.73)岬降低至(226.57±54.26)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RVO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元元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人成骨细胞特异性识别多肽固定于钛种植体表面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将人成骨细胞特异性识别多肽固定于钛种植体表面对成骨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方法,先选择合适的特异性识别多肽进行合成和修饰,接着对钛片进行氨基化,然后固定生物素、亲和素和特异性多肽,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固定效果.将人成骨细胞接种于经多肽修饰的钛片上,采用甲基噻唑基四盐(MTT)法和碱性磷酸酶(ALP)法检测分别比较光滑钛片组和多肽修饰钛片组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成骨能力.结果:采用本方法可将生物素化多肽均匀地固定在钛片上;接种成骨细胞后的第1天,两组钛片MT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4天和第7天多肽修饰钛片组的MTT值均大于光滑钛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成骨细胞后第4天,两组钛片ALP活性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7天多肽修饰钛片组ALP活性值要明显大于光滑钛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成骨细胞固定于经多肽修饰的钛片上,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提高其成骨能力,对于提高种植体愈合质量和缩短愈合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虹宇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肠外营养中氨基酸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究肠外营养中氨基酸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两组新生儿都给予常规护理+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新生儿氨基酸初始的使用剂量为每日1.0~2.0g·kg-1,以每日0.5 g·kg-1的剂量逐渐增加,可增加到每日3.0g·kg-1;而对照组新生儿氨基酸初始的使用剂量为每日0.5~1.0g·kg-1,以每日0.5 g·kg-1的剂量逐渐增加,增加到每日3.0 g·kg-1.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17.78%,观察组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中氨基酸对改善新生儿临床结局具有显著的效果,氨基酸初始剂量宜为每日1.0~2.0g·kg-1,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新生儿的住院时间.

    作者:郭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0例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氨氯地平,观察组治疗药物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血糖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选择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自身的血压水平以及血糖水平.

    作者:刘万峰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研究概况与展望

    通督调神法针刺治疗认知功能障碍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中医学者的重视,而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此疗法治疗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作者欲对通督调神法针刺的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同时对其今后的发展和临床工作提出一些展望.

    作者:粟漩;麦方永;钱虹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价值

    目的:分析观察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广州市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78例,所有产妇均具引产指征,且其宫颈评分均低于6分.给予对照组产妇缩宫素静脉滴注,给予观察组产妇宫颈扩张球囊.比较两组产妇治疗前后宫颈评分、分娩方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后宫颈评分、阴道分娩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产妇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高,安全性较好.

    作者:王丽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粤西北英德市高中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广东省粤西北英德市高中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为本地区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基础信息和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英德市高三学生共6969例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普查,检查项目包括龋病、牙周病、错(牙合)畸形情况.结果:英德市高三学生恒牙患龋率为41.42%,龋均1.35,女性患龋率、龋均高于男性.受检查者牙周牙软垢、牙结石、牙龈炎检出率分别为72.47%、68.46%、50.71%.错(牙合)畸形发生率49.93%,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占35.70%,安氏Ⅱ类错(牙合)占7.21%,安氏Ⅲ类错(牙合)占7.01%.结论:英德市2016年高三学生龋病、牙周病及错(牙合)畸形发生率较高.应加强对高中学生口腔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口腔保健宣传,提高中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

    作者:傅隆生;赖海燕;肖秋月;黄少颖;杨小颖 刊期: 2017年第2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