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刘颖

关键词:老年人, 住院患者, 跌倒,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并研究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7月本院内科病房收治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情况,并对跌倒原因分析,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结果:护理组有跌倒患者4例,跌倒次数4次,对照组有跌倒患者15例,跌倒次数18次,护理组患者跌倒例数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原因分析显示,跌倒时间主要发生于0:00~3:00,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多发于夜晚及凌晨,多位于床旁与入厕后,对于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应加强护理干预强度,预防意外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概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给予羟考酮控释片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和观察.结果:患者用药后疼痛感都能得到一定控制,疼痛总缓解率为85.1%.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KPS)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出现嗜睡,便秘12例,头晕3例,恶心呕吐8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基本消失.结论: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较为稳定,具有较好耐受性,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帮助作用.

    作者:吕菁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急性胃肠穿孔修补术的抢救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肠穿孔行修补术治疗的抢救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接受修补术治疗的52例急性胃肠穿孔患者,均给予全面的抢救护理干预.结果:手术时间26 ~ 95 min,平均时间(52.36±5.87)min.手术治疗后3d即可拔出胃管,同时可以进食,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出院时间6~10d,平均时间(8.09±1.15)d.结论:腹腔镜胃肠修补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具有创伤微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效果好等特点,配合有效的抢救护理,能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及康复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韦远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仰斜半截石位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尿路多发性结石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仰斜半截石位与其他体位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尿路多发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俯卧位组、常规卧位组、经改良的仰卧位组(GMSV)以及仰斜半截石位组各18例,并给予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术后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仰斜半截石位的患者接受PCNL治疗的手术耗时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6%,一期结石取净率为94.4%,术后随访期间无复发,显著优于其他组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结论:针对尿路多发性结石的治疗,仰斜半截石位结合PCNL的治疗方式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该治疗方式具有术中耗时短,减少患者疼痛感受度,安全性较高,术后患者恢复健康速度较快等优点,是临床治疗肾结石首要的选择方式.

    作者:陈文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临床体会

    目的:对于月经不调的患者选择应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的方式,并对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24例在本院进行诊断的月经不调患者,给予其四物汤加减治疗的方式,在对患者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后,对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有8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治愈,2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显效,1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好转,另有4例患者表现为无效,治愈率达到了66.67%,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78%.结论:在对月经不调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四物汤加减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杨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本院急诊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3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各自疗效.结果:护理组中效果显著例数27例,好转例数15例,无效1例,有效率97.7%;对照组中效果显著例数14例,好转例数19例,无效10例,有效率76.7%,比较发现护理组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急诊护理能显著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效果.

    作者:刘国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6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50例足月妊娠胎儿窘迫产妇,结合产妇意愿及医生评估确定分娩方式,对照组65例均行剖宫产,观察组85例均尝试进行阴道助产,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98.8%的产妇成功行阴道分娩,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后出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阴道助产术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可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减少剖宫产带来的影响.

    作者:向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无心血管事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后,将其按照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散射比浊法对患者展开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而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中可作为一项重要的观察指标,对血管性病变的发生进行准确的预测.

    作者:罗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医内科护理干预老年失眠患者160例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无睡眠障碍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无睡眠障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沈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诊治的肺出血新生儿100例作研究对象,将本组患儿依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取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仅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上机时间以及肺出血停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治愈率是92.16%,上机时间是(76.14±8.19)h,肺出血停止时间是(27.93±5.62)h;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治愈率是81.63%,上机时间是(85.14±6.24)h,肺出血停止时间是(38.91±6.79)h,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肯定,其治愈率较高,见效快,上机时间短,且并发症少.

    作者:程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深圳市罗湖区外来女性产后抑郁症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了解深圳市罗湖区外来女性产后抑郁症(PPD)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为本地区外来女性PPD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使用的新妈妈测评表对深圳市罗湖区某片区4个城中村2013年11月至2015年10月分娩的1824例产妇进行调查.结果:罗湖部分片区外来女性PPD患病率为3.50%,患病率水平低于同类研究所报道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居住状况、经济条件、性格、孕期抑郁情绪、孕期焦虑情绪、孕产期负性生活事件、孕期上孕妇学校、陪伴分娩、减痛分娩、新生儿疾病、职业与PPD的关系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焦虑情绪、孕期抑郁情绪、孕产期负性生活事件、新生儿疾病是PPD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李桂云;叶俊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到本院进行急性胃穿孔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程度以及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度以及在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辑;罗瑞升;易学华;劳碧兰;林燕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治疗胃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应用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对患有胃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P型Roux-en-Y空肠间置代胃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并发症人数、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的改善幅度、手术治疗的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P<0.05);治疗期间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治疗的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根治性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对胃癌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陈家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

    目的:探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的临床效果,为提高妇产科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1% (P< 0.05).结论: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宋启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分析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所进行治疗的牙齿间出现间隙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60例患者随机纳入两个组别中,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口腔修复,而观察组则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正畸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较低,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豆袋热敷与电动吸乳器缓解母婴分离乳房胀痛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豆袋热敷乳房、电动吸乳器联用在缓解母婴分离产妇乳房胀痛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产妇分为两组,各130例,对照组经常规处理,观察组联合豆袋热敷乳房、电动吸乳器处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0%高于对照组的36.9%,乳房胀痛、乳房硬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采取豆袋热敷乳房联合电动吸乳器处理,效果显著.

    作者:劳顺珍;黄凤霞;邓兆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米氮平治疗中风后抑郁焦虑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米氮平治疗中风后抑郁焦虑的临床价值.方法:在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诊治的中风后抑郁焦虑患者中抽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抽样法将本组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两组患者均以服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为基础,观察组给予米氮平治疗,对照组给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第4、8周,观察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3.85%,低于对照组的11.54%(P<0.05).结论:米氮平治疗中风后抑郁焦虑的临床价值显著,在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方面有积极作用,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作者:傅晓蓉;冯欣;李静;陆惠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克霉唑联合微生态治疗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微生态治疗老年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诊治的老年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抽取83例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应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微生态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8.1%(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阴道疼痛、瘙痒、烧灼感、白带增多、黏膜红肿和豆渣样分泌物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微生态治疗老年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其临床症状.

    作者:邓井连;谢招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微创术后并发尿脓毒症3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尿脓毒症的临床特征与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5年8月于本院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术后并发尿脓毒症患者36例,经血细菌培养,其中16例大肠埃希菌,1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8例恶臭假单胞菌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给予全部尿脓毒症患者常规治疗.结果:36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尿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患者(P<0.05);高龄患者显著多于低龄患者(P<0.05);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合并症发病率高于其他合并症(P<0.05);双侧病变显著多于单侧(P<0.05);下段、中段结石位置发病率显著高于上段(P< 0.05).36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尿脓毒症患者,治疗后病情已基本控制,生命体征平稳,12例出现同侧输尿管结石梗阻,经治疗后排除结石.终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应提起对尿脓毒症危险因素的重视,做好早期诊断与预防工作,有效控制尿脓毒症发病率.

    作者:邓永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并发症防治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4例.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7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情况.结果:护理组中发生腹腔积液2例,感染2例,出血性休克1例,并发症发生率13.5%;对照组中发生腹腔积液6例,感染52例,出血性休克3例,并发症发生率34.1%.对比发现护理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降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模式.

    作者:张德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肠综合治疗仪结合硬化剂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硬化剂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216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硬化剂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硬化剂治疗混合痔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作者:熊汉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