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临床分析

陈辑;罗瑞升;易学华;劳碧兰;林燕旋

关键词:腹腔镜, 急性胃穿孔, 开腹手术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到本院进行急性胃穿孔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程度以及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度以及在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收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3%,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肿和下肢肿胀发生病例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长期卧床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钟素雯;梁素娥;骆雪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以本院收治的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在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观察患者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平均用时52 ~ 75 min,平均时间65 min;术中出血量250~750mL,平均375 mL;术后对患者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扫描结果显示,6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椎间隙4例,椎管内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术后1周以及末次随访对患者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加以记录并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效果显著.

    作者:聂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月本院急诊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43例.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比各自疗效.结果:护理组中效果显著例数27例,好转例数15例,无效1例,有效率97.7%;对照组中效果显著例数14例,好转例数19例,无效10例,有效率76.7%,比较发现护理组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急诊护理能显著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效果.

    作者:刘国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防治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对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防治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7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A组采用左氧氟沙星配伍甲硝唑治疗,B组采用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治疗,分析两组防治感染的效果.结果:A组抗菌药使用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等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两组体温均呈下降趋势,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头孢曲松配伍甲硝唑对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感染防治效果相当,均有利于提升术后效果.但左氧氟沙星的成本更低,因此在两种治疗的疗效相同时,成本较低者为优选方案.

    作者:黄天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肛肠综合治疗仪结合硬化剂治疗混合痔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硬化剂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216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硬化剂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硬化剂治疗混合痔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作者:熊汉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并发症防治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4例.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7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情况.结果:护理组中发生腹腔积液2例,感染2例,出血性休克1例,并发症发生率13.5%;对照组中发生腹腔积液6例,感染52例,出血性休克3例,并发症发生率34.1%.对比发现护理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降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模式.

    作者:张德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闭合性Colles骨折手法复位麻醉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闭合性Colles骨折手法复位时麻醉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6例Colles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法治疗的患者病历.按照桡骨远端骨折Lidstromd分型,选择Ⅱ度、Ⅲ度和Ⅳ度的患者.每1分度患者分为1组,之后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麻醉组、非麻醉组.麻醉组采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10~15mL进行骨折端麻醉,非麻醉组不采用任何麻醉措施.所有患者均经同一骨科专业医师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采用小夹板外固定.并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骨折复位后6月随访患者骨折愈合情况、腕关节功能、后遗疼痛及其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4个月.麻醉组优良率为98%,非麻醉组优良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Ⅱ度患者,采用非麻醉方式较佳,对于Ⅲ度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Ⅳ度患者采用麻醉方式较好.结论:Colles骨折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应综合患者年龄,受伤情况,骨折情况综合考虑,推荐患者年龄大,骨折严重者应在复位时候进行麻醉,对于青壮年,骨折移位程度较轻者可考虑非麻醉的方式进行骨折复位.

    作者:唐列;胡晓东;贾秋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斜卧截石位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斜卧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8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9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治疗,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常规俯卧体位实施手术,观察采用斜卧位联合截石位的手术体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以及一期碎石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9.9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15.8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期碎石成功率达到93.3%(84/90)对照组患者一期碎石成功率为80.0%(7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结石及上段输尿管结石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的碎石取石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斜卧位联合截石位具有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特性,明显降低手术时长,同时提升其一期碎石成功率.

    作者:刘远;付昕阳;潘耀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自由体位配合导乐陪护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研究自由体位配合导乐陪护方法应用于分娩护理中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本院256例产妇,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依次设置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选择传统卧位待产,观察组通过导乐陪护配合自由体位进行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择导乐陪护配合自由体位对孕产妇进行分娩护理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可以大大减少阴道分娩时间,避免出现严重出血,促使剖宫产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大幅降低.

    作者:马剑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脑卒中后遗症期头晕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80例脑卒中后遗症期头晕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西医组患者给予西医方案治疗,中西医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血浆黏度和Barthel指数.结果:中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组VAS评分、NHISS评分、血浆黏度和Barthel指数改善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期头晕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血浆黏度,缓解疼痛感,改善神经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谭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降氮汤保留灌肠与尿毒清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氮汤保留灌肠、尿毒清与西药联合用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降氮汤保留灌肠及尿毒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4.70%(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氮汤保留灌肠、尿毒清与西药联合用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在本院接受上腹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4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依据要求行上腹部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拟合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并对测定值加以统计分析.结果:选择低B值差,所有患者ADC值均高于高B值差时ADC值,且伴随B值差增大,则ADC值减少.且B值=500 s/mm2时,血管瘤及肝囊肿的ADC均高于转移瘤和原发性肝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ADC值可提高对肝脏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能力.

    作者:徐兴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临床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并探索其护理对策.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收治新生儿窒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危险性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的危险性因素包括:胎盘因素、脐带因素、母体贫血、宫内感染、早产儿、剖宫产及产妇高龄、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结论:新生儿窒息危险性因素相对较多,临床护理人员需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进行预防,以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马赛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宫角妊娠破裂1例临床诊疗分析报告

    宫角妊娠破裂是指胚胎在接近子宫与输卵管开口交界处宫角部的子宫腔内着床发育导致的子宫肌层破裂,出血量较大,若延误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由于宫角血液供应丰富,破裂处出血活跃,因此临床多采用剖腹探查术对中孕期宫角妊娠患者实施治疗.1 病例报告患者,女,年龄30岁,已婚,待业,因妊娠5+月,腹痛10d,于2013年5月4日11时30分入院,科室:妇科病区.

    作者:冯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髌股关节退变对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髌骨关节退变对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患者共92例,其中术前有膝前痛患者以及无膝前痛患者各4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Ahlback法评估其髌股关节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膝关节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相比,牛津膝关节评分标准(OK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AKS)、骨关节炎指数(WOAMC)等各项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术后各项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Altman分级标准,各组患者Altman评分明显改善,同时外侧受损组OKS、WOAMC评分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其余后一次随访评分同侧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前痛以及内髌骨关节退变对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并无明显影响,然而外髌骨关节退变对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有一定不利影响.

    作者:余相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发生原因与防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7例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胆瘘原因、治疗方法和终结果.结果:7例患者中,3例由右肝管电灼所致迟发型胆瘘,1例肝总管电灼所致迟发型胆瘘,约在术后7~9 d发生,患者经T管支撑引流2个月痊愈.2例胆囊管残端生物夹松脱所致胆瘘患者重新处理胆囊管痊愈;1例迷走胆管损伤所致胆瘘经生物夹夹闭迷走胆管,放置引流管治疗痊愈.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右肝管、肝总管电灼伤、胆囊管残端生物夹松动、迷走胆管损伤等.手术中重视胆囊炎症水肿较轻患者,采取顺行和逆行结合、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手术时机,如此可以有效防止胆痿发生.

    作者:陈德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钢板技术治疗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双钢板技术在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内固定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双钢板技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8.64%,高于对照组的70.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评分为(89.46±11.63)分,高于对照组的(76.15±12.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轻度疼痛及中度疼痛比例高于对照组,且重度疼痛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技术在肱骨髁上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奉川程;肖瑶;朱晓镝;孙刚;代仕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6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50例足月妊娠胎儿窘迫产妇,结合产妇意愿及医生评估确定分娩方式,对照组65例均行剖宫产,观察组85例均尝试进行阴道助产,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98.8%的产妇成功行阴道分娩,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后出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阴道助产术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可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减少剖宫产带来的影响.

    作者:向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肾结石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肾结石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共41例,一组为对照组共39例,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2.91±10.09)分,对照组为(51.63±10.27)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缓解肾结石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赛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双下肢屈曲挤压心肺复苏与标准心肺复苏的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双下肢屈曲挤压心肺复苏与标准心肺复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本院行心肺复苏的5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出院成活率以及复苏期间的血压、血气分析、复苏持续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血氧饱和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复苏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率为59.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院成活率为48.1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心肺复苏比较,双下肢屈曲挤压心肺复苏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自主循环,提高出院成活率.

    作者:黄慧;方金东;方莉;周兆杰;张敬琼;李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