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赛琼
目的:探讨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Solitaire AB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术前做好各项准备,术中加强配合,术后监测病情变化,早期康复训炼,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40例患者经1~3次取栓后,30例均获得再通或部分再通,其中颈内动脉3例,大脑中动脉19例,基底动脉8例,对其中15例再通有残余狭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40例患者无继发性脑出血,30例再通患者中有3例术后出现开通后再闭塞,10例未开通中有2例颈内动脉闭塞未开通患者,复查MR/CT,提示大面积脑梗死脑疝形成,3~7d后死亡;30例开通患者介入治疗术后7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0.0±3.6)分,较术前NIHSS评分值(18.1±2.0)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加强穿刺侧肢体护理与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明显减少术后出血风险.
作者:崔美莲;颜冬润;吴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沾益县德泽乡德泽中学学生发生大规模皮疹事件的原因.方法:2013年6月1日,沾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德泽卫生院报告,德泽中学103名初中学生在短期内(2天)身体暴露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皮疹.中心立即报告县卫生局,卫生局接到报告立即组织专家组奔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病学生临床表现,疑似为一起由蚊虫叮咬所致虫媒性皮炎的群体事件.结论:虫媒性皮炎,是一种因昆虫叮咬皮肤而引起的炎性皮肤疾病,经过及时的治疗,疾病均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李加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以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0例,对其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0例脑出血患者当中,共有48例患者存在吞咽障碍,临床护理以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护理之前(P<0.05).结论:在手术以后早期采取Guggins吞咽功能评估表筛查和康复护理,可以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照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收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3%,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肿和下肢肿胀发生病例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长期卧床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钟素雯;梁素娥;骆雪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颈脑血管成像扫描技术优化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3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或相关高风险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68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剂量扫描,扫描参数设置为120 kV、220mA,扫描层厚度为10mm,原始图像薄层重建1.25 mm,重建间隔1.25 cm,扫描矩阵512×512;研究组行低剂量扫描,具体参数如下:100 kV、80 mA,其余参数同对照组,对两组颈脑血管病变患者颈脑血管图像评分、病变、诊断价值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颈脑血管图像评分、阳性率以及阴性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低剂量扫描,可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李伟钦;郑华英;麦神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显微镜结合超声技术在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根管再治疗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根管再治疗患者98例,129颗患牙,138个根管,并将上述患者、患牙和根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显微镜和超声技术进行再治疗,统计并总结根管再治疗的成功率.结果:129颗患牙中,111颗完成了根管再治疗,根管再治疗成功率86.05%.按照根管计算,138个根管中治疗成功120个,治疗成功率86.96%.去除根管钙化物成功率88.46%,取出根管内塑化物成功率84.44%,寻找遗漏根管成功率88.89%,取出根管桩成功率100%,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成功率70%,去除根管内台阶成功率66.67%.结论:显微镜结合超声技术在根管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有效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
作者:李玥;曾峥;邓琳琳;秦芸;陈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一站式检查对急腹症的诊断效果,为急腹症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210例临床疑诊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一站式检查,对比多层螺旋CT检查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结果:210例患者经临床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急腹症确诊181例,排除29例.210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为:急腹症阳性168例,阴性23例,假阳性8例,假阴性11例.210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检查的准确性为91.0%,特异度为79.3%,敏感度为92.8%.结论:多层螺旋CT一站式检查对急腹症的诊断准确性高,且敏感度高.
作者:段常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所进行治疗的牙齿间出现间隙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60例患者随机纳入两个组别中,每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口腔修复,而观察组则在口腔修复中应用正畸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较低,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杨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微生态治疗老年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诊治的老年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抽取83例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应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微生态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8.1%(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阴道疼痛、瘙痒、烧灼感、白带增多、黏膜红肿和豆渣样分泌物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微生态治疗老年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其临床症状.
作者:邓井连;谢招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硬化剂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216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硬化剂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肠综合治疗仪联合硬化剂治疗混合痔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疼痛持续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作者:熊汉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并发症防治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采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74例.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37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比各自临床情况.结果:护理组中发生腹腔积液2例,感染2例,出血性休克1例,并发症发生率13.5%;对照组中发生腹腔积液6例,感染52例,出血性休克3例,并发症发生率34.1%.对比发现护理组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降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模式.
作者:张德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接受产褥期康复延伸服务,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情况和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恶露平均消失时间、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后泌乳量明显增加,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褥期产妇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延伸服务,有助于增加产妇的产后泌乳量,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健康.
作者:魏美娟;戚艳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诊治的肺出血新生儿100例作研究对象,将本组患儿依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采取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照组仅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上机时间以及肺出血停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8%,治愈率是92.16%,上机时间是(76.14±8.19)h,肺出血停止时间是(27.93±5.62)h;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3%,治愈率是81.63%,上机时间是(85.14±6.24)h,肺出血停止时间是(38.91±6.79)h,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疗效肯定,其治愈率较高,见效快,上机时间短,且并发症少.
作者:程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应用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对患有胃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P型Roux-en-Y空肠间置代胃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并发症人数、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的改善幅度、手术治疗的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P<0.05);治疗期间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治疗的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根治性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对胃癌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陈家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部X线检查用于肺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感染科收治的40例肺结核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观察初期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乏力、纳差等;患者病症程度不一,需进步一检查以确诊病况.所有患者采用X线检查,为肺结核诊断提供进一步依据.结果:经过胸部X线检查,40例均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由于病发周期及症状表现不一,肺结核患者均存在多种主体病症及合并症状.结论:胸部X线是肺结核检查诊断的有效方式,临床诊断率较高,为疾病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王吉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在肌肉劳损患者治疗中采用中药熏蒸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6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的46例肌肉劳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4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肌肉劳损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中药熏蒸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启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ICU病房收治的84例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十低流量持续吸氧,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十无创正压通气.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33/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PaCO2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柏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探讨肾结石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1日-2014年6月1日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观察组共41例,一组为对照组共39例,对照组在护理过程中采取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2.91±10.09)分,对照组为(51.63±10.27)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缓解肾结石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的疼痛症状,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赛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的临床效果,为提高妇产科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1% (P< 0.05).结论: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宋启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为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85例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采取西医镇痛治疗,将4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采取中医辨证施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较对照组患者的22.5%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胡相冰;谭建勤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