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美娟;戚艳银
目的:探讨集束化干预在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中的效果,为临床手术后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100例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前后给予常规医疗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医疗基础和护理基础上,进行集束化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愈合状况(分A、B、C级,以A级为感染),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2例,感染率为4%,对护理满意43例,满意率为86%;对照组的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12人,感染率为24%,对护理满意35例,满意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干预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术后健康的恢复,还能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
作者:周金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眼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330例白内障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夜视敏感度、眩光敏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视力改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接受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有助于患者视力情况的改善.
作者:郭梨;赖会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仰斜半截石位与其他体位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尿路多发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俯卧位组、常规卧位组、经改良的仰卧位组(GMSV)以及仰斜半截石位组各18例,并给予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术后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仰斜半截石位的患者接受PCNL治疗的手术耗时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6%,一期结石取净率为94.4%,术后随访期间无复发,显著优于其他组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结论:针对尿路多发性结石的治疗,仰斜半截石位结合PCNL的治疗方式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该治疗方式具有术中耗时短,减少患者疼痛感受度,安全性较高,术后患者恢复健康速度较快等优点,是临床治疗肾结石首要的选择方式.
作者:陈文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NF)-κBp65在子宫腺肌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45例子宫腺肌病痛灶组织作为观察组,同时采集其在位子宫内膜作为在位内膜组,另选取20例子宫肌层组织正常的为对照组,正常内膜组由正常子宫内膜组成.通过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全部观察组织中NF-KBp65的表达并采用阳性单位定量表示其阳性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中NF-κ Bp65阳性表达的PU值为(166.76±16.55)和(38.24±2.9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位内膜组与正常内膜组中NF-κBp65阳性表达的PU值为(138.25±12.96)与(91.60±10.2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的发生与发展与NF-κBp65的表达上调相关.
作者:朱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调查沾益县德泽乡德泽中学学生发生大规模皮疹事件的原因.方法:2013年6月1日,沾益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德泽卫生院报告,德泽中学103名初中学生在短期内(2天)身体暴露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皮疹.中心立即报告县卫生局,卫生局接到报告立即组织专家组奔赴现场进行调查.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病学生临床表现,疑似为一起由蚊虫叮咬所致虫媒性皮炎的群体事件.结论:虫媒性皮炎,是一种因昆虫叮咬皮肤而引起的炎性皮肤疾病,经过及时的治疗,疾病均已得到有效的控制.
作者:李加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6月本院产科收治的150例足月妊娠胎儿窘迫产妇,结合产妇意愿及医生评估确定分娩方式,对照组65例均行剖宫产,观察组85例均尝试进行阴道助产,观察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98.8%的产妇成功行阴道分娩,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后出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阴道助产术用于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可获得良好的母婴结局,减少剖宫产带来的影响.
作者:向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本院2010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2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等,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昏迷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3% (P< 0.05).观察组患者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清醒所用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恢复且治疗后昏迷评分明显降低.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激素联合六味地黄丸应用于卵巢早衰(POF)替代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PO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激素替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六味地黄丸进行联合治疗,分析两组黄体生成素(LH)、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的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H、FSH、E2水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25%和87.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OF中,采用激素替代治疗联合六味地黄丸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激素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杜静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教育对初产妇分娩认知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13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产妇的护理基础上采用产前护理教育,对比两组初产妇的分娩认知和分娩结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初产妇的分娩认知评分明显提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分娩结局显著改善(P<0.05).结论:产前护理教育能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认知,且能改善其分娩结局.
作者:吴修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30例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PCT、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检测以及血培养,比较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WBC、CRP、PCT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在血培养、CRP、WBC以及PCT的阳性检出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早期诊断中采用PCT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够对患儿的病情、预后疗效进行判断与评估.
作者:邓美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临床新生儿窒息的危险因素,并探索其护理对策.方法:将本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收治新生儿窒息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6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其危险性因素.结果:新生儿窒息的危险性因素包括:胎盘因素、脐带因素、母体贫血、宫内感染、早产儿、剖宫产及产妇高龄、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等.结论:新生儿窒息危险性因素相对较多,临床护理人员需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进行预防,以提高生存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马赛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80例作为对象实验,随机分组后行不同疗法:西医组(西医疗法)、中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束后评定疾病效果.结果:中西医组患者的预后病症缓解率为95.0%,高于75.0%的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控制出血,提高病症疗效.
作者:董其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共96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部分膀胱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的差异,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管时间、1年后复发率等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相较于传统部分膀胱切除术临床效果更加优秀,患者手术指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张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0~2岁婴幼儿生长速率及生长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到本院进行体检0~2岁婴幼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随机进行分组,纯母乳喂养为120例,人工喂养为120例.分析比较两组婴儿在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以及24个月身高、体质量、以及智力、运动水平发育情况,详细记录检测结果.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喂养方式后:纯母乳喂养组在6个月以内体质量、身高净增长值均优于人工喂养组(P< 0.05).在8个月到12个月内,人工喂养组体质量、身高净增长值均优于人工喂养组(P<0.05).在0~2岁任何一个阶段内,两组智力以及运动发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是一种无任何添加剂的天然食品,是0~2岁婴幼儿成长中佳的营养物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婴幼儿坚持选择母乳喂养方式,促进宝宝健康发育.
作者:杨丽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显微镜结合超声技术在根管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根管再治疗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根管再治疗患者98例,129颗患牙,138个根管,并将上述患者、患牙和根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显微镜和超声技术进行再治疗,统计并总结根管再治疗的成功率.结果:129颗患牙中,111颗完成了根管再治疗,根管再治疗成功率86.05%.按照根管计算,138个根管中治疗成功120个,治疗成功率86.96%.去除根管钙化物成功率88.46%,取出根管内塑化物成功率84.44%,寻找遗漏根管成功率88.89%,取出根管桩成功率100%,取出根管内分离器械成功率70%,去除根管内台阶成功率66.67%.结论:显微镜结合超声技术在根管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有效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
作者:李玥;曾峥;邓琳琳;秦芸;陈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筛查以及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0例,对其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0例脑出血患者当中,共有48例患者存在吞咽障碍,临床护理以后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明显高于护理之前(P<0.05).结论:在手术以后早期采取Guggins吞咽功能评估表筛查和康复护理,可以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周照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较对照组患者的70.9%明显提高(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肿体积明显减少(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陈维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缓解期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88例COPD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缓解期COP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张茂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的临床效果,为提高妇产科护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26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1% (P< 0.05).结论:风险控制及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宋启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1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老年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香菇多糖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副毒作用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