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勇
目的:分析不同喂养方式对0~2岁婴幼儿生长速率及生长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到本院进行体检0~2岁婴幼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喂养方式随机进行分组,纯母乳喂养为120例,人工喂养为120例.分析比较两组婴儿在3个月、6个月、8个月、12个月、18个月以及24个月身高、体质量、以及智力、运动水平发育情况,详细记录检测结果.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喂养方式后:纯母乳喂养组在6个月以内体质量、身高净增长值均优于人工喂养组(P< 0.05).在8个月到12个月内,人工喂养组体质量、身高净增长值均优于人工喂养组(P<0.05).在0~2岁任何一个阶段内,两组智力以及运动发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乳是一种无任何添加剂的天然食品,是0~2岁婴幼儿成长中佳的营养物质,尽可能的情况下给婴幼儿坚持选择母乳喂养方式,促进宝宝健康发育.
作者:杨丽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尿脓毒症的临床特征与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5年8月于本院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术后并发尿脓毒症患者36例,经血细菌培养,其中16例大肠埃希菌,1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8例恶臭假单胞菌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给予全部尿脓毒症患者常规治疗.结果:36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尿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患者(P<0.05);高龄患者显著多于低龄患者(P<0.05);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合并症发病率高于其他合并症(P<0.05);双侧病变显著多于单侧(P<0.05);下段、中段结石位置发病率显著高于上段(P< 0.05).36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尿脓毒症患者,治疗后病情已基本控制,生命体征平稳,12例出现同侧输尿管结石梗阻,经治疗后排除结石.终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应提起对尿脓毒症危险因素的重视,做好早期诊断与预防工作,有效控制尿脓毒症发病率.
作者:邓永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对老年失眠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内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无睡眠障碍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无睡眠障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中医内科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沈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本院2010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2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等,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昏迷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3% (P< 0.05).观察组患者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清醒所用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恢复且治疗后昏迷评分明显降低.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缓解期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9月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88例COPD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缓解期COPD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更好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张茂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较对照组患者的70.9%明显提高(P<0.05).在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肿体积明显减少(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陈维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的效果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60例,分为接受普通内科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受普通内科治疗、血液灌流(HP)治疗和全面护理的观察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其临床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的中间综合征(IMS)的病死率、呼吸肌麻痹(RM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为6.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治疗中使用HP治疗,同时予以全面的护理,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
作者:余少英;梁活娟;陈寿明;陈飘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8月到本院进行急性胃穿孔治疗患者6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开腹手术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程度以及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度以及在手术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急性胃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治疗方法,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陈辑;罗瑞升;易学华;劳碧兰;林燕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教育对初产妇分娩认知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13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产妇的护理基础上采用产前护理教育,对比两组初产妇的分娩认知和分娩结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初产妇的分娩认知评分明显提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分娩结局显著改善(P<0.05).结论:产前护理教育能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认知,且能改善其分娩结局.
作者:吴修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康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妇产科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6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接受产褥期康复延伸服务,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情况和泌乳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恶露平均消失时间、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临床护理后泌乳量明显增加,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褥期产妇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延伸服务,有助于增加产妇的产后泌乳量,保证产妇和新生儿健康.
作者:魏美娟;戚艳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围产期综合护理在提高自然分娩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名孕妇,根据不同护理措施分为两组各42名,观察组予围产期综合护理,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1.0%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和产后出血量分别为(8.4±1.3)h、(142.7±30.2)mL,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 0.05);观察组产妇分娩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分娩前和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围产期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作者:黄丽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初产妇母乳喂养现状,分析影响喂养方式的因素,为提高贵州地区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共200份,分别电话随访婴儿的喂养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率低: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只有4.2%,混合喂养以母乳为主只占24%;断奶过早:3个月内断奶比例迭15.1%,>18个月的断奶比例为只有7.8%;母乳喂养知识缺乏:喂养期间使用奶瓶率为95.2%,乳汁不足的产妇达到53.6%.结论:通过调查发现,贵州地区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有绝大一部分是来自父母长辈的经验,另有部分孕产妇主要通过网络或者朋友了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所得到的信息大多缺乏科学依据,不全面等.
作者:孙念梅;陆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简便布担架的制作以及在急诊科的应用.方法:对布担架的作用方法进行简单化制作,并分析其在急诊科室所起到的作用.结果:传统担架搬运患者时间为5 ~ 10 min,而简便布担架搬运患者时间为2~3 min.与传统担架比较,简易布担架耗时明显较短;应用简便布担架后,医务人员满意度为96.21%,患者满意度为93.32%.结论:简便布担架在急诊科应用,为抢救治疗争取了时间,避免了医务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降低了创伤患者感染机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对抢救的满意度,值得研究与应用.
作者:冯夏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深部痰液中的腺苷脱氨酶(ADA)浓度的检测在肺结核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5年呼吸科收治的200例肺结核患者,按照痰液涂片阴性和阳性等分为A、B两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人群作为C组,对3组患者进行深部痰液腺苷脱氨酶浓度的检测,对比3组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同时对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对比治疗前后ADA浓度变化;结果:A、B两组的痰液中腺苷脱氨酶含量浓度均明显高于C组(P<0.05).B组腺苷脱氨酶浓度略高于A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在治疗2、6个月后,其ADA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结论:结核病患者的深部痰液腺苷脱氨酶浓度具有特异性,通过其指标可以有效完成对结核病的临床诊断工作,并且此方法安全、无痛、有效.
作者:张宗满;戚应静;欧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80例作为对象实验,随机分组后行不同疗法:西医组(西医疗法)、中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束后评定疾病效果.结果:中西医组患者的预后病症缓解率为95.0%,高于75.0%的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控制出血,提高病症疗效.
作者:董其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2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2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以治疗方式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管阻力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流通畅度等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马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降氮汤保留灌肠、尿毒清与西药联合用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降氮汤保留灌肠及尿毒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4.70%(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氮汤保留灌肠、尿毒清与西药联合用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豆袋热敷乳房、电动吸乳器联用在缓解母婴分离产妇乳房胀痛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产妇分为两组,各130例,对照组经常规处理,观察组联合豆袋热敷乳房、电动吸乳器处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0%高于对照组的36.9%,乳房胀痛、乳房硬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采取豆袋热敷乳房联合电动吸乳器处理,效果显著.
作者:劳顺珍;黄凤霞;邓兆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自拟疏肝活血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自拟疏肝活血汤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特拉唑嗪胶囊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IPSS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尿流量检查、直肠指标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疏肝活血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新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比观察仰斜半截石位与其他体位经皮肾镜手术治疗尿路多发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俯卧位组、常规卧位组、经改良的仰卧位组(GMSV)以及仰斜半截石位组各18例,并给予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术后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仰斜半截石位的患者接受PCNL治疗的手术耗时较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6%,一期结石取净率为94.4%,术后随访期间无复发,显著优于其他组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P<0.05).结论:针对尿路多发性结石的治疗,仰斜半截石位结合PCNL的治疗方式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该治疗方式具有术中耗时短,减少患者疼痛感受度,安全性较高,术后患者恢复健康速度较快等优点,是临床治疗肾结石首要的选择方式.
作者:陈文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