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观察

董其宁

关键词: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中西医结合疗法, 准孕激素疗法
摘要:目的:分析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80例作为对象实验,随机分组后行不同疗法:西医组(西医疗法)、中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结束后评定疾病效果.结果:中西医组患者的预后病症缓解率为95.0%,高于75.0%的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行中西医结合疗法作用突出,可控制出血,提高病症疗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肛瘘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肛瘘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275例肛瘘患者资料,对其中低位单纯性肛瘘采用单纯切开,低位复杂性肛瘘采用主管切开、支管旷置,高位肛痿采用切开挂线法治疗.结果:1次手术治愈273例(99.3%),2次手术治愈2例,总有效率100%.术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无肛门失禁及肛门畸形等并发症.结论:肛瘘以手术治疗为主,而术式的正确选择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作者:许爱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降氮汤保留灌肠与尿毒清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氮汤保留灌肠、尿毒清与西药联合用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8例,采用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药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降氮汤保留灌肠及尿毒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4.70%(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氮汤保留灌肠、尿毒清与西药联合用药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应用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20例,根据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罗哌卡因加吗啡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罗哌卡因加布托啡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黄进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癌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治疗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共96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部分膀胱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则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的差异,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管时间、1年后复发率等手术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5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关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相较于传统部分膀胱切除术临床效果更加优秀,患者手术指标、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得到有效改善.

    作者:张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简便布担架的制作及在急诊科的应用

    目的:探究简便布担架的制作以及在急诊科的应用.方法:对布担架的作用方法进行简单化制作,并分析其在急诊科室所起到的作用.结果:传统担架搬运患者时间为5 ~ 10 min,而简便布担架搬运患者时间为2~3 min.与传统担架比较,简易布担架耗时明显较短;应用简便布担架后,医务人员满意度为96.21%,患者满意度为93.32%.结论:简便布担架在急诊科应用,为抢救治疗争取了时间,避免了医务人员与患者直接接触,降低了创伤患者感染机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对抢救的满意度,值得研究与应用.

    作者:冯夏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四物汤加减治疗月经不调临床体会

    目的:对于月经不调的患者选择应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的方式,并对临床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择124例在本院进行诊断的月经不调患者,给予其四物汤加减治疗的方式,在对患者进行3个疗程的治疗后,对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有80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治愈,2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显效,14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好转,另有4例患者表现为无效,治愈率达到了66.67%,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6.78%.结论:在对月经不调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四物汤加减的治疗方式能够获得十分理想的应用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杨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收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3%,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肿和下肢肿胀发生病例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长期卧床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钟素雯;梁素娥;骆雪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降钙素原及CRP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30例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PCT、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检测以及血培养,比较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WBC、CRP、PCT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在血培养、CRP、WBC以及PCT的阳性检出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早期诊断中采用PCT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够对患儿的病情、预后疗效进行判断与评估.

    作者:邓美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老年NSCLC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2012年12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40例老年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化疗基础上联合香菇多糖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有着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副毒作用少,安全性高.

    作者: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医院药占比控制措施回顾分析

    目的:分析医院控制药占比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所采取的药占比控制措施以及获得的成果.结果:本院近年来通过实施对药品使用进行综合管理、对药品收入进行指标控制、不断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等药占比控制措施后,药占比显著降低,已控制在14%左右.结论:在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医院需采取多种干预措施才可有效控制药占比,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院应用的药占比控制措施值得其他医疗单位借鉴应用.

    作者:李大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6-二磷酸果糖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伴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1,6-二磷酸果糖治疗轮状病毒(RV)肠炎伴心肌损害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方法:以97例确诊为RV肠炎伴心肌损害的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作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性治疗,对照组增加能量合剂治疗,观察组增加1,6-二磷酸果糖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与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K-MB检查结果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CK-MB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治疗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RV肠炎伴心肌损害,疗效理想.

    作者:岑小玲;李晓;刘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166例初产妇母乳喂养现状调查及分析

    目的:了解贵州省贵阳市初产妇母乳喂养现状,分析影响喂养方式的因素,为提高贵州地区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共200份,分别电话随访婴儿的喂养情况.结果:母乳喂养率低: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只有4.2%,混合喂养以母乳为主只占24%;断奶过早:3个月内断奶比例迭15.1%,>18个月的断奶比例为只有7.8%;母乳喂养知识缺乏:喂养期间使用奶瓶率为95.2%,乳汁不足的产妇达到53.6%.结论:通过调查发现,贵州地区孕产妇母乳喂养知识有绝大一部分是来自父母长辈的经验,另有部分孕产妇主要通过网络或者朋友了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所得到的信息大多缺乏科学依据,不全面等.

    作者:孙念梅;陆润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发生原因与防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7例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胆瘘原因、治疗方法和终结果.结果:7例患者中,3例由右肝管电灼所致迟发型胆瘘,1例肝总管电灼所致迟发型胆瘘,约在术后7~9 d发生,患者经T管支撑引流2个月痊愈.2例胆囊管残端生物夹松脱所致胆瘘患者重新处理胆囊管痊愈;1例迷走胆管损伤所致胆瘘经生物夹夹闭迷走胆管,放置引流管治疗痊愈.随访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瘘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右肝管、肝总管电灼伤、胆囊管残端生物夹松动、迷走胆管损伤等.手术中重视胆囊炎症水肿较轻患者,采取顺行和逆行结合、适时把握中转开腹手术时机,如此可以有效防止胆痿发生.

    作者:陈德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克霉唑联合微生态治疗老年念珠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微生态治疗老年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7月诊治的老年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中抽取83例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应用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微生态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克霉唑阴道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高于对照组的88.1%(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个月的阴道疼痛、瘙痒、烧灼感、白带增多、黏膜红肿和豆渣样分泌物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联合微生态治疗老年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其临床症状.

    作者:邓井连;谢招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后口服叶酸片的二级预防研究

    目的:随访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后口服叶酸片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率,为H型高血压患者缺血性中风的二级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4年本院神经内科伴有H型高血压脑梗死住院患者共598例,所有患者在脑梗死二级预防基础治疗上均加服依那普利叶酸片.随访患者2年,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冠脉事件、周围血管事件、抑郁、痴呆、骨折、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结果:598例脑梗死患者中,失访70例,到达终点患者共528例.脑梗死复发18例,冠脉事件23例,周围血管事件15例,抑郁患者95例,痴呆患者38例.无骨折发生,无新发肿瘤患者,死亡14例.结论: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后脑梗死患者复发率3.41%,冠脉事件的发生率4.36%,周围血管事件发生率2.85%,抑郁的发生率8.52%,痴呆的发生率7.20%.服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后脑梗死复发率明显降低,未增加肿瘤的发生率.

    作者:孙凌瑜;李哲;谭琦;黄灿;刘琳;刘立雄;唐邵年;彭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4例中重度癌痛患者给予羟考酮控释片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和观察.结果:患者用药后疼痛感都能得到一定控制,疼痛总缓解率为85.1%.患者治疗后卡氏评分(KPS)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患者出现嗜睡,便秘12例,头晕3例,恶心呕吐8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基本消失.结论:羟考酮控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疗效较为稳定,具有较好耐受性,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一定帮助作用.

    作者:吕菁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无心血管事件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后,将其按照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散射比浊法对患者展开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检测,而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管性病变的诊断中可作为一项重要的观察指标,对血管性病变的发生进行准确的预测.

    作者:罗学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本院2010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2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等,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昏迷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3% (P< 0.05).观察组患者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清醒所用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恢复且治疗后昏迷评分明显降低.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微创术后并发尿脓毒症36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尿脓毒症的临床特征与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5年8月于本院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结石术后并发尿脓毒症患者36例,经血细菌培养,其中16例大肠埃希菌,1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8例恶臭假单胞菌合并大肠埃希菌感染.给予全部尿脓毒症患者常规治疗.结果:36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尿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女性患者显著多于男性患者(P<0.05);高龄患者显著多于低龄患者(P<0.05);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合并症发病率高于其他合并症(P<0.05);双侧病变显著多于单侧(P<0.05);下段、中段结石位置发病率显著高于上段(P< 0.05).36例经体外冲击波碎石并发尿脓毒症患者,治疗后病情已基本控制,生命体征平稳,12例出现同侧输尿管结石梗阻,经治疗后排除结石.终3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应提起对尿脓毒症危险因素的重视,做好早期诊断与预防工作,有效控制尿脓毒症发病率.

    作者:邓永洪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疏肝活血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自拟疏肝活血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5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6例,观察组给予自拟疏肝活血汤中药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特拉唑嗪胶囊西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9.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IPSS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但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超声检查、尿流量检查、直肠指标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疏肝活血汤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新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