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远华
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晚期妊娠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30例晚期妊娠输尿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输尿管等相关项目的超声检查.结果:通过超声检查确诊的患者有26例(86.66%),其余4例患者单纯行超声检查并不能确诊.结论:对晚期妊娠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检查的时候,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为有效的方法,可以确诊绝大部分的患者.
作者:曾苏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1,6-二磷酸果糖治疗轮状病毒(RV)肠炎伴心肌损害的疗效进行临床分析.方法:以97例确诊为RV肠炎伴心肌损害的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作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47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性治疗,对照组增加能量合剂治疗,观察组增加1,6-二磷酸果糖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变化与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K-MB检查结果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CK-MB下降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治疗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RV肠炎伴心肌损害,疗效理想.
作者:岑小玲;李晓;刘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斜卧截石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治疗的肾结石患者18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9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治疗,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采取常规俯卧体位实施手术,观察采用斜卧位联合截石位的手术体位,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以及一期碎石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9.9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115.8 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期碎石成功率达到93.3%(84/90)对照组患者一期碎石成功率为80.0%(7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结石及上段输尿管结石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的碎石取石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斜卧位联合截石位具有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特性,明显降低手术时长,同时提升其一期碎石成功率.
作者:刘远;付昕阳;潘耀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原因,并研究内科住院老年患者的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7月本院内科病房收治的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对本组研究完全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情况,并对跌倒原因分析,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及住院期间生活质量.结果:护理组有跌倒患者4例,跌倒次数4次,对照组有跌倒患者15例,跌倒次数18次,护理组患者跌倒例数及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跌倒原因分析显示,跌倒时间主要发生于0:00~3:00,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多发于夜晚及凌晨,多位于床旁与入厕后,对于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应加强护理干预强度,预防意外跌倒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概率.
作者:刘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8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甲硝唑联合雌激素尼尔雌醇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观察组患者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二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阴道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阴道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雌激素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改善患者阴道pH值和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向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老年胆囊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探析.方法:随机抽选本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治疗的100例老年胆囊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治疗,观察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这7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中,择期手术、早期手术以及急诊手术等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保守治疗是7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胆囊疾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既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又降低死亡率.
作者:万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本院就诊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随机抽取87例,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44例患者接受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接受腰痹通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1%,治疗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日本矫形外科(JOA)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显著.
作者:翁茂鉴;劳泽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败血症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3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130例健康新生儿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PCT、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检测以及血培养,比较分析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WBC、CRP、PCT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在血培养、CRP、WBC以及PCT的阳性检出率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早期诊断中采用PCT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够对患儿的病情、预后疗效进行判断与评估.
作者:邓美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应用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患者120例,根据用药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罗哌卡因加吗啡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罗哌卡因加布托啡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在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黄进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急诊剖腹产手术治疗过程中,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和改良式剖腹产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实施急诊剖腹产手术的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41例,主要进行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41例,主要进行改良式剖腹产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急诊剖腹产手术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有效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和疑似后遗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剖腹产手术患者,进行改良式剖腹产手术治疗十分必要,效果明显优于横切口高位子宫下段剖腹产,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还能在降低患者后期不良问题产生率的基础上促进其身体康复.
作者:叶彩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豆袋热敷乳房、电动吸乳器联用在缓解母婴分离产妇乳房胀痛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60产妇分为两组,各130例,对照组经常规处理,观察组联合豆袋热敷乳房、电动吸乳器处理.结果:观察组治愈率80%高于对照组的36.9%,乳房胀痛、乳房硬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结论:对母婴分离产妇采取豆袋热敷乳房联合电动吸乳器处理,效果显著.
作者:劳顺珍;黄凤霞;邓兆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应用根治性全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对患有胃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P型Roux-en-Y空肠间置代胃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根治性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治疗期间并发症人数、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的改善幅度、手术治疗的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6%;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3%(P<0.05);治疗期间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相关营养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治疗的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根治性全胃切除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对胃癌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陈家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手术与手法复位在踝关节骨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74例踝关节骨折患者,患者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每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有21例痊愈病例,有14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有19例痊愈,有17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例内固定物脱落病例,对照组有1例骨折复位不良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式均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病情以及患者自身意愿进行选择.
作者:黄凌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接收的70例下肢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4.3%,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肿和下肢肿胀发生病例数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长期卧床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钟素雯;梁素娥;骆雪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产前护理教育对初产妇分娩认知和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13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初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在对照组产妇的护理基础上采用产前护理教育,对比两组初产妇的分娩认知和分娩结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初产妇的分娩认知评分明显提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明显降低,分娩结局显著改善(P<0.05).结论:产前护理教育能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认知,且能改善其分娩结局.
作者:吴修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乳腺区段切除加腋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乳癌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本院82例早期乳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行标准根治术联合放疗治疗,观察组42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保留乳房美观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早期乳癌患者应用乳腺区段切除术联合腋淋巴结清扫术,疗效显著.
作者:朱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血管造影颈脑血管成像扫描技术优化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3例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或相关高风险体检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研究组(68例)与对照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剂量扫描,扫描参数设置为120 kV、220mA,扫描层厚度为10mm,原始图像薄层重建1.25 mm,重建间隔1.25 cm,扫描矩阵512×512;研究组行低剂量扫描,具体参数如下:100 kV、80 mA,其余参数同对照组,对两组颈脑血管病变患者颈脑血管图像评分、病变、诊断价值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颈脑血管图像评分、阳性率以及阴性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低剂量扫描,可提高图像质量.
作者:李伟钦;郑华英;麦神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部X线检查用于肺结核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感染科收治的40例肺结核患者资料,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观察初期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咯血、低热、盗汗、乏力、纳差等;患者病症程度不一,需进步一检查以确诊病况.所有患者采用X线检查,为肺结核诊断提供进一步依据.结果:经过胸部X线检查,40例均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由于病发周期及症状表现不一,肺结核患者均存在多种主体病症及合并症状.结论:胸部X线是肺结核检查诊断的有效方式,临床诊断率较高,为疾病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王吉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本院2010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72例,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恢复清醒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等,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昏迷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2%,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3.3% (P< 0.05).观察组患者昏迷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清醒所用时间、恢复收缩压时间、恢复呼吸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乙醇中毒患者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恢复且治疗后昏迷评分明显降低.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胎膜早破和难产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其有效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胎膜早破难产孕妇85例,列为观察组,对其胎膜早破难产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将85例健康孕妇列为对照组,对两组孕妇的难产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难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难产的重要信号为胎膜早破,需要强化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观察,预防难产的出现,同时做好及时有效的处理工作,促使母儿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确保母婴安全第一.
作者:党玉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