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惠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结合法莫替丁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内科诊断治疗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单纯采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其总有效率90.2%、不良反应发生率4.8%,对照组总有效率78.5%、不良反应发生率19.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结合法莫替丁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曾宪辉;饶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怀孕时间与药物流产剂量的关系,以达到提高药物流产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随机抽取本站从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100例药物流产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小剂量的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大剂量的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药物流产孕妇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8%,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86%,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流产孕妇晚期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低于早期药物流产的成功率(P<0.05);两组孕妇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100%和90%,观察组孕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流产孕妇中使用小剂量的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不但可以提高孕妇的引产成功率,而且能够显著降低风险,避免相关后遗症的产生.
作者:段发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病因、期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5例前置胎盘患者归为观察组,82例正常胎盘者归为对照组,回顾分析其发病因素、诊断与治疗、预后.结果:年龄、经产、刮宫或剖宫产史、末次人流间隔6个月因素与前置胎盘的发病相关,辅助生殖受孕与前置胎盘的发病无直接关系;观察组胎儿生长受限、宫内窘迫、早产儿、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置胎盘病因有高龄、经产、刮宫史、剖宫产史及末次人流间隔6个月内妊娠,对患者采取期待治疗取得较好成效,提高了母婴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等3种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的用量、低血糖情况,比较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适用人群.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型糖尿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住院时的降糖方案分为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比较观察各组末梢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素总量、低血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少于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组(P<0.05);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胰岛素总量少于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3组无明显差别.结论: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等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均能使空腹及餐后血糖改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血糖下降更平稳、血糖达标时间较短,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由于注射次数少使患者依从性较高,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可能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使依从性下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更适合老年糖尿病需胰岛素强化治疗者.
作者:陆涛;张黔丽;陈佳;徐永会;冷启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患者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显著19例,治疗有效者有10例,评价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显著11例,治疗有效者有12例,评价有效率为7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为(2.5±0.8)次/周,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病持续时间为(6.3±2.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朱湘慧;钱银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和/或上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的肾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治疗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均为一期取石.在1%利多卡因局麻下,利用X光结合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穿刺成功后,在导丝引导下逐步或一步扩张至22F,放置软鞘.用EMS超声碎石清石.结果:17例手术一期取石取干净结石12例,均顺利完成,二期取干净结石5例,无需三期手术.通过3~36个月的随访,未见结石复发及继发上尿路感染.结论:对于选择性的合并上尿路感染或/和合并心肺功能障碍等高危因素的老年肾结石患者,采用局麻下一期经皮肾取石术(PCNL)的方法疗效确切,同时能显著降低手术风险,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作者:刘石勇;汤力昌;王树声;易露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对照组为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患儿住院时间.
作者:李楚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老年组;选取同期60岁以下的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中青年组.将两组患者结肠息肉的特点、临床表现、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在320例患者中,左半结肠患病率明显高于右半结肠(P<0.05);腺瘤性息肉的患病率高于其他类型息肉;老年人发病率为45%,明显高于青年的20% (P<0.05);老年结肠息肉患者中,有55%的老年患者有血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结论:老年人结肠息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发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血便或大便隐血阳性,易发部位为左半结肠,所以老年人在检查结肠息肉时,尽量检查全肠,降低漏诊率,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作者:李胜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围术期护理应用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86例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Apgar、母乳喂养时间等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进行综合围术期护理,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消化溃疡患者84例的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消化性溃疡非老年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腹非节律性疼痛、嗳气反酸、上腹部压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溃疡大小2.1 ~ 3.0 cm及>3.0 cm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均具有特殊性,医护人员熟悉这些特征能够减少误诊误治的可能性.
作者:赵树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外栓道式附着体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冠外栓道式附着体修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冠外栓道式附着体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罗丽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32例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更为明显,其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8%和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脑苷肌肽治疗CI临床疗效较好,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蒋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的临床病理.方法:随机抽取GEP-NENs患者55例,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予以分析.结果:肿瘤原发部位为直肠、胰腺、胃、阑尾、十二指肠、结肠及输卵管.78.2%为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21.8%为功能性NENs.内镜检出率为97.6%,见黏膜溃疡、隆起或出现菜花状赘生物.G1级50.9%,G2级32.7%,G3级16.4%.神经内分泌瘤(NET)为76.4%,神经内分泌癌(NEC)为20.0%,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CE)为3.6%.结论:消化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GEP-NENs,应采取病理诊断确定.
作者:李胜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精索静脉曲张(VC)不育症患者精液常规参数的影响及疗效.方法:将70例VC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单行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加行中医综合治疗,包括内服自拟中药生精汤治疗及艾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精液密度、A+B级精子比率、正常精子形态比率以及精子低渗膨胀(HOS)比率等精液常规参数水平均在治疗后1~3月内获得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的终临床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VC不育症患者行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后配合应用中药生精汤及艾灸关元穴、气海穴有助于改善精液质量并提高致孕率.
作者:谢志强;武日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贝前列素治疗慢性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右心衰竭患者13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改善通气、给予强心剂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前列素,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B型利钠肽(BNP)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率64.6%、总有效率86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无效率13.8%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7.7%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P<0.05).结论:贝前列素治疗慢性右心衰竭能有效减轻右心负荷,改善右心功能,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
作者:冯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不同气管插管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诊治的ICU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中抽取88例作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患者在支气管镜引导下采取经鼻气管插管方法搭建人工气道,对照组患者则在喉镜引导下采取经口气管插管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生命体征变化、首次插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5%(2/44),首次插管成功率为100.00%(44/44),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是20.45%(9/44),首次插管成功率是79.55%(35/44).观察组气管插管后的心率、呼吸频率、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首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后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口气管插管方法,ICU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经鼻气管插管的并发症较少,首次插管成功率较高,且生命体征变化较小.
作者:柏萃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1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采取胃镜下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在治疗时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62例患者在治疗时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一次性止血成功率96.8%及患者满意度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和80.6%;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作者:李利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66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选择背带式子宫缝合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达到及时止血的目的,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具备极高的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卢楚红;陈慧霞;尹玲英;黄秋虹;张兵;彭思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60例,数字抽取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谭碧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复方斑螯胶囊联合化疗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收治疗的晚期肺癌患10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治疗后的功能状态评分(KPS)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总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的常规临床化疗过程中,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缓解率及治疗后KPS体力评分.
作者:梁亚海;刘美莲;周金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