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辉;饶媛
目的:对改良张力带与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72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36例,B组应用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A组应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疗法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治疗髌骨骨折患者应用改良张力带与镍钛合金聚髌爪,均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但在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患者时,应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能够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刘世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或妊娠期子宫体或下段发生的破裂.子宫破裂的危害性极大,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导致子宫破裂的因素较多,分析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及诊疗现状对提高子宫破裂防治水平、保障母婴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正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8例,观察组患者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患者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精神状态.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显著增加,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9%较对照组护理满意率79.2%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
作者:马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吞环试验在诊断功能性便秘和明确便秘类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25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25例自由接受检查的人员设为对照组.50例研究对象均服用1颗装含有25粒自制小铁环的胶囊,密切观察不同阶段的腹部X线平片,直至自制小铁环粒数小于4粒后停止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有14例为重度传输功能迟缓,比例为56%;11例为传输正常,比例为44%.对照组中有19例为重度传输功能迟缓,比例为76%;6例为传输正常,比例为2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环试验对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邝建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和/或上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的肾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治疗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均为一期取石.在1%利多卡因局麻下,利用X光结合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穿刺成功后,在导丝引导下逐步或一步扩张至22F,放置软鞘.用EMS超声碎石清石.结果:17例手术一期取石取干净结石12例,均顺利完成,二期取干净结石5例,无需三期手术.通过3~36个月的随访,未见结石复发及继发上尿路感染.结论:对于选择性的合并上尿路感染或/和合并心肺功能障碍等高危因素的老年肾结石患者,采用局麻下一期经皮肾取石术(PCNL)的方法疗效确切,同时能显著降低手术风险,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作者:刘石勇;汤力昌;王树声;易露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临床过敏性紫癜肾早期损害患者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于2012年5月-2015年4月自愿参与调查的过敏性紫癜肾早期损害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意愿分成不同临床处理组,即:对照组(予开瑞坦、葡萄糖酸钙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疾病预后评估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免疫球蛋白G等指标变化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针对过敏性紫癜肾早期损害患者行低分子肝素钙疗法作用显著,可延缓病情发展,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顾小慧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定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中推行舒适护理方案的临床可行性生.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尿毒症患者共7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舒适护理;对照组36例,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一般护理,观察两组入选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系统性评估后发现,观察组入选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96.67%,对照组76.67%;观察组入选患者舒适度91.67%,对照组66.67%(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推行舒适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
作者:黄锦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3、5、7、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发生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1、3、5d后,相对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同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源性脑梗塞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病因、期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5例前置胎盘患者归为观察组,82例正常胎盘者归为对照组,回顾分析其发病因素、诊断与治疗、预后.结果:年龄、经产、刮宫或剖宫产史、末次人流间隔6个月因素与前置胎盘的发病相关,辅助生殖受孕与前置胎盘的发病无直接关系;观察组胎儿生长受限、宫内窘迫、早产儿、围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置胎盘病因有高龄、经产、刮宫史、剖宫产史及末次人流间隔6个月内妊娠,对患者采取期待治疗取得较好成效,提高了母婴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视频激励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经视频激励+常规护理,1年后以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同时结合护理满意度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视频激励,可提高患者康复护理效果.
作者:林献青;潘丽坤;温新颜;庄怡;张志红;张林剑;杜碧青;朱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提高护士对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识别能力和产妇对产后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促进母婴健康.方法:选取本院产科分娩的6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各300例,对照组新生儿异常情况记录于产科护理记录单中,观察组应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士对于记录书写的完整性及准确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新生儿各项生理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应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促进产科专科护理的发展,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朱建英;黄丽华;黄锡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本院104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平均数字法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52例,给予B组常规疗法,给予A组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结果:A组血生化指标、瘙痒症状评分以及妊娠结局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瘙痒症状,并改善患者肝功能、肝酶以及胆汁酸等水平,保障母婴安全,可在临床中预以借鉴.
作者:殷俊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采用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进行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行胸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两组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4h、8h及12h,两组患者在躯体活动以及静息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镇静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中采用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进行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麻醉,能够使麻醉效果增强,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梁健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怀孕时间与药物流产剂量的关系,以达到提高药物流产水平的目的,以便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随机抽取本站从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100例药物流产孕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小剂量的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大剂量的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药物流产孕妇的实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为98%,对照组引产成功率为86%,观察组孕妇的引产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流产孕妇晚期药物流产的成功率低于早期药物流产的成功率(P<0.05);两组孕妇的总体满意度分别为100%和90%,观察组孕妇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流产孕妇中使用小剂量的复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不但可以提高孕妇的引产成功率,而且能够显著降低风险,避免相关后遗症的产生.
作者:段发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廷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等3种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的用量、低血糖情况,比较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适用人群.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型糖尿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住院时的降糖方案分为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比较观察各组末梢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素总量、低血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少于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组(P<0.05);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胰岛素总量少于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3组无明显差别.结论: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等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均能使空腹及餐后血糖改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血糖下降更平稳、血糖达标时间较短,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由于注射次数少使患者依从性较高,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可能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使依从性下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更适合老年糖尿病需胰岛素强化治疗者.
作者:陆涛;张黔丽;陈佳;徐永会;冷启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新生儿肺出血(NPH)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本院接收治疗的25例NPH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儿给予机械通气治疗,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5例NPH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非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为88.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有效降低NPH的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韦理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活动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气容积(PEVl)、用力肺活量(FVC)、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躯体功能、卡氏行为状态评分表(KPS)评分、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评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良好,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凯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患者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显著19例,治疗有效者有10例,评价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显著11例,治疗有效者有12例,评价有效率为7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为(2.5±0.8)次/周,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病持续时间为(6.3±2.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朱湘慧;钱银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及救治方法.方法:对2013-2014年本院32例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患者出血量,做好出血治疗准备,对有软产道损伤、凝血障碍、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等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32例产后出血患者中由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所占比例为65.6%,3例软产道损伤所导致.23例出血量为500 ~ 800mL,2例出血量大于1000mL.所有患者都及时对因治疗和血液补充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根据产后出血原因,对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对因治疗,可提高临床救治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袁杰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