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群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中损伤控制性手术的运用,以便提高手术安全,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1月一2015年4月接诊的60例肝胆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方法,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粘连性梗阻的概率为6.6%,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为10%,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3.3%、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胆损伤患者在治疗中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提高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降低风险,避免相关并发症的产生.
作者:李文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老年组;选取同期60岁以下的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中青年组.将两组患者结肠息肉的特点、临床表现、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在320例患者中,左半结肠患病率明显高于右半结肠(P<0.05);腺瘤性息肉的患病率高于其他类型息肉;老年人发病率为45%,明显高于青年的20% (P<0.05);老年结肠息肉患者中,有55%的老年患者有血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结论:老年人结肠息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发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血便或大便隐血阳性,易发部位为左半结肠,所以老年人在检查结肠息肉时,尽量检查全肠,降低漏诊率,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作者:李胜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6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53例,B组实施全身麻醉,A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结暴两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72 h以及96 h,A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麻醉6h与12h,A组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 0.05).结论:对老年骨科患者术中实施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均不会对患者血流动力学产生较大影响,但硬膜外麻醉不会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产生较大影响.
作者:纪成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AECOPD患者7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CT指导组40例,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菌药物应用;常规组39例,由主管医师根据病情程度、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临床症状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加重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T指导组患者双重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PCT指导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抗菌药物费用与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在AECOPD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舒昱立;张清祥;邱汉辉;李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高频电波电圈切除术(LEEP)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4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LEEP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LEEP刀治疗时,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痊愈率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率73.7%,出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术后无感染发生情况,对照组术后感染1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采取LEEP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道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8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接受补肾壮骨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后,总有效率、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等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接受补肾壮骨汤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且有助于其骨密度和骨矿含量的改善.
作者:翁茂鉴;劳泽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32例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更为明显,其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8%和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脑苷肌肽治疗CI临床疗效较好,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蒋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人流综合征发生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2015年在本中心门诊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模式对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效果,对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及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综合征的发生率4.1%低于对照组的16.6%,且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9.6%高于对照组的70.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缓解其焦虑,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罗映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妇科盆腔手术合并下肢静脉炎的防治及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行妇科盆腔手术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发生下肢静脉炎37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下肢静脉炎77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心血管疾病史和恶性疾病史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身体质量指数(BMI)、静脉曲张、糖尿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下肢静脉炎78.6%的概率远高于良性肿瘤17.4%.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全身麻醉比例78.4%及淋巴清扫的比例3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全身麻醉比例49.4%及淋巴清扫的比例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手术的患者原发病采取积极的护理与治疗,手术操作熟练,缩短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术后积极给予抗炎、抗凝、溶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及护理.密切监测患者凝血功能.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穿弹力袜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梁宗夏;盛晓艳;孔元蓉;叶颖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塞患者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用疏血通,对照组患者用银杏达莫,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治疗好转率97.5%、并发症发生总率7.5%和对照组75.0%、25.0%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治疗效果突出,可改善患者临床特征,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曾青青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三维全方位肿瘤立体放疗(3D-CRT)联合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5年1月诊治的老年食管癌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n=46)采取3D-CRT联合化疗,对照组(n=47)单纯进行放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1年生存率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1年生存率是86.96%(40/4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0%,1年生存率是68.09%(32/4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放疗比较,3D-CRT联合化疗方案在老年食管癌治疗中效果更为突出,且未增加严重不良反应,1年生存率较高.
作者:青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的临床病理.方法:随机抽取GEP-NENs患者55例,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予以分析.结果:肿瘤原发部位为直肠、胰腺、胃、阑尾、十二指肠、结肠及输卵管.78.2%为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21.8%为功能性NENs.内镜检出率为97.6%,见黏膜溃疡、隆起或出现菜花状赘生物.G1级50.9%,G2级32.7%,G3级16.4%.神经内分泌瘤(NET)为76.4%,神经内分泌癌(NEC)为20.0%,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CE)为3.6%.结论:消化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GEP-NENs,应采取病理诊断确定.
作者:李胜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在术后发热患者中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76例术后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相关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37%)以及相关治疗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用于术后发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姚乐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取治疗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修补组和切除组,两组23例,修补组患者给予单纯修补术治疗,切除组给予大部分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切除组和修补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0%和91.3%,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补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地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均短于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分别为8.7%和8.7%,修补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为2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具有手术创口小,临床恢复快的特点,与大部分胃切除术相比各有优劣.
作者:李博;张艳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提高护士对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识别能力和产妇对产后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促进母婴健康.方法:选取本院产科分娩的60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各300例,对照组新生儿异常情况记录于产科护理记录单中,观察组应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护士对于记录书写的完整性及准确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新生儿各项生理指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应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促进产科专科护理的发展,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朱建英;黄丽华;黄锡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1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采取胃镜下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在治疗时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62例患者在治疗时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一次性止血成功率96.8%及患者满意度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和80.6%;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作者:李利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定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中推行舒适护理方案的临床可行性生.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尿毒症患者共7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舒适护理;对照组36例,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一般护理,观察两组入选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系统性评估后发现,观察组入选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96.67%,对照组76.67%;观察组入选患者舒适度91.67%,对照组66.67%(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推行舒适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
作者:黄锦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活动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气容积(PEVl)、用力肺活量(FVC)、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躯体功能、卡氏行为状态评分表(KPS)评分、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评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良好,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凯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新生儿肺出血(NPH)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本院接收治疗的25例NPH患儿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儿给予机械通气治疗,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5例NPH患儿作为对照组,给予非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愈率为88.0%,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可有效降低NPH的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韦理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并观察相应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4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病因情况为:眼外伤占60.0%,白内障术占32.5%,角膜溃疡占2.5%,角膜移植术占2.5%,内源性感染占2.5%.病原体病因为:16例(40.0%)患者呈细菌培养阳性,其中金黄色葡菌感染构成比大,占43.8%,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占31.3%,科氏葡萄球菌感染占18.8%,其他占6.3%.患者治疗后的平均佳矫正视力为(2.9±1.3),较治疗前的(1.5±0.9)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和白内障术为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因;根据感染性眼内炎的严重程度采用适合的治疗方案,是控制病情,改善患者视功能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