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青青
目的:分析研究茵莲保肝颗粒治疗湿热困脾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湿热困脾型乙型肝炎病例42例,采用抽样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茵莲保肝颗粒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莲保肝颗粒治疗湿热困脾型乙型肝炎,可以使患者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作者:罗伟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老年组;选取同期60岁以下的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中青年组.将两组患者结肠息肉的特点、临床表现、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在320例患者中,左半结肠患病率明显高于右半结肠(P<0.05);腺瘤性息肉的患病率高于其他类型息肉;老年人发病率为45%,明显高于青年的20% (P<0.05);老年结肠息肉患者中,有55%的老年患者有血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结论:老年人结肠息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发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血便或大便隐血阳性,易发部位为左半结肠,所以老年人在检查结肠息肉时,尽量检查全肠,降低漏诊率,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作者:李胜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的临床病理.方法:随机抽取GEP-NENs患者55例,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予以分析.结果:肿瘤原发部位为直肠、胰腺、胃、阑尾、十二指肠、结肠及输卵管.78.2%为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21.8%为功能性NENs.内镜检出率为97.6%,见黏膜溃疡、隆起或出现菜花状赘生物.G1级50.9%,G2级32.7%,G3级16.4%.神经内分泌瘤(NET)为76.4%,神经内分泌癌(NEC)为20.0%,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CE)为3.6%.结论:消化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GEP-NENs,应采取病理诊断确定.
作者:李胜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围术期优质护理对改善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4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进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术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中3级疼痛者占8.33%,护理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中3级疼痛者占29.17%,护理有效率为66.67%.二者护理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围术期优质护理方法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朱明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66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选择背带式子宫缝合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达到及时止血的目的,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具备极高的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卢楚红;陈慧霞;尹玲英;黄秋虹;张兵;彭思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减少人流综合征发生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2015年在本中心门诊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女性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模式对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效果,对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情况及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综合征的发生率4.1%低于对照组的16.6%,且对护理工作满意度89.6%高于对照组的70.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缓解其焦虑,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罗映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火针结合肌力训练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火针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肌力训练.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伸肌群及屈肌群的峰例矩值(PT)及峰例矩值和体质量的比值(PT/BW)值改善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结合肌力训练对于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症状.
作者:杨孝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产后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门诊接诊并住院的妊娠妇女,其中312例为瘢痕子宫孕妇,将其设为瘢痕组,并抽取305例非瘢痕子宫孕妇,将其设为非瘢痕组.对两组孕妇4个妊娠阶段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进行测量,4个妊娠阶段包括第11 ~ 13周、第22 ~ 24周、第30~32周、第38~40周.同时对其中38~40周的105例瘢痕子宫孕妇及100例非瘢痕子宫进行随访,了解其分娩主要采取的方式和过程.结果:在4个妊娠阶段中,瘢痕组和非瘢痕组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把握好剖宫产指征,综合考虑后选择适当的厚度进行阴道分娩.
作者:何丽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结合法莫替丁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内科诊断治疗的8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1例,单纯采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其总有效率90.2%、不良反应发生率4.8%,对照组总有效率78.5%、不良反应发生率19.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结合法莫替丁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
作者:曾宪辉;饶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廷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本院104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平均数字法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52例,给予B组常规疗法,给予A组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结果:A组血生化指标、瘙痒症状评分以及妊娠结局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瘙痒症状,并改善患者肝功能、肝酶以及胆汁酸等水平,保障母婴安全,可在临床中预以借鉴.
作者:殷俊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呼吸机护理体会.方法:对16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机的护理进行综合回顾分析.结果:13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以及综合化的护理后也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脑疝死亡.结论:对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后的患者进行妥善的呼吸气道管理可以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存在,并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崔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在西医治疗中通常采用灌肠治疗或者采用泻药,虽然可以缓解病情,但其副作用较大,并给后期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与西医治疗便秘相比,中医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不仅副作用小,且可以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调理.尤其近些年中医的快速发展,在治疗便秘方面更是如此.本文探讨了便秘的发病机理,提出了治疗方法,希望对相关医护工作者有所帮助.
作者:朱正海;王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术治疗后的护理措施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3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术后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血肿、局部感染、血栓形成、脱管以及穿刺点周围炎症反应等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治疗后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显著增强透析疗效,缩短留置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汪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服用三苯氧胺(TAM)导致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病理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经B超检查或者服用TAM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的5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绝经前组17例和绝经后组38例,对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检查和子宫内膜活检.结果:两组不规则阴道出血发生率、B超内膜厚度、宫腔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前组宫腔内异常回声率明显低于绝经后组(P>0.05),绝经后组发生率与绝经前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受到服药时间、子宫内膜厚度等因素影响.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服用TAM治疗,会提高子宫内膜病变风险,主要受到服药时间与子宫内膜厚度等方面因素影响.
作者:郭华;黄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儿科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40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病毒感染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两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观察两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及检测水平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分别为:90.0%,7.5%(P< 0.05).与病毒感染组患儿相比,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提高(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能有效区分呼吸道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可作为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检测指标,对患儿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明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等3种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的用量、低血糖情况,比较其安全性及有效性、适用人群.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2型糖尿病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住院时的降糖方案分为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比较观察各组末梢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素总量、低血糖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少于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组(P<0.05);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组胰岛素总量少于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3组无明显差别.结论: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等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均能使空腹及餐后血糖改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血糖下降更平稳、血糖达标时间较短,但治疗费用相对较高,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由于注射次数少使患者依从性较高,4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可能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使依从性下降.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更适合老年糖尿病需胰岛素强化治疗者.
作者:陆涛;张黔丽;陈佳;徐永会;冷启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围术期护理应用于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8月来本院就诊的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86例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明显要比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的Apgar、母乳喂养时间等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显著,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患者进行综合围术期护理,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造成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畅的原因,就堵塞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采用随机方法选择本院接受PICC置管患者80例,把8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观察组40例患者,选择加强导管维护措施.而对于对照组40例患者,选择常规导管维护措施.在导管堵塞率方面,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观察,在护理效果方面,观察组患者远远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只有重视PICC相关护理工作,才能减少导管堵塞问题的发生,从而保障用管安全,延长PICC导管有效寿命.
作者:胡建琼;廖碧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妇科盆腔手术合并下肢静脉炎的防治及对策.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行妇科盆腔手术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发生下肢静脉炎37例为观察组.未发生下肢静脉炎77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心血管疾病史和恶性疾病史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身体质量指数(BMI)、静脉曲张、糖尿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并下肢静脉炎78.6%的概率远高于良性肿瘤17.4%.两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全身麻醉比例78.4%及淋巴清扫的比例3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全身麻醉比例49.4%及淋巴清扫的比例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手术的患者原发病采取积极的护理与治疗,手术操作熟练,缩短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术后积极给予抗炎、抗凝、溶栓、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及护理.密切监测患者凝血功能.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穿弹力袜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梁宗夏;盛晓艳;孔元蓉;叶颖斐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