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后护理观察

汪霞

关键词:血液透析, 颈内静脉置管术, 综合护理, 肾功能衰竭
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术治疗后的护理措施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3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术后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血肿、局部感染、血栓形成、脱管以及穿刺点周围炎症反应等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置管术治疗后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显著增强透析疗效,缩短留置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实习生带教研究

    目前护理专业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而要想真正走向医学岗位,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实习生不仅需要掌握好基础文化知识,而且需要注重加强护理方面的实践.护理实习是医学院校学生普遍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实习生带教是一个既辛苦又有意义的工作,在带教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本文作者就护理实习生带教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促进带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江中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外孕、宫内早孕流产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块的诊断

    目的:研究不典型异位妊娠以及宫内早孕流产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块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结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影像科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的20例不典型异位妊娠以及宫内早孕流产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块患者,对全部患者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20例患者中,有11例不典型异位妊娠,9例早孕流产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11例不典型异位妊娠,8例早孕流产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块,1例误诊异位妊娠合并盆腔炎.结论:对不典型异位妊娠患者以及宫内早孕流产伴卵巢外非囊性包块患者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诊断结果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

    作者:黎晓晖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化疗在晚期肺癌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复方斑螯胶囊联合化疗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收治疗的晚期肺癌患10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斑蝥胶囊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毒副作用发生率、治疗后的功能状态评分(KPS)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总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晚期肺癌患者的常规临床化疗过程中,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总缓解率及治疗后KPS体力评分.

    作者:梁亚海;刘美莲;周金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对肋间神经阻滞胸腔镜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采用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进行肋间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行胸腔镜手术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进行肋间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两组术后的疼痛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术后4h、8h及12h,两组患者在躯体活动以及静息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比,观察组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镇静评分的比较中,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在胸腔镜手术中采用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进行肋间神经阻滞复合麻醉,能够使麻醉效果增强,术后的镇痛效果显著.

    作者:梁健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12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对照组为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患儿住院时间.

    作者:李楚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贝前列素治疗慢性右心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贝前列素治疗慢性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右心衰竭患者13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改善通气、给予强心剂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前列素,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B型利钠肽(BNP)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率64.6%、总有效率86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无效率13.8%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7.7%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P<0.05).结论:贝前列素治疗慢性右心衰竭能有效减轻右心负荷,改善右心功能,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

    作者:冯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9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为脾虚泄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脾虚泄泻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补脾益肠丸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较对照组的80.0%明显提高(P< 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李乃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征探析

    目的:探析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老年组;选取同期60岁以下的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中青年组.将两组患者结肠息肉的特点、临床表现、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在320例患者中,左半结肠患病率明显高于右半结肠(P<0.05);腺瘤性息肉的患病率高于其他类型息肉;老年人发病率为45%,明显高于青年的20% (P<0.05);老年结肠息肉患者中,有55%的老年患者有血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结论:老年人结肠息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发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血便或大便隐血阳性,易发部位为左半结肠,所以老年人在检查结肠息肉时,尽量检查全肠,降低漏诊率,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作者:李胜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活的质量影响

    目的: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活动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气容积(PEVl)、用力肺活量(FVC)、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躯体功能、卡氏行为状态评分表(KPS)评分、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评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良好,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凯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本院临床诊治的30例COPD患者资料,患者接受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确诊COPD,并查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小于60 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大于45 mmHg且意识清楚能较好配合的患者采取无创呼吸机配合其它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饮食治疗等;持续2个月观察,于后期进行回访调查,统计患者治疗后期症状恢复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转为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治疗.其它29例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无创呼吸机有助于临床治疗恢复,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措施.结论:无创呼吸机为患者提供良好呼吸调节,促进COPD疾病康复,对临床治疗提供便捷性,很大程度减少有创呼吸支持治疗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

    作者:蔡江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吞环试验对功能性便秘的诊断价值

    目的:了解吞环试验在诊断功能性便秘和明确便秘类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25例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25例自由接受检查的人员设为对照组.50例研究对象均服用1颗装含有25粒自制小铁环的胶囊,密切观察不同阶段的腹部X线平片,直至自制小铁环粒数小于4粒后停止观察.结果:观察组中有14例为重度传输功能迟缓,比例为56%;11例为传输正常,比例为44%.对照组中有19例为重度传输功能迟缓,比例为76%;6例为传输正常,比例为2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环试验对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邝建湘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分析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患者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显著19例,治疗有效者有10例,评价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显著11例,治疗有效者有12例,评价有效率为7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为(2.5±0.8)次/周,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病持续时间为(6.3±2.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朱湘慧;钱银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下颌骨骨折患者共64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给予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术后均给予X线检查,观察本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咬合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骨折对位、伤口愈合情况,统计本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中治疗成功者62例,治疗成功率96.9%,剩下2例患者中1例出现排异反应,1例钛板折断,2例患者均给予重新手术后治疗成功.本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患者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咬合功能恢复正常,颌面部外形未受到影响,同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

    作者:冉翼翀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132例分析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脑梗死(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32例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脑苷肌肽,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改善更为明显,其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8.8%和8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脑苷肌肽治疗CI临床疗效较好,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较好.

    作者:蒋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及其血压控制效果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及血压控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中心辖区内管理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实行自我管理,对照组实行高血压三级管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管理后,观察组的收缩压为(129.33±1.24)mmHg,舒张压为(85.91±0.66)mmHg.对照组的收缩压为(140.56±1.24)mmHg,舒张压为(91.21±0.63)mmHg.两组管理的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对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管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

    作者:赵辰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依巴斯汀与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功效.方法: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抽取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用依巴斯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依巴斯汀+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测定的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人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IgE、IL-4、SOD、MDA及NO等指标均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比较高,对患者多项血清因子起到一定的调节功效.

    作者:李伟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感染性眼内炎病因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4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发生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并观察相应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40例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的病因情况为:眼外伤占60.0%,白内障术占32.5%,角膜溃疡占2.5%,角膜移植术占2.5%,内源性感染占2.5%.病原体病因为:16例(40.0%)患者呈细菌培养阳性,其中金黄色葡菌感染构成比大,占43.8%,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占31.3%,科氏葡萄球菌感染占18.8%,其他占6.3%.患者治疗后的平均佳矫正视力为(2.9±1.3),较治疗前的(1.5±0.9)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外伤和白内障术为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病因;根据感染性眼内炎的严重程度采用适合的治疗方案,是控制病情,改善患者视功能的有效措施.

    作者:杨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

    目的: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方法:收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消化溃疡患者84例的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消化性溃疡非老年患者92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和内镜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上腹非节律性疼痛、嗳气反酸、上腹部压痛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溃疡大小2.1 ~ 3.0 cm及>3.0 cm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和内镜特点均具有特殊性,医护人员熟悉这些特征能够减少误诊误治的可能性.

    作者:赵树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程监护

    目的:分析研究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程监护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分娩人数8651人,疤痕子宫阴道分娩567人,疤痕子宫手术370人.2015年疤痕子宫阴道分娩585人,手术420人,全年分娩人数8975人,对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孕产妇产程给予密切监护,同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其分娩方式以及分娩结局给予分析研究.结果:1942例具备阴道试产指征的孕妇当中,1152例进行阴道分娩,790例孕妇因头盆不对称、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停滞试产失败改为剖宫产.1152例经阴道分娩的孕产妇,自然阴道分娩812例(70.49%),阴道助产340例(29.51%).另外,1152例阴道分娩的产妇,总产程为297~603min,出血量为100~334mL,20例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5例出现新生儿窒息,在整个临床产程期间,采取缩宫素增强子宫收缩20例.结论:疤痕子宫妊娠只要临床指征能够正确掌握,在产程当中加强监护,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并且在整个产程进展期间给予产妇持续的心理以及情感支持,大多数疤痕子宫经阴道分娩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郭淑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优质护理对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12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采取胃镜下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在治疗时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62例患者在治疗时接受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一次性止血成功率96.8%及患者满意度9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和80.6%;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舒适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护理质量.

    作者:李利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