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虹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性眩晕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偏头痛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廷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稳定期肺功能和生活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者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活动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呼气容积(PEVl)、用力肺活量(FVC)、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躯体功能、卡氏行为状态评分表(KPS)评分、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评估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良好,可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凯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功能性便秘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在西医治疗中通常采用灌肠治疗或者采用泻药,虽然可以缓解病情,但其副作用较大,并给后期治疗带来较大的难度.与西医治疗便秘相比,中医在治疗功能性便秘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不仅副作用小,且可以对患者的体质进行调理.尤其近些年中医的快速发展,在治疗便秘方面更是如此.本文探讨了便秘的发病机理,提出了治疗方法,希望对相关医护工作者有所帮助.
作者:朱正海;王学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产后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门诊接诊并住院的妊娠妇女,其中312例为瘢痕子宫孕妇,将其设为瘢痕组,并抽取305例非瘢痕子宫孕妇,将其设为非瘢痕组.对两组孕妇4个妊娠阶段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进行测量,4个妊娠阶段包括第11 ~ 13周、第22 ~ 24周、第30~32周、第38~40周.同时对其中38~40周的105例瘢痕子宫孕妇及100例非瘢痕子宫进行随访,了解其分娩主要采取的方式和过程.结果:在4个妊娠阶段中,瘢痕组和非瘢痕组的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阴道分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要把握好剖宫产指征,综合考虑后选择适当的厚度进行阴道分娩.
作者:何丽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患者42例,按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21例.粘连Ⅰ组患者以西医方法治疗,粘连Ⅱ组患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月经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差异.结果:粘连Ⅱ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粘连Ⅰ组(P<0.05).两组治疗前月经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 0.05);治疗后,粘连Ⅱ组月经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优于粘连Ⅰ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月经紊乱症状.
作者:黄小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本院66例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背带式子宫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选择背带式子宫缝合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疗效,达到及时止血的目的,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背带式子宫缝合术具备极高的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卢楚红;陈慧霞;尹玲英;黄秋虹;张兵;彭思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和/或上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的肾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治疗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均为一期取石.在1%利多卡因局麻下,利用X光结合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穿刺成功后,在导丝引导下逐步或一步扩张至22F,放置软鞘.用EMS超声碎石清石.结果:17例手术一期取石取干净结石12例,均顺利完成,二期取干净结石5例,无需三期手术.通过3~36个月的随访,未见结石复发及继发上尿路感染.结论:对于选择性的合并上尿路感染或/和合并心肺功能障碍等高危因素的老年肾结石患者,采用局麻下一期经皮肾取石术(PCNL)的方法疗效确切,同时能显著降低手术风险,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作者:刘石勇;汤力昌;王树声;易露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或妊娠期子宫体或下段发生的破裂.子宫破裂的危害性极大,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导致子宫破裂的因素较多,分析子宫破裂的高危因素及诊疗现状对提高子宫破裂防治水平、保障母婴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肖正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对慢性肾炎络病病机进行论述,并探讨相应的中医药治疗策略.通过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认为慢性肾炎络病机制中,虚损肾络导致肾络瘀浊阻滞是关键,提出益气养阴扶正和活血化瘀祛浊通络是重要的治疗策略;并创立了保肾冲剂治疗慢性肾炎肾络病变,为研究慢性肾炎的中医辨治规律提出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秀琴;吴正治;李映红;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6月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60例,数字抽取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谭碧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前护理专业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而要想真正走向医学岗位,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实习生不仅需要掌握好基础文化知识,而且需要注重加强护理方面的实践.护理实习是医学院校学生普遍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实习生带教是一个既辛苦又有意义的工作,在带教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解决.本文作者就护理实习生带教方面展开分析,旨在促进带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江中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的必要性及早期矫治方法,为提高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矫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64例错(牙合)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进行早期矫治,分析对错(牙合)畸形患儿进行早期矫治的必要性,并观察早期矫治方法对64例患儿的矫治效果.结果:本研究中的64例错(牙合)畸形患儿经相应矫治治疗及不良口腔习惯辅助矫治后,避免了功能损害性咬合障碍的出现,矫正了患儿发育不良的骨骼畸形,改善了患儿的颅面(牙合)功能及美观.结论:对于错(牙合)畸形儿童应进行早期矫治,并在矫治过程中遵循阶段性原则.
作者:周崇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AECOPD患者7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PCT指导组40例,根据血清PCT水平指导抗菌药物应用;常规组39例,由主管医师根据病情程度、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与临床症状指导抗菌药物应用.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加重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CT指导组患者双重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PCT指导组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抗菌药物费用与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P< 0.05).结论:血清PCT水平检测在AECOPD患者抗菌药物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作者:舒昱立;张清祥;邱汉辉;李先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的临床病理.方法:随机抽取GEP-NENs患者55例,对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予以分析.结果:肿瘤原发部位为直肠、胰腺、胃、阑尾、十二指肠、结肠及输卵管.78.2%为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21.8%为功能性NENs.内镜检出率为97.6%,见黏膜溃疡、隆起或出现菜花状赘生物.G1级50.9%,G2级32.7%,G3级16.4%.神经内分泌瘤(NET)为76.4%,神经内分泌癌(NEC)为20.0%,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ANCE)为3.6%.结论:消化道任何部位均可发生GEP-NENs,应采取病理诊断确定.
作者:李胜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术后舒适度均明显高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镇痛药用药率、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术后得到更好恢复.
作者:何敏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心源性脑梗塞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治疗和常规治疗基础上的尿激酶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3、5、7、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发生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1、3、5d后,相对于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同阶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源性脑梗塞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刘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定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中推行舒适护理方案的临床可行性生.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接收的尿毒症患者共72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6例,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舒适护理;对照组36例,均接受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一般护理,观察两组入选患者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系统性评估后发现,观察组入选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96.67%,对照组76.67%;观察组入选患者舒适度91.67%,对照组66.67%(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推行舒适护理方案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升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
作者:黄锦桂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西药联合加味参附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阿托品治疗,给予观察组西药联合加味参附汤治疗,以1个月为1个治疗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化情况.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中,西药联合加味参附汤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郑文达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贝前列素治疗慢性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9月-2014年10月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右心衰竭患者130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改善通气、给予强心剂等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前列素,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B型利钠肽(BNP)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显效率64.6%、总有效率86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无效率13.8%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7.7%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P<0.05).结论:贝前列素治疗慢性右心衰竭能有效减轻右心负荷,改善右心功能,降低患者的血液黏度.
作者:冯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对照组为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患儿住院时间.
作者:李楚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