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辰丹
目的:对应用开颅手术和硬通道穿刺术两种方式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常规开颅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硬通道穿刺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在手术治疗前后格拉斯哥评分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接受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期间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手术期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硬通道穿刺术对患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任启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2月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患者42例,按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21例.粘连Ⅰ组患者以西医方法治疗,粘连Ⅱ组患者以中西医结合方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月经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差异.结果:粘连Ⅱ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粘连Ⅰ组(P<0.05).两组治疗前月经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P> 0.05);治疗后,粘连Ⅱ组月经症状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优于粘连Ⅰ组(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月经紊乱症状.
作者:黄小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熊去氧胆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择本院104例ICP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平均数字法将其分成A组与B组,各52例,给予B组常规疗法,给予A组患者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结果:A组血生化指标、瘙痒症状评分以及妊娠结局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应用熊去氧胆酸治疗ICP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瘙痒症状,并改善患者肝功能、肝酶以及胆汁酸等水平,保障母婴安全,可在临床中预以借鉴.
作者:殷俊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研究茵莲保肝颗粒治疗湿热困脾型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湿热困脾型乙型肝炎病例42例,采用抽样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取恩替卡韦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茵莲保肝颗粒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茵莲保肝颗粒治疗湿热困脾型乙型肝炎,可以使患者肝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作者:罗伟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临床功效.方法:从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抽取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用依巴斯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依巴斯汀+雷公藤多苷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测定的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人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总IgE、IL-4、SOD、MDA及NO等指标均较对照组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巴斯汀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比较高,对患者多项血清因子起到一定的调节功效.
作者:李伟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合并心肺功能障碍和/或上尿路感染的高危因素的肾结石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至2014年11月本院治疗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均为一期取石.在1%利多卡因局麻下,利用X光结合B超引导经皮肾穿刺,穿刺成功后,在导丝引导下逐步或一步扩张至22F,放置软鞘.用EMS超声碎石清石.结果:17例手术一期取石取干净结石12例,均顺利完成,二期取干净结石5例,无需三期手术.通过3~36个月的随访,未见结石复发及继发上尿路感染.结论:对于选择性的合并上尿路感染或/和合并心肺功能障碍等高危因素的老年肾结石患者,采用局麻下一期经皮肾取石术(PCNL)的方法疗效确切,同时能显著降低手术风险,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作者:刘石勇;汤力昌;王树声;易露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内分泌代谢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PCOS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内分泌代谢紊乱,依据就诊的时间顺序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4例.前者给予达英-35治疗,后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内分泌等相关指标.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1%(61/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94% (55/64) (P< 0.05);治疗后,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全部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两种药物联合治疗PCOS内分泌代谢紊乱的效果确切,并且可有效改善内分泌指标,可将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视为治疗PCOS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素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对慢性肾炎络病病机进行论述,并探讨相应的中医药治疗策略.通过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认为慢性肾炎络病机制中,虚损肾络导致肾络瘀浊阻滞是关键,提出益气养阴扶正和活血化瘀祛浊通络是重要的治疗策略;并创立了保肾冲剂治疗慢性肾炎肾络病变,为研究慢性肾炎的中医辨治规律提出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贾秀琴;吴正治;李映红;杨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视频激励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经视频激励+常规护理,1年后以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同时结合护理满意度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视频激励,可提高患者康复护理效果.
作者:林献青;潘丽坤;温新颜;庄怡;张志红;张林剑;杜碧青;朱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宫颈糜烂患者采用高频电波电圈切除术(LEEP)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4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LEEP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LEEP刀治疗时,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观察组痊愈率89.5%明显高于对照组痊愈率73.7%,出血时间、阴道排液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术后无感染发生情况,对照组术后感染1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采取LEEP联合干扰素栓及保妇康栓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张道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析老年人结肠息肉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老年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老年组;选取同期60岁以下的结肠息肉患者160例作为中青年组.将两组患者结肠息肉的特点、临床表现、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在320例患者中,左半结肠患病率明显高于右半结肠(P<0.05);腺瘤性息肉的患病率高于其他类型息肉;老年人发病率为45%,明显高于青年的20% (P<0.05);老年结肠息肉患者中,有55%的老年患者有血便或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结论:老年人结肠息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中青年,发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血便或大便隐血阳性,易发部位为左半结肠,所以老年人在检查结肠息肉时,尽量检查全肠,降低漏诊率,减少结肠癌的发生.
作者:李胜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患者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显著19例,治疗有效者有10例,评价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病情改善显著11例,治疗有效者有12例,评价有效率为7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为(2.5±0.8)次/周,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发病持续时间为(6.3±2.8)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朱湘慧;钱银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的呼吸机护理体会.方法:对16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机的护理进行综合回顾分析.结果:13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以及综合化的护理后也康复出院,1例患者因脑疝死亡.结论:对颅脑损伤昏迷气管切开后的患者进行妥善的呼吸气道管理可以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存在,并加速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崔晓林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药物保守治疗宫角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23例宫角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保守治疗,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完全流产17例,不全流产5例,失败1例,治愈率为95.65%.结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保守治疗宫角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手术治疗率.
作者:谭桂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咳嗽、胸闷、气促、哮鸣音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取得显著效果,可改善患者肺部功能.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为脾虚泄泻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脾虚泄泻患者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补脾益肠丸治疗,观察组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较对照组的80.0%明显提高(P< 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脾虚泄泻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李乃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改良张力带与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2011年4月-2012年2月收治的72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36例,B组应用镍钛合金聚髌爪治疗,A组应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疗法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治疗髌骨骨折患者应用改良张力带与镍钛合金聚髌爪,均能够取得显著疗效,但在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患者时,应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能够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刘世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共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5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评估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前准备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上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术前以及术后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6%,明显低于对照组12.5%,两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性食管癌手术治疗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状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优化治疗效果.
作者:程洁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有效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128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经不同治疗后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75%,对照组为7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对照组为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患儿住院时间.
作者:李楚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二陈汤配合西药治疗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二陈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配合西药治疗于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林炳胜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