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分类探讨

邱雪松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征与分类.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106年2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为GIST的8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标本中CD117、DOG1、CD34、S-100、SMA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梭形细胞型57例,上皮样细胞型9例,混合型14例.CD117阳性表达率为93.75%,DOG1阳性表达率为87.5%,CD34阳性表达率为75%,阳性表达率小的为S-100.结论:GIST的组织学分类可分为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混合型3类,GIST中CD117、DOG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是诊断GIST的重要标记物,GIST原发部位以胃和小肠为常见.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莫西沙星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对急性肺脓肿疗效的影响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对急性肺脓肿疗效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普宁市华侨医院确诊治疗的急性肺脓肿患者50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沙星联合组和硝唑霉素组,每组25例,硝唑霉素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和克林霉素静脉滴注治疗,沙星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沙星联合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硝唑霉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沙星联合组和硝唑霉素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可有效提高急性肺脓肿患者的治疗疗效和改善患者病情,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罗永灵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陈星海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病理性黄疸患儿6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蓝光照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蓝光照射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与对照组66.67%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3d后、治疗5d后胆红素指数明显更低,消退黄疸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入院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ld后、3d后、5d后胆红素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能够促进新生儿黄疸的消退,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作者:林淑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腰腿痛145例疗效观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腰腿痛145例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肇庆市端州区城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急慢性腰腿痛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2例,观察组73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腰腿痛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0%,明显高于对照组65.2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腰腿痛复发率为2.73%,明显低于对照纽15.2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腰腿痛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腰腿痛复发率.

    作者:韩汝池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腋下静脉输液在早产儿静脉营养输液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究腋下静脉输液在早产儿静脉营养输液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10例早产儿,根据静脉穿刺部位不同,分为头皮组、四肢组、腋下组,各70例,比较各组在留置针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3方面的差异.结果:头皮组与四肢组观察指标数据较为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下组穿刺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70±1.25)d、94.3%、10.0%.应用效果优于头皮组、四肢组(JD<0.05).结论:腋下静脉输液在早产儿静脉营养输液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国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1年2月至2016年3月中山市神湾医院就诊治疗的H型高血压患者150例,按入院时间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改善明显(P<0.01);对照组治疗后SBP改善情况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Hcy、IMT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改善明显(P<0.01).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血浆Hcy及IMT.

    作者:张柳攀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对Ⅱ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外环下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后患者精液质量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了解手术治疗对睾丸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外环下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的临床Ⅱ度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完整资料共计96例.检验患者手术前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外周血睾酮、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收集数据,比较手术前后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变化,从而了解手术对患者睾丸生精细胞的影响.结果:在所有进行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的96例病例中,有85例患者术后睾酮水平上升,占88.54%,有79例患者精液参数明显好转,占82.29%.所有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在第3个月时复查精液指标及睾酮.睾酮水平、精子浓度、精子活力术后均较术前上升.结论:显微精索静脉结扎术可以改善患者的睾丸功能,提高精子质量及睾酮水平.

    作者:石轶;吕金星;范波;朱海亮;丁琪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抽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于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行尿液检验的患者14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70例.常规组给予尿常规进行检验,观察组给予尿沉渣进行检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取样时间、留取标本时间、获取结果时间、白细胞(WBC)、红细胞(RBC)、结晶、管型的阳性率、敏感度、特异度、检验正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取样时间(5.2±1.8)min、留取标本时间(6.1±1.4)min、获取结果时间(4.6±0.9)min与常规组取样时间(4.5±1.7)min、留取标本时间(6.3±1.2)min、获取结果时间(4.7±1.2)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WBC、RBC、结晶、管型的阳性率分别为90.0%、82.0%、80.0%、87.1%,明显高于常规组64.3%、52.9%、60.0%、5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95.1%、89.2%、92.2%,明显高于常规组75.5%、61.4%、7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检验中需要结合尿沉渣与尿常规进行检验,可以有效提高结果检测的正确率,排除错误因素.

    作者:贾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型习惯性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肾虚型习惯性流产患者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萝岗区中医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肾虚型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黄体酮注射液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服中药养胎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虚型习惯性流产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陈穗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相关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相关病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乐昌市人民医院、粤北第三人民医院、粤北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常规组,每组25例.两组均常规组施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以及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1)治疗效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常规组的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复发率:观察组的复发率为8.0%低于常规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经药物、心理以及物理等联合治疗后,可获取良好的疗效,降低复发几率.

    作者:谷斌亮;文万军;刘宝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颈椎间盘切吸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在颈椎间盘切吸术患者中的实施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接受颈椎间盘切吸术患者中24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护理的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出院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调查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和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颈椎间盘切吸术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疾病、护理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使患者更加良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温新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前驱糖尿病诊断和监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对前驱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仁化县丹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4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50例前驱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来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是(6.5±0.5)mmol/L,餐后2h血糖是(9.6±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是(5.8±0.3)%,对照组的空腹血糖值是(5.3±0.7)mmol/L,餐后2h血糖是(6.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是(4.6±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糖化血红蛋白诊断前驱糖尿病的假阳性率是4.0%(2/50),假阴性率是0.0%,敏感度为96.0%(48/50),特异性为100.0%.结论:在前驱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中,糖化血红蛋白可以作为一项可靠的参考指标,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作者:邱艳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

    目的:探究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患者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38例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前后患左心室功能和心律失常患者5年内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连续性血液净化与药物治疗后有21例患者治疗显效,总有效率为97.4%.且治疗后发现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心室负荷降低,心律失常的症状有明显缓解和改善,5年内观察组患者生存率81.1%明显高出对照组63.2%.结论: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药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左心室射血功能,降低患者心室负荷,对改善患者的心律失常的症状,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妮颖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原发性高血压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原发性高血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单纯予以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终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以及舒张压都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联合西医治疗法,可以获得显著降压效果,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检测

    目的:根据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患儿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动态监测,探讨血清VEGF水平与MAS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佛山市顺德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并被诊断为MAS患儿40例为观察组,MAS组40例和正常对照组42例,在出生第1天(入院即时)、第3天、第5天采血,测定血清VEGF水平.结果:MAS组血清VEGF水平在第1天、第3天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5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组第1天、第3天、第5天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VEGF与MA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AS时VEGF表达增加是机体应激状态下的一种保护反应,提示VEGF的高表达对MAS的早期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观察VEGF水平的动态变化对MAS的病情发展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建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兴宁鸿惠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不典型肺结核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CT检查诊断,对比X线和CT诊断效果.结果:CT检查对肺叶实变型、肿块结节、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结核各病型诊断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对肺叶实变、肿块结节诊断符合率均比对淋巴结肿大、支气管结核诊断符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各病型诊断符合率均比X线各病型诊断符合率高,CT整体诊断符合率比X线整体诊断符合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典型肺结核采用CT检查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应用价值比X线高,但不典型肺结核病灶多样、复杂,需结合其他检查进行判断.

    作者:周卫锋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TUC338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TUC338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收治的30例膀胱癌手术患者的癌变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TUC338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运用RNA干扰(si-TUC338)的方法检测敲减TUC338,采用CCK8和半胱天冬酶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方法分别检测TUC338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相对于膀胱癌旁组织,TUC338 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敲减TUC338后,细胞增殖被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结论:TUC338是一个潜在的治疗膀胱癌的药物作用靶点.

    作者:牟丽莎;朱书;蔡志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仁化县丹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给予患者服用当归六黄汤加味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与对照组60%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含量、体质量指数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含量、体质量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六黄汤加味在糖尿病皮肤瘙痒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

    作者:罗婉娴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PICCO监测仪在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仪在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烧伤科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3例,分析PICCO监测仪在重度烧伤休克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护理对策.结果:PICCO监测仪有助于有效控制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本组3例患者监测时间为5~9 d,监测并记录患者的GEDV、GEDVI、EVLW、EVLWI、ITBV、ITBVI、CO、CI、CVP,根据picco监测仪监测参数结果调整补液量,拔管后,3例患者均未见并发症出现;3例患者经早期救治,手术覆盖创面,安全顺利度过休克期,均康复出院.结论:PICCO监测仪通过指导重度烧伤休克期补液方案的制定,使患者安全顺利度过休克期.

    作者:萧惜玲;刘媛;陈瀚熙;黄伟玲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N端脑钠肽前体与和肽素检测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和肽素检测用于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广州市从化区中医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体验人群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员的血浆NT-proBNP与和肽素检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结果:观察组的血浆NT-proBNP、和肽素水平等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浆NT-proBNP、和肽素水平等和脑出血量呈正相关(P<0.05);观察组中,与少量以及中量出血患者相比,大量出血者的NT-proBNP浓度指数更高(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T-proBNP与和肽素检测能反映出脑出血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作者:黄小媚;李洁霞;江嘉丽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腰椎管狭窄症的减压固定植骨融合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5年6月行后路腰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1例资料.术前常规行临床神经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标准的腰椎正侧位、左右斜位及前屈、后伸动力位X线片,腰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手术前后应用JOA(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法、腰椎术后功能评定(oswestry diisability indcx,ODI)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21月至29月(平均27月)随防,采用JOA评分法进行评价:11例患者术前平均3分,术后平均12分,术后平均改善9分.平均改善率82%,优8例(72.7%),良2例(18.2%),优良率达90.9%.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变化明显.术后组的JOA评分大于术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例患者ODI小于25%;6倒患者ODI为25%~ 50%;2例患者ODI为50%~75%;术后8例患者ODI小于25%;3例患者ODI为25%~50%;术前平均为35.3分;术后随防平均为17.3分.术前DOI评分功能障碍指数为42.93%,终末随访ODI为21.98%.结论:采用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椎管狭窄症效果良好,减压充分,脊柱稳定,植骨融合效果确切.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患者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等.

    作者:武宗占;袁隆江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