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

罗婉娴

关键词:糖尿病, 皮肤瘙痒症, 当归六黄汤
摘要:目的:探讨当归六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仁化县丹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60例参与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法,观察组给予患者服用当归六黄汤加味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1)与对照组60%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含量、体质量指数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含量、体质量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六黄汤加味在糖尿病皮肤瘙痒的治疗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闭塞性支气管炎短期控制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小儿闭塞性支气管炎的短期控制效果.方法:以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62例闭塞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短期控制效果(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5.12±1.01)d、喘憋消失时间(4.09±1.16)d、哮鸣音消失时间(3.21±0.86)d均较对照组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83.87%较对照组58.06%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法对闭塞性支气管炎患儿有较显著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可取得较好的短期控制效果,对患儿临床症状控制作用显著.

    作者:梁艺耀;黎清虎;李春晓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高分辨率CT在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程度及预后中价值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在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程度及预后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郁南县人民医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40例,并对其肺间质纤维化的CT和高分辨率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肺气肿合并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中,重度肺气肿患者55.0%,中度肺气肿患者45.0%;(2)本研究患者均属于全小叶型肺气肿,其中8例患者合并2个肺小叶中心型肺气肿,4例合并有间隔旁型肺气肿,6例合并肺大泡;(3)本研究患者CT和高分辨率CT表现以小叶间隔增厚、小叶内间质增厚和支气管血管束变细为主,病灶主要分布于两肺中下野外带、下野外带;(4)治疗1年后,16例肺气肿征象变化不明显,支气管血管管束变形、扭曲加重,6例蜂窝范围增大,15例小叶间质隔明显增厚,3例小叶内间质进一步增厚.结论:高分辨率CT在以肺气肿为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诊断中有重大临床价值.

    作者:麦东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针灸联合中康妇炎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康妇炎胶囊治疗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大埔县茶阳镇卫生院确诊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4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针灸胶囊组和单纯胶囊组,每组52例,单纯胶囊组患者给予中康妇炎胶囊治疗,针灸胶囊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采用中医症状积分法评估患者症状严重程度,统计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1d、3d、5d症状得分情况.结果:针灸胶囊组和单纯胶囊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8%、75.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胶囊组患者治疗后1d、3d、5d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单纯胶囊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康妇炎胶囊可有效缓解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彩萍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气管切开技术用于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早期气管切开技术用于颅脑外伤以及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70例颅脑损伤和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早期气管插管,观察组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于颅脑外伤以及脑出血病情的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效果较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技术用于颅脑损伤以及脑出血患者不仅能提高疗效,同时对于患者症状的改善效果也较为显著.

    作者:王育庆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TUC338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 TUC338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收治的30例膀胱癌手术患者的癌变组织和癌旁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TUC338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联.运用RNA干扰(si-TUC338)的方法检测敲减TUC338,采用CCK8和半胱天冬酶3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的方法分别检测TUC338对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凋亡的影响.结果:相对于膀胱癌旁组织,TUC338 mRNA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敲减TUC338后,细胞增殖被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结论:TUC338是一个潜在的治疗膀胱癌的药物作用靶点.

    作者:牟丽莎;朱书;蔡志明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肱骨后侧切口手术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肱骨中下段骨折采用后侧入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实施手术治疗的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68例,随机从0 ~ 68编号,所有奇数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肱骨前外侧切口治疗),剩余偶数即为观察组(采用肱骨后侧切口手术治疗),均予以相同的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骨折愈合情况以及肘关节Mayo评分,同时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肘关节Mayo评分较对照组高,同时术后骨不连以及桡神经损伤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后侧入路用于肱骨中下段骨折治疗,骨折愈合时间较短,且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安全性也相对较高.

    作者:陈小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路径在颈椎间盘切吸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在颈椎间盘切吸术患者中的实施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选择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接受颈椎间盘切吸术患者中24例,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的1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护理的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出院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调查患者及其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和满意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颈椎间盘切吸术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疾病、护理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率,使患者更加良好的配合治疗,从而提升临床疗效.

    作者:温新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虚型习惯性流产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肾虚型习惯性流产患者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萝岗区中医医院2012年7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80例肾虚型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合临床随机表法将其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黄体酮注射液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加服中药养胎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肾虚型习惯性流产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陈穗敏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眼科医院收治的264例眼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0.1±2.3)d和(12.2±1.5)d,治愈率分别为74.2%和92.7%,患者满意度分别为(6.14±1.2)分和(9.3±0.6)分,观察组疗效和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眼科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华英;肖思瑜;尹红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通过跟踪方法学改进医院压疮风险管理

    目的:通过探讨跟踪方法学,提升医院压疮管理水平,改进医院压疮风险管理.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心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86例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医院传统的护理方法,而对于观察组则采用跟踪方法学.结果:经过数据显示得出,对照组的压疮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观察组压疮率的下降,证实了跟踪方法学提高了临床护士对压疮患者的管理能力,使得跟踪方法学成为改进医院压疮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作者:罗杨;谢丽媛;江珊娜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痛患者中随机抽选70例,按编号单双数分成两组后实施不同护理措施35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35例观察组则实施延续性护理,评定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用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老年冠心病患者延续性护理作用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现状,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谭淑芬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早期胸腔镜辅助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早期胸腔镜辅助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在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开平市中心医院2014年6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4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钢丝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胸腔镜辅助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比较2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达到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围手术期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感染、肺不张、镇痛药物使用等)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胸腔镜探查联合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内固定能够提高疗效,有利于降低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愈合和缩短住院日期.

    作者:吴科杰;万强;戚雅秀;付春利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索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方法,为进一步规范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深圳罗湖区人民医院在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行甲状腺结节手术患者378例的临床资料.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甲状腺微粒体抗体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检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同时结合抗体水平评价其对辅助诊断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观察组按照其病理诊断类型,分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腺瘤组、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组3组,对发病年龄、术前TSH水平以及甲状腺结节钙化率和术前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率进行分析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出现了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结节性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腺瘤患者13例、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患者27例.结论: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在临床发病的过程中,其血清学甲状腺微粒体抗体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要明显高于单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因此血清学甲状腺微粒体抗体以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可以作为对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的辅助诊断方法.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结节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术前TSH检查水平对确诊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癌有着较高的指导意义.手术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依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尽量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

    作者:陈妙苑;罗雪莹;陈伟财;何劲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浅析前列地尔联合肾康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肾康注射液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mAlb、SCr、CysC及BUN)、血脂水平(TC、TG、HDL-C及LDL-C)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肾功能指标与血脂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mAlb、SCr、CysC及BUN)与血脂水平(TC、TG、HDL-C及LDL-C)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纽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序贯疗法治疗老年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梅劲春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分析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通过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判断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流涕、发热、肺部啰音缓解或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治疗总有效率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5%,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有利于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邢国良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总管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的比对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方法者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收治且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较常规开腹手术其手术时间更短,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是一种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罗永容;徐雪梅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基于全科医学理论的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全科医学理论指导下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64例在广州市越秀区六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糖尿病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接受不同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科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社区综合干预护理,不仅可以使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量得到明显的控制和改善,还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作者:刘立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轻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应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轻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应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治疗效果,确保产妇妊娠结果以及新生儿的健康.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阳春市妇幼保健院妊娠并进行剖宫产手术的轻度子痫产妇120例,根据其入院的时间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单号的产妇为观察组,双号的产妇为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给予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方式,对照组产妇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的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感觉以及运动组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其持续的时间也比对照组产妇长;两组产妇在PASS评分、新生儿窒息情况以及恶心呕吐症状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产妇寒战情况,观察组产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产妇,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轻度子痫前期的产妇,对于其麻醉的选择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本次研究表示剖宫产应用鞘内注射右美托咪定效果良好,有利于降低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麻醉效果好,因此值得作为首选治疗方式.

    作者:张家泽;张晓;刘广生;肖锦平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与分类探讨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特征与分类.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106年2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经病理学确诊为GIST的80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肿瘤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标本中CD117、DOG1、CD34、S-100、SMA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梭形细胞型57例,上皮样细胞型9例,混合型14例.CD117阳性表达率为93.75%,DOG1阳性表达率为87.5%,CD34阳性表达率为75%,阳性表达率小的为S-100.结论:GIST的组织学分类可分为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混合型3类,GIST中CD117、DOG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是诊断GIST的重要标记物,GIST原发部位以胃和小肠为常见.

    作者:邱雪松 刊期: 2016年第20期

  • 利巴韦林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采取利巴韦林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罗定市中医院接收的毛细支管炎120例惠儿,根据给药方式不同分为静脉滴注组、压缩雾化吸入组、超声雾化吸入组,各40例,均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3组患儿的疗效及相关观察指标.结果:两种雾化方式治疗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疗效、症状改善、血气指标改善均显著优于静脉用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压缩雾化组上述指标更优于超声雾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取利巴韦林雾化吸入治疗更有利于发挥作用,改善临床症状,其中压缩雾化较超声雾化效果更佳.

    作者:李海岳;廖颖文;徐龙 刊期: 2016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