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7例临床治疗体会

岑荣飞

关键词: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阑尾炎
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10月黔南州人民医院行LA的患者12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6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7例,慢性阑尾炎11例.结果:121例患者通过LA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腹6例,其中4例因发病时间长、阑尾周期组织水肿及粘连紧密致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2例因阑尾根部穿孔及盲肠壁水肿程度重,镜下缝合处理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5~80 min,平均53 min,住院时间3~8 d,平均6d;术后发生戳孔感染6例,经换药后治愈;无术后出血、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结论:LA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瘢痕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便于全面探查全腹腔,联合治疗合并其他疾病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补中益气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昆明市冶金医院收治的10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9例,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奥美拉唑十克拉霉素十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照组患者55例,采用奥美拉唑十克拉霉素十阿莫西林三联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30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阶段的不良反应、消化性溃疡症状、幽门螺杆菌(Hp)等,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消化性溃疡不良反应3例(6.12%),对照组治疗消化性溃疡4例(7.2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腹痛症状,疗效好.

    作者:袁凤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收治的84例胆汁淤积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42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4.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红素水平、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淤积型肝炎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症状与预后.

    作者:骆稚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62例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胃手术后伴有胆石症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泰和县苑前中心卫生院收治的经胃手术后伴有胆石症并发的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部分切除的毕Ⅱ式30例,毕Ⅰ式12例,采取远端胃癌根治手术9例,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窦切除手术3例,全胃切除8例.上述病例中患者采用中行单纯的胆囊切除手术32例,采用胆囊切除胆总管的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3例,采用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6例,则采用保守治疗11例.治疗后,患者治愈58例,好转4例.结论: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神经、体液、炎症和机械刺激等,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其病症的发生.

    作者:刘世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乳核消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方剂乳核消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8月黄石市中心医院普爱院区收治的54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口服三苯氧胺及维生素E,观察组采用乳核消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相应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为96.3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乳核消对乳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作者:赵亮;王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Ⅰ型干扰素受体亚基稳定表达真核细胞的筛选及鉴定

    目的:筛选及鉴定人Ⅰ型干扰素受体亚基(IFNAR1)稳定表达真核细胞.方法:体外扩增IFNAR1基因片段,将双酶切后扩增片段和pcDNA3.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IFNAR1,转化BL21感受态细菌培养,提取重组质粒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cDNA3.1-IFNAR1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新霉素筛选挑取阳性克隆细胞,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分析阳性细胞IFNAR1表达水平.结果: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pcDNA3.1-IFNAR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cDNA3.1-IFNAR1转染HepG2经新霉素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细胞系,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m blotting)证实这些细胞具有较好蛋白表达水平.结论:体外成功构建不同IFNAR1稳定表达水平的HepG2细胞.

    作者:余治健;李多云;刘宝兰;刘晓军;邓名贵;杨唯枝;郑金鑫;陈重;邓启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疏血通、奥扎格雷、阿司匹林治疗不同时间段脑梗死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疏血通、奥扎格雷、阿司匹林对不同时间段脑梗的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湄潭县人民医院120例急性期脑梗死按发病到住院时间分为A、B、C共3组,A组:4h内(包括4h)34例,B组:4~24h,共54例,C组:24 ~ 72 h,共32例,3组均予拜阿司匹林、奥扎格雷、疏血通治疗,对3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脑梗死症状均有所改善,A组有效率94.1%,B组有效率92.6%,C组有效率78.1%,A、B两组的有效率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无A、B两组明显.3组血凝实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血通、阿司匹林、奥扎格雷联合对急性期不同时间段脑梗死的治疗均有效,但4h内效果佳,提倡早期联合治疗.

    作者:郑继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B超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的临床探究

    目的:探究B超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在西安市北方医院行经腹B超探测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腹B超检查估测前列腺宽径、长度、厚度、质量,与实际参考值比较.结果:经腹B超检查估测前列腺重量与手术切除实际参考值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腹B超可为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依据,且操作简便、无创,能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作者:苏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6月-2014年7月丽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和患者意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恢复时间、ASIA评分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恢复时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都出现3例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脊髓炎患者使用甲泼尼龙和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

    作者:何国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七氟醚对控制性降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血清内毒素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于控制性降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血清内毒素、IL-6及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控制性降压的青年患者(30~55岁)8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20例,七氟醚吸入浓度分别为A组0%;B组1%;C组2%;D组3%.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l)、手术结束时(T2)、手术后24h (T3)3个时间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检测血清内毒素、IL-6及IL-10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组患者血清内毒素含量:T3时间点,A组高于其它3组(P<0.05);血清IL-6含量:T3时间点,A、B组高于C、D组(P<0.05).血清IL-10含量:T2时间点,C、D组高于A、B组(P<0.05);T3时D组高于其它3组(P<0.05).结论: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控制性降压的青年患者,围手术期吸入3%的七氟醚能更好的减轻内毒素血症,抑制IL-6的释放,促进IL-10的合成,从而减轻因控制性降压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

    作者:项明方;杨韩;钟飞焱;王显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导乐陪伴分娩联合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对降低产妇分娩疼痛的作用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对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在导乐陪伴分娩的基础上采用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时轻度疼痛率、中度疼痛率分别为42.67%、52.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结合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有利于缓解产妇产时的疼痛症状,能更好地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李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胆汁淤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胆汁淤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13年11月前来楚雄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妊娠胆汁淤积住院患者50例.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分别采用常规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临床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对妊娠胆汁淤积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邝泳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以失眠为主诉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观察比较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以失眠为主诉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80例以失眠为主诉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舍曲林组,每组40例,米氮平组患者每晚口服30 mg的米氮平,舍曲林组患者每晚口服50 mg的舍曲林,治疗8周后使用抑郁量表对患者的整体状况、睡眠障碍和睡眠指数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米氮平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舍曲袜组为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组患者抑郁量表的各项评分均优于舍曲林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以失眠为主诉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时,使用米氮平治疗比舍曲林的疗效更好,患者的睡眠障碍明显改善,且使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厉三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2月普洱市中医医院接收的6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则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子宫体积较治疗前均明显缩小,且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缩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月经量与痛经缓解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后,可有效缩小子宫体积,改善痛经情况,促使月经尽快恢复正常,效果显著.

    作者:何有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托品防治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时出现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品防治垂体后叶素在治疗咯血患者时出现的腹痛、呃逆、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咳血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垂体后叶素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阿托品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0.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100.0%,79.17%),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阿托品对大咯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增强止血效果.

    作者:周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太和医院武当山分院收治的PCOS合并不孕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联合人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先给予口服妈富隆联合二甲双胍预处理,然后再进行促排卵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素(FSH)、睾酮(T)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下降,但是观察组各项指标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周期排列率和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合并不孕患者应用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对胰岛素抵抗进行有效改善,让血清LH、LH/FSH和T水平明显降低,而且还可以让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郑娅丽;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47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临床上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酉阳县人民医院接受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其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均痊愈后出院,观察组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疾病进行治疗效果较理想.

    作者:冉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肠手术患者72例,将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及观察B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输液治疗,观察A、B组分别予以肠内与肠外营养;观察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结果:3组患者血糖、肝肾功能在术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明显变化;观察A、B组患者术后IgA、IgG、IgM水平较之于术前有明显提高,且治疗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有大幅度增加,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B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计数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胃手术后早期予以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

    作者:罗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85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临沧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失眠症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交藤龙牡二仁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联合组在治疗后的客观睡眠监测指标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小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4.1%,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交藤龙牡二仁汤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失眠可明显提高疗效,且安全性高.

    作者:徐艳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腹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牟1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腹针配合隔姜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疼痛程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配合隔姜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

    作者:李胜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医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安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餐后2h血糖及空腹血糖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展开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调节患者情绪,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作者:马二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