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何国祥

关键词:甲泼尼龙, 免疫球蛋白, 急性骨髓炎,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6月-2014年7月丽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和患者意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恢复时间、ASIA评分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恢复时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都出现3例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脊髓炎患者使用甲泼尼龙和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冰敷在四肢骨折早期应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冰袋冰敷在四肢骨折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闭合性四肢骨折患者64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冰袋冰敷受伤部位,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服用止痛剂的患者例数、肿胀程度和皮肤皱纹的持续天数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服用止痛剂的患者例数和皮肤皱纹持续天数等方面比较,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胀程度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早期应用冰袋冰敷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辉;张艳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大理州人民医院治疗的除草剂中毒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1月之前治疗的除草剂中毒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救措施和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益赛普、环磷酰胺和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0%,对照组是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治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英德市人民医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加呼唤式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昏迷转清醒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昏迷转清醒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催醒,减少致残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谢绍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报道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简称3D CRT)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和影像学改变,讨论3D CRT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效果.方法:利用单光子6MV的Elekta直线加速器的X放射线治疗在2006年2月-2010年2月期间新钢中心医院收治的37例患者.参与治疗的患者首先行热塑膜体位固定,行CT扫描,扫描层厚3mm或5mm,扫描所得数字图像信息被传递至治疗计划系统(TPS)进行图像重建,设计放疗计划,单靶区采用多角度照射.放疗分割次数为4~5次,每隔1d进行1次,总治疗剂量20 Gy,增生的前列腺边缘外1 cm包括在95%的等剂量线范围内.结果:37例患者随访3~5年.治疗完成1个月后,37例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程度不一.B超检查残余尿为(30±12)mL,跟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减少;3个月后有35例(94.6%)患者尿频、尿急、尿疼痛症状消失,还有2例患者有轻度尿频,占5.4%.B超检查中有少量残余尿液的有10例,全部患者行CT复查前列腺腺体体积较前变小或正常,患者症状依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由治疗前(28.6±3.0)分下降至(8.2±2.0)分.结论:用三维适形放疗给予一定的放疗剂量作用于前列腺腺体细胞,使其变性、坏死,继而腺体缩小,起到消除或缓解前列腺老年良性增生尿路梗阻症状的目的.

    作者:邹佛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个体化护理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台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骨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实行个体化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疼痛管理中实行个体化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较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谭丽莎;郑爱梨;黄婉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与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关系探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血液透析患者88例,1个月、4个月、8个月、12个月为时间节点于患者透析疗程开始前对检测的静脉血血清白蛋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MHD患者整体、男性、女性白蛋白水平有所改善,整体在12个月(40.51±2.32)g/L与1个月(38.34±3.23)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整体在12个月时ALB水平达标率有所改善,总达标率(88.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节点男性ALB水平均优于女性;年龄< 60岁患者各时间节点ALB水平平均达标率均高于≥60岁者;结论:在MHD患者ALB水平有所改善,各时间节点男性ALB水平均优于女性,<60岁患者ALB水平平均达标率均高于≥60岁者.慢性肾功能及MHD患者应慎重选择透析时机并改善日常膳食,避免低白蛋白血症的出现.

    作者:廖效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来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肠手术患者72例,将其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A组及观察B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输液治疗,观察A、B组分别予以肠内与肠外营养;观察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结果:3组患者血糖、肝肾功能在术后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无明显变化;观察A、B组患者术后IgA、IgG、IgM水平较之于术前有明显提高,且治疗后患者淋巴细胞计数有大幅度增加,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B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计数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胃手术后早期予以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显著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

    作者:罗然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外伤性脑疝急诊手术护理流程与管理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疝急诊手术护理流程与管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3月陆良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脑疝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参照患者病情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完成时间与手术时间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完成时间与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73.3%,明显高于对照组4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脑疝急诊患者,参照其病情变化,规范手术护理流程且加强护理管理后,可有效缩短麻醉完成与手术时间并改善预后.

    作者:保于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应用呼吸阶段性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4牟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呼吸支持疗法,观察组采用呼吸阶段性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体位复苏进行呼吸支持明显多于对照组,采用气管切开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稳定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应用呼吸阶段性治疗方案能够提升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并缩短呼吸稳定时间,效果明显.

    作者:周文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62例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胃手术后伴有胆石症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间泰和县苑前中心卫生院收治的经胃手术后伴有胆石症并发的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中部分切除的毕Ⅱ式30例,毕Ⅰ式12例,采取远端胃癌根治手术9例,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窦切除手术3例,全胃切除8例.上述病例中患者采用中行单纯的胆囊切除手术32例,采用胆囊切除胆总管的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13例,采用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6例,则采用保守治疗11例.治疗后,患者治愈58例,好转4例.结论: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神经、体液、炎症和机械刺激等,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以减少其病症的发生.

    作者:刘世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6月-2014年7月丽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和患者意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恢复时间、ASIA评分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恢复时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都出现3例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脊髓炎患者使用甲泼尼龙和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

    作者:何国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不同的抢救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抢救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抢救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抢救过程中止血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48例,再出血1例,转而手术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96.00%、2.00%及2.00%,对照组止血成功39例,再出血6例,转而手术4例,所占比例分别为78.00%、12.00%、8.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抢救护理过程中应用全面护理方法,有助于增强止血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杨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太和医院武当山分院收治的PCOS合并不孕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克罗米芬联合人尿促性腺激素促排卵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先给予口服妈富隆联合二甲双胍预处理,然后再进行促排卵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素(FSH)、睾酮(T)以及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均下降,但是观察组各项指标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周期排列率和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合并不孕患者应用妈富隆与二甲双胍联合预处理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对胰岛素抵抗进行有效改善,让血清LH、LH/FSH和T水平明显降低,而且还可以让患者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郑娅丽;陈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美治疗妊娠高血压4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妊娠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0年7月-2013年7月澄城县医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2例,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治疗组应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血压差异较小.治疗后,治疗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时应用硫酸镁和拉贝洛尔,效果较好,血压改善明显.

    作者:肖玉芹;张灵爱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与对策

    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因素与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至2014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内进行机械通气的8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和并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分析可能与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的六个危险因素,分别为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联合使用、深静脉穿刺置管、留置胃管、激素的使用、意识障碍.结果:观察组六个方面的分析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上述六个因素均为导致VAP发生的因素.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的护理对策应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VAP的因素,以降低VAP发生率.

    作者:吕锐;陀子能;袁炳斌;陈高科;陈伟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传染病预防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传染病预防与管理是古今一大难题,很多人因传染病而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尤其是近年来,各种传染病毒层出不穷,比如2003年SARS、2005年禽流感、2009年甲型H1N1流感以及2013年H7N9和今年的西非埃博拉,医学防控空前紧张.本文将对传染病的特征、临床表现以及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农村、学校两个传染病高发人群的疾病防控,谈一下自己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作者:朱祥淑;舒昌惠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在吴忠市人民医院行择期手术治疗的胆结石老年患者10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性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手术、排气、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2例(3.70%),少于对照组11例(20.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彭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法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镜下高频电凝联合幽门螺杆菌根治法治疗疣状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西双版纳农垦医院收治的疣状胃炎患者80例,均Hp阳性,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给予幽门螺杆菌根治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胃镜下高频电凝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程结束后1个月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治疗组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Hp根治疗法联合胃镜高频电凝治疗疣状胃炎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文绍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B超诊断图像,掌握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结果:本组85例患者均采用B超诊断,经过手术或者是病理证实之后,有81例患者确诊为子宫肌瘤,B超诊断的准确性高达95.29%.结论:采用B超进行子宫肌瘤的诊断,对患者不造成任何创伤,诊断快速方便,准确性高.

    作者:丁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95例患者的手术1次成功,成功率为95%,所有患者在术后3d均能够下床活动.术后11例使用止痛剂,5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结论: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邓体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