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涛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利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95例患者的手术1次成功,成功率为95%,所有患者在术后3d均能够下床活动.术后11例使用止痛剂,5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结论: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邓体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胆汁淤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1月-2013年11月前来楚雄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妊娠胆汁淤积住院患者50例.依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分别采用常规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临床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临床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对妊娠胆汁淤积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
作者:邝泳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地佐辛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不同的给药方式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12月期间泸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静脉组、肌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术前,静脉组患者采用10 mg地佐辛静脉注射,肌注组患者采用10 mg地佐辛肌内注射,对照组患者采用1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比较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地佐辛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组和肌注组的拔管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差不大,并且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患者对比肌注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注射地佐辛可以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田有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来福建省老年医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支气管哮喘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实施舒适护理,并就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和治疗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舒适护理融入老年哮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心理,加速康复进程,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可提高满意度.
作者:郑艳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烧伤膏加吹氧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0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红臀新生儿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分析两组的护理措施效果,对照组按常规清洁臀部涂鞣酸软膏后用尿片包裹,观察组在皮肤清洁基础护理上再采用烧伤膏外涂后,加未经湿化的纯氧吹臀,20 ~ 30 min/次,3次/d,然后用尿片包裹.治疗1个疗程后按痊愈、好转、未愈三种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比较两组患儿的红臀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红臀治疗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烧伤膏外涂,再加未经湿化的纯氧吹臀,能有利于局部皮肤的暴露和干燥,有效提高疗效,治愈效果显著.
作者:孙雪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探讨对紫杉醇化疗患者进行护理指导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2年1月-2013年12月临沧市第一人民医院使用紫杉醇化疗的患者60例,通过化疗前的心理疏导与预防用药,化疗中的饮食指导,化疗后的精心护理等措施进行护理指导,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另外有1例患者在紫杉醇化疗时存在严重的过敏反应,使用其他方法继续化疗.60例患者中,无严重胃肠反应与白细胞下降而导致化疗中断的情况.结论:肿瘤患者使用紫杉醇化疗时,不仅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且还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患者均能够忍受紫杉醇化疗.再配合护理人员全面、严谨的护理措施,有效提高了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米氮平和舍曲林治疗以失眠为主诉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80例以失眠为主诉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米氮平组和舍曲林组,每组40例,米氮平组患者每晚口服30 mg的米氮平,舍曲林组患者每晚口服50 mg的舍曲林,治疗8周后使用抑郁量表对患者的整体状况、睡眠障碍和睡眠指数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米氮平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舍曲袜组为8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组患者抑郁量表的各项评分均优于舍曲林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以失眠为主诉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时,使用米氮平治疗比舍曲林的疗效更好,患者的睡眠障碍明显改善,且使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厉三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以探寻治疗肾结石的佳手术方案.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大姚县人民医院住院的肾结石患者60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性取石术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20.0%),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肾结石患者中,应用开放性取石术和经皮肾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相当,但后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和恢复时间短,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永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于控制性降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血清内毒素、IL-6及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控制性降压的青年患者(30~55岁)8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20例,七氟醚吸入浓度分别为A组0%;B组1%;C组2%;D组3%.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l)、手术结束时(T2)、手术后24h (T3)3个时间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检测血清内毒素、IL-6及IL-10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组患者血清内毒素含量:T3时间点,A组高于其它3组(P<0.05);血清IL-6含量:T3时间点,A、B组高于C、D组(P<0.05).血清IL-10含量:T2时间点,C、D组高于A、B组(P<0.05);T3时D组高于其它3组(P<0.05).结论: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控制性降压的青年患者,围手术期吸入3%的七氟醚能更好的减轻内毒素血症,抑制IL-6的释放,促进IL-10的合成,从而减轻因控制性降压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
作者:项明方;杨韩;钟飞焱;王显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醒脑静注射液在重度脑外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脑外伤患者58例,采用单双号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取醒脑静注射液,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良好率、重残、死亡率分别为51.72%、13.79%、3.45%,对照组患者的良好率、重残、死亡率分别为13.79%、31.03%、2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脑外伤患者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徐斌初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冰袋冰敷在四肢骨折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闭合性四肢骨折患者64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冰袋冰敷受伤部位,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服用止痛剂的患者例数、肿胀程度和皮肤皱纹的持续天数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服用止痛剂的患者例数和皮肤皱纹持续天数等方面比较,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胀程度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早期应用冰袋冰敷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辉;张艳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影响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因素,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3年12月繁峙县第一人民医院接诊治疗的血液采集检测标本不合格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探究,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找出包括采集血样时间、受检者服用药物、采血部位以及抗凝剂等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的临床检验得出,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为标本采集量不足或采集过多、患者出现溶血情况、采集时间不当、血液标本中有凝块等,其中主要的原因为血液凝固,占总体的一半以上.结论:医护人员操作时需要专业基础扎实,在工作中严谨细心,按照工作流程规范操作,才能保证血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视网膜血管疾病致玻璃体积血的佳时机.方法:将在本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玻璃体积血患者57例(62眼),按照玻璃体积血时间分为3组:A组1个月内,共20只眼;B组1~3个月,共25只眼;C组3个月以上,共17只眼.比较各组患者视力恢复、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视网膜脱落比例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视网膜脱落比例显著低于C组(P=0.000);随着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视网膜脱落比例显著上升.A组术后平均视力显著高于B组和C组(P< 0.05);B组平均视力显著高于C组(P=0.000);随着术前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终视力呈明显下降趋势.A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00);随着术前玻璃体积血时间的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上升.结论:对于积血吸收不完全、存在再次出血风险的玻璃体积血患者应该立即手术,以提高患者术后视力,降低手术并发症.
作者:冯小志;黎作为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在EPO应用基础上分别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p-、BUN及Hct等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热及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与EPO联合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可有效改善机体贫血状态,清除中分子毒素,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戴元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不典型腹水感染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呜玉中心卫生院收入的75例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不典型腹水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Child-Pugh分级.B级患者39例;C级患者36例.抽腹水行细菌培养检查,行保肝、抗菌类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5例患者中,腹水细菌培养阳性55例,阴性20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多,各有27例、10例.铜绿假单胞菌、粪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分别为7例、7例、4例.治疗后,75例患者治愈50例,占66.7%;显效、有效分别为12例、8例;其余5例患者治疗无效.肝硬化B级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2.6%,低于C级患者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各类并发症14例,发生率18.7%.其中4例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分级越高,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若患者出现此类病症应及时处理、对症治疗,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韦天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株洲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中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予以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治疗,1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胡彩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公共卫生管理作为疾病传染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染病的预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公共卫生管理干预措施仍存有一系列问题,且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传染病的预防产生一定阻碍.本文从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出发,积极探讨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干预措施.
作者:张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跟骨骨刺周围骨膜剥离术联合电灼法应用于顽固性骨刺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诊治的跟痛症患者中采取经保守治疗无效,且经X线片确诊有跟骨骨刺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行跟骨骨刺切除、骨刺周围骨膜剥离联合骨刺基底电灼术,对照组行跟骨骨刺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年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5%,无效率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0%,无效率3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刺周围骨膜剥离联合电灼法对于根治顽固性骨刺型跟痛症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唐列;吕信息;栾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沿经排刺结合刺络走罐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10月宜昌市中医医院采用电针沿经排刺结合刺络走罐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治疗效果,并对部分患者进行半年后随访.结果:全部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100%,随访病例未见复发.结论:沿经排刺结合刺络走罐法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郑学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筛选及鉴定人Ⅰ型干扰素受体亚基(IFNAR1)稳定表达真核细胞.方法:体外扩增IFNAR1基因片段,将双酶切后扩增片段和pcDNA3.1(+)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IFNAR1,转化BL21感受态细菌培养,提取重组质粒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pcDNA3.1-IFNAR1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新霉素筛选挑取阳性克隆细胞,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分析阳性细胞IFNAR1表达水平.结果: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pcDNA3.1-IFNAR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pcDNA3.1-IFNAR1转染HepG2经新霉素筛选后获得稳定表达细胞系,蛋白质印迹试验(Westem blotting)证实这些细胞具有较好蛋白表达水平.结论:体外成功构建不同IFNAR1稳定表达水平的HepG2细胞.
作者:余治健;李多云;刘宝兰;刘晓军;邓名贵;杨唯枝;郑金鑫;陈重;邓启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