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临床观察

戴元元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 促红细胞生成素, 维持性肾性贫血
摘要: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在EPO应用基础上分别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p-、BUN及Hct等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热及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与EPO联合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可有效改善机体贫血状态,清除中分子毒素,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致脑出血的内科治疗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内科治疗高血压致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内科就诊治疗的高血压致脑出血患者90例进行临床研究,分析其内科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得到改善,治疗无效死亡2例,出现并发症7例(脑疝5例,肾衰竭2例).结论:内科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关键为降低颅内压、稳定患者血压、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平衡,预防并发症,注重脑保护,从根本预防脑出血则要多加控制血压稳定.

    作者:王益旺;严清梅;刘叶青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4月山西省繁峙县中医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西药模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治疗,对比患者溃疡面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症状好转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且观察组多数患者分布在显效程度,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能够通过中药的药效渗透以及药物加减治疗使患者得到更具针对性的胃部保护,更好的改善溃疡面情况.

    作者:贾华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药毒性形成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研究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发展和不断进步,中药的毒性成了近的研究热点.本文探讨中药毒性的分类开始,论述中药毒性的形成原因,来明确对中药毒性的一些理解.通过对中药毒性的研究,总结出几条防止中药毒性形成的防范措施.

    作者:闫亚玲;伍延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不同的抢救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抢救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抢救护理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抢救过程中止血情况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止血成功48例,再出血1例,转而手术1例,所占比例分别为96.00%、2.00%及2.00%,对照组止血成功39例,再出血6例,转而手术4例,所占比例分别为78.00%、12.00%、8.0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对照组为8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抢救护理过程中应用全面护理方法,有助于增强止血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杨文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加减桂枝茯苓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和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更佳,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明显改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向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地佐辛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地佐辛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不同的给药方式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12月期间泸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静脉组、肌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术前,静脉组患者采用10 mg地佐辛静脉注射,肌注组患者采用10 mg地佐辛肌内注射,对照组患者采用1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比较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地佐辛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组和肌注组的拔管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差不大,并且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患者对比肌注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注射地佐辛可以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田有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株洲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缺血性中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予以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治疗,1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满意,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胡彩凤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不典型腹水感染的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不典型腹水感染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呜玉中心卫生院收入的75例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不典型腹水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Child-Pugh分级.B级患者39例;C级患者36例.抽腹水行细菌培养检查,行保肝、抗菌类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75例患者中,腹水细菌培养阳性55例,阴性20例.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多,各有27例、10例.铜绿假单胞菌、粪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分别为7例、7例、4例.治疗后,75例患者治愈50例,占66.7%;显效、有效分别为12例、8例;其余5例患者治疗无效.肝硬化B级患者死亡1例,死亡率2.6%,低于C级患者的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各类并发症14例,发生率18.7%.其中4例死亡.结论:肝硬化患者分级越高,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若患者出现此类病症应及时处理、对症治疗,以降低患者死亡率.

    作者:韦天煦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导乐陪伴分娩联合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对降低产妇分娩疼痛的作用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对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在导乐陪伴分娩的基础上采用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时轻度疼痛率、中度疼痛率分别为42.67%、52.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结合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有利于缓解产妇产时的疼痛症状,能更好地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李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颈椎骨折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患者颈椎骨折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的有效治疗方法以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10月入住新疆伊宁市解放军第十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颈椎骨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38例,对其一般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主要包括临床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进行了解.结果:经治疗后38例患者中,36例康复出院,2例死亡.结论:颈椎骨折术后合并肺部感染经过抗感染、机械辅助排痰以及气管切开等治疗,可较好控制患者肺部感染,能够使患者逐渐恢复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高静;周谊;贾雍;李杰;飞尔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6月-2014年7月丽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和患者意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恢复时间、ASIA评分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恢复时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都出现3例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脊髓炎患者使用甲泼尼龙和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

    作者:何国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地佐辛预防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地佐辛预防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在实施硬膜外麻醉后发生寒战的剖宫产术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曲马多静脉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地佐辛静脉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给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给药30 min后寒战的复发情况,用药期间的镇静程度、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寒战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2%和90.9%,复发率均为9.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评分在3分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77.3%和11.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6.8%和25.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后寒战的发生,且镇静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毛永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优质护理在眼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眼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怀集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眼科手术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优质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00%,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8.00%,对护理的满意率为76.00%,两组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提高眼科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良好.

    作者:植智云;岑凤珍;邓雪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冰敷在四肢骨折早期应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冰袋冰敷在四肢骨折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闭合性四肢骨折患者64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自制冰袋冰敷受伤部位,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服用止痛剂的患者例数、肿胀程度和皮肤皱纹的持续天数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在疼痛程度、服用止痛剂的患者例数和皮肤皱纹持续天数等方面比较,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胀程度比较,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早期应用冰袋冰敷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辉;张艳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因素与对策

    目的:总结性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因素与对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至2014年在高州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内进行机械通气的8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和并未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分析可能与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有关的六个危险因素,分别为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联合使用、深静脉穿刺置管、留置胃管、激素的使用、意识障碍.结果:观察组六个方面的分析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因素分析显示,上述六个因素均为导致VAP发生的因素.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的护理对策应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VAP的因素,以降低VAP发生率.

    作者:吕锐;陀子能;袁炳斌;陈高科;陈伟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阿托品防治垂体后叶素治疗咯血时出现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品防治垂体后叶素在治疗咯血患者时出现的腹痛、呃逆、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咳血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垂体后叶素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阿托品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0.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相应指标(100.0%,79.17%),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阿托品对大咯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增强止血效果.

    作者:周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妇科千金胶囊预防输卵管造影术后盆腔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片对预防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后盆腔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后的临床患者465例的临床信息,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分为3组,即单纯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组(n=85)、单纯头孢氨苄胶囊组(n=132)及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头孢氨苄胶囊组(联合组,n=248),跟踪观察3组治疗处理方案对预防术后盆腔感染的效果.结果:单纯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组、单纯头孢氨苄胶囊治疗组以及联合组治疗后,术后发热、盆腔疼痛、白带增多以及盆腔积液发生率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流血延长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其他2组(P< 0.05),可以体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结论:采用妇科千金胶囊联合头孢氨苄进行术后盆腔感染预防,治疗效果好,既能改善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造成的菌群失调,又能解决中药疗程长和见效慢的缺点.

    作者:蔡学泳;陈燕;刁瑞英;甘辉梅;陈蕾;杜端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4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宁洱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常规治疗给予饮食治疗和运动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上述综合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4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病情复杂多变,应在早期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才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高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27例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10月黔南州人民医院行LA的患者12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43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6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17例,慢性阑尾炎11例.结果:121例患者通过LA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腹6例,其中4例因发病时间长、阑尾周期组织水肿及粘连紧密致解剖不清而中转开腹,2例因阑尾根部穿孔及盲肠壁水肿程度重,镜下缝合处理困难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5~80 min,平均53 min,住院时间3~8 d,平均6d;术后发生戳孔感染6例,经换药后治愈;无术后出血、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结论:LA具有手术视野清晰,创伤小、瘢痕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便于全面探查全腹腔,联合治疗合并其他疾病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岑荣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与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关系探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血液透析患者88例,1个月、4个月、8个月、12个月为时间节点于患者透析疗程开始前对检测的静脉血血清白蛋白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在MHD患者整体、男性、女性白蛋白水平有所改善,整体在12个月(40.51±2.32)g/L与1个月(38.34±3.23)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整体在12个月时ALB水平达标率有所改善,总达标率(88.1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节点男性ALB水平均优于女性;年龄< 60岁患者各时间节点ALB水平平均达标率均高于≥60岁者;结论:在MHD患者ALB水平有所改善,各时间节点男性ALB水平均优于女性,<60岁患者ALB水平平均达标率均高于≥60岁者.慢性肾功能及MHD患者应慎重选择透析时机并改善日常膳食,避免低白蛋白血症的出现.

    作者:廖效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