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针灸加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80例疗效观察

李千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温针, 中药, 电针, 特定电磁波治疗器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3月蔡甸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95.00%,对照组有效率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电针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器.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补中益气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昆明市冶金医院收治的10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9例,采用补中益气汤联合奥美拉唑十克拉霉素十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对照组患者55例,采用奥美拉唑十克拉霉素十阿莫西林三联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疗程(30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阶段的不良反应、消化性溃疡症状、幽门螺杆菌(Hp)等,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消化性溃疡不良反应3例(6.12%),对照组治疗消化性溃疡4例(7.2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腹痛症状,疗效好.

    作者:袁凤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导乐陪伴分娩联合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对降低产妇分娩疼痛的作用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联合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对缓解产妇分娩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5月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3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导乐陪伴分娩,观察组在导乐陪伴分娩的基础上采用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产时轻度疼痛率、中度疼痛率分别为42.67%、52.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00%、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中采用导乐陪伴分娩结合低频生物电刺激治疗,有利于缓解产妇产时的疼痛症状,能更好地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李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地佐辛两种不同给药方式术后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地佐辛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并比较不同的给药方式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1-12月期间泸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静脉组、肌注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术前,静脉组患者采用10 mg地佐辛静脉注射,肌注组患者采用10 mg地佐辛肌内注射,对照组患者采用1μg/kg芬太尼静脉注射.比较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地佐辛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组和肌注组的拔管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相差不大,并且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组患者对比肌注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注射地佐辛可以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作者:田有良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8月秭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慢性心理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郑忠爱;周琼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七氟醚对控制性降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血清内毒素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对于控制性降压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血清内毒素、IL-6及IL-10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控制性降压的青年患者(30~55岁)80例,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20例,七氟醚吸入浓度分别为A组0%;B组1%;C组2%;D组3%.分别于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l)、手术结束时(T2)、手术后24h (T3)3个时间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检测血清内毒素、IL-6及IL-10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组患者血清内毒素含量:T3时间点,A组高于其它3组(P<0.05);血清IL-6含量:T3时间点,A、B组高于C、D组(P<0.05).血清IL-10含量:T2时间点,C、D组高于A、B组(P<0.05);T3时D组高于其它3组(P<0.05).结论:在鼻内镜鼻窦手术控制性降压的青年患者,围手术期吸入3%的七氟醚能更好的减轻内毒素血症,抑制IL-6的释放,促进IL-10的合成,从而减轻因控制性降压缺血再灌注所致的炎症反应.

    作者:项明方;杨韩;钟飞焱;王显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用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长沙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在EPO应用基础上分别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p-、BUN及Hct等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低血压、发热及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与EPO联合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可有效改善机体贫血状态,清除中分子毒素,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作者:戴元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烧伤膏加吹氧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烧伤膏加吹氧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0月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红臀新生儿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分析两组的护理措施效果,对照组按常规清洁臀部涂鞣酸软膏后用尿片包裹,观察组在皮肤清洁基础护理上再采用烧伤膏外涂后,加未经湿化的纯氧吹臀,20 ~ 30 min/次,3次/d,然后用尿片包裹.治疗1个疗程后按痊愈、好转、未愈三种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比较两组患儿的红臀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红臀治疗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烧伤膏外涂,再加未经湿化的纯氧吹臀,能有利于局部皮肤的暴露和干燥,有效提高疗效,治愈效果显著.

    作者:孙雪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B超诊断图像,掌握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结果:本组85例患者均采用B超诊断,经过手术或者是病理证实之后,有81例患者确诊为子宫肌瘤,B超诊断的准确性高达95.29%.结论:采用B超进行子宫肌瘤的诊断,对患者不造成任何创伤,诊断快速方便,准确性高.

    作者:丁婷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60例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加减桂枝茯苓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和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更佳,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明显改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向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分析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辅助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在1年内均匀截取3个时点(2013-10-20、2014-04-20、2014-10-20),对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长期住院使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处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3个时点使用抗精神病治疗的患者分别为635、680、774例,合用辅助药物的患者分别占比91.97%、91.76%、91.73%,其中护肝药使用率分别为55.12%、36.18%、57.88%,心血管系统用药使用率分别为52.00%、50.44%、42.76%.结论:辅助用药情况可反映出肝脏损害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是抗精神病常见不良反应,中药制剂为长期治疗并减轻其不良反应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金兰;钟婵;张明辉;刘亚灵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突发脑溢血患者急诊内科治疗的方法分析

    目的:对50例突发脑溢血急诊内科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佳急诊内科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都江堰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突发脑溢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CT扫描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对突发脑溢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突发脑溢血患者中,痊愈16例,痊愈率32%,病情好转30例,好转率60%,瘫痪1例,瘫痪率2%,因合并并发症而死亡3例,死亡率6%.结论:在临床治疗当中,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相应的急救治疗手段,可以大大提高突发脑溢血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突发脑溢血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陈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英德市人民医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60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外科护理,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加呼唤式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昏迷转清醒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昏迷转清醒时间也比对照组短,且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唤式护理干预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催醒,减少致残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谢绍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大理州人民医院治疗的除草剂中毒患者30例,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1月之前治疗的除草剂中毒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急救措施和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益赛普、环磷酰胺和甲基强的松龙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70%,对照组是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联合生物制剂治疗除草剂中毒,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治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益气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2例,按照随即原则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观察组则采用益气化瘀法联合化疗进行治疗,治疗42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30.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显著提高疗效,近期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杨杨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昆明医学院附二院石林天奇医院收治的肝胆外科创伤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可以提高肝胆外科创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和病死率.

    作者:徐靖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数字放射诊断胸部创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胸部创伤采取数字放射(DR)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腾冲县人民医院行DR检查患有胸部创伤病人87例,对其诊断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本文87例病人中,肋骨骨折30例(34.48%);肺部血肿3例(3.44%);肺部萎缩7例(8.05%);肺部挫伤18例(20.68%);创伤性湿肺23例(26.43%).结论:胸部创伤采取DR诊断,可以使临床漏诊率明显减少,可以使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

    作者:钏丽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40例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宁洱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常规治疗给予饮食治疗和运动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上述综合治疗后,观察组40例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4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病情复杂多变,应在早期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才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高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D40/CD40L对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

    炎症性肠病是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并不完全明确,其中免疫因素致病是目前一重要学说.而CD40在介导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黏膜T淋巴细胞功能障碍在炎性肠疾病(IBD)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已有研究证实IBD患者的辅助T细胞1(Th1)细胞存在异常激活,有研究认为CD40与CD40L的结合,促进CD4+T细胞的活化,并诱导T细胞向Th1型细胞因子分化.并且CD40/CD40L在B淋巴细胞及血小板中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B细胞及血小板的活化在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董思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急危重症患者使用急诊呼吸阶段性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应用呼吸阶段性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至2014牟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呼吸支持疗法,观察组采用呼吸阶段性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体位复苏进行呼吸支持明显多于对照组,采用气管切开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稳定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患者中应用呼吸阶段性治疗方案能够提升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并缩短呼吸稳定时间,效果明显.

    作者:周文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1年6月-2014年7月丽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脊髓炎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和患者意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恢复时间、ASIA评分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恢复时间、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都出现3例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脊髓炎患者使用甲泼尼龙和免疫球蛋白进行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

    作者:何国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