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泽念;袁羚钟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对危重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Osserman分型,选择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8例Ⅲ型与Ⅳ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成血浆置换治疗纽、糖皮质激素组与免疫球蛋白治疗组,每组各36例,分别使用血浆置换的治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以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对3种治疗方式治疗后患者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对这3组的无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在治疗期间均没有发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在临床治疗危重重症肌无力的过程中,使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以产生较高的疗效,具有比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没有较大的不良反应.
作者:胡华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切除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4年6月池州市中医医院甲状腺疾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本组5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以及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对预防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吴金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消化系统药物联用现状分析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2010年8到2013年5月共抽查6857张门诊处方并整理分析,明确消化系统药物治疗中用药不合理处方以及医嘱,并参阅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分析评价以及总结.结果:抽查分析的处方中,点评统计其中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处方380张,其中消化系统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处方30张,占全部不合理处方的7.9%.结论:分析不合理用药现状以及原因,提出相应改善措施.医生、药师以及护理人员共同协作改善消化系统药物联用不合理现状,规范消化系统药物情况,有利于提高用药治疗效果.
作者:左来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讨论肿瘤并发贫血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从2009年1月-2014年1月和县人民医院化疗的肿瘤患者中选取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排除白血病患者,其中胃癌21例,肝癌10例,淋巴瘤11例,乳腺癌24例,鼻咽癌6例,结直肠癌30例,肺癌18例.所有患者都是第一次做血细胞分析.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治疗组采取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重组方法来治疗贫血并发症,而对照组只是采取常规性补铁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从疗效来看,两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6.67%和0,治愈率分别为93.34%和13.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的血红蛋白以及红细胞来看,各种比较指标均表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肿瘤并发性贫血具有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常勤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量泵静脉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大理州巍山县人民医院采用微量泵静脉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的3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病情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置泵护理等全方位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变化、低血糖发生率及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照护理前显著降低,观察组的降低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糖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纽,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静脉注射胰岛素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吕翠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仿生物电疗法用于治疗高危因素人群药物流产后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3月一2014年3月中山市板芙医院收治的高危因素人群宫内早孕7周内行药物流产后的患者4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流产后子宫收缩、阴道流血量、流血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流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仿生物电疗法用于治疗高危因素人群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治疗,使用安全,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陈月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探讨卵巢早衰与ABO血型分布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收治的卵巢早衰门诊患者共80例,并对其血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卵巢早衰患者中,B型血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其他3种血型,但是80例卵巢早衰患者的4种血型分布与正常人的4种血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52;PB=0.23;Po=0.16;PB=0.27).结论:卵巢早衰患者的血型分布与正常人群的血型分布无显著差别,A、B、O、AB4种血型分别在卵巢早衰患者中的比例与卵巢早衰的患病率无关联.
作者:白艳;房繄恭;周雪琳;吴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诊治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2例为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异同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组)各36例,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林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云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以及抑郁评分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围手术期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康复速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廖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2月在厦门市仙岳医院中心体检部建档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管理前后患者各生理指标变化及心理状况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各项生化指标、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柯翠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綦江区文龙街道卫生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临床治疗手段分成两组(微创组、保守组),每组19例,微创组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保守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治疗结果显示,微创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3.38±4.95)分和保守组(22.85±5.17)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7%)和保守组患者(78.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8%)和保守组患者(47.4%)相比,差异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作者:张宗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急诊心肌梗死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纽,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使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获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梗死血管再通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较高.结论:在治疗急诊心肌梗死时,加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对护理的满意度较高.
作者:杨顺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评价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缓伴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4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窦缓伴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心电图均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宝丸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缓伴室性早搏有明确疗效,能提高心率,防治早搏,改善证候,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梁田;张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比较甲状腺小切口与常规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5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常规组(75例)和小切口组(75例),分别采用常规术式和小切口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复发率等.结果:小切口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小切口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同时小切口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常规术式相比,甲状腺小切口术式治疗甲状腺结节在减少术中创伤,促进术后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风险方面具有优势.
作者:屈文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措施和效果,为其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芒宽中心卫生院接受治疗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0例为观察组,临床期间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0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对照组,临床期间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观察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指标下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明显.
作者:陶自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中药配方颗粒处方调配的质量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调剂错误的现象.方法:对中药配方颗粒包装上存在的信息进行研究,并从调剂的角度来探讨包装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意见.结果:中药配方颗粒在调配上存在很大的难度,并且配方颗粒的包装、药名的清晰度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对中药配方颗粒的调剂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要对包装进行改装.结论:要避免中药配方颗粒的厨房调剂出现差错,需要提高药物包装质量与药剂的管理水平,保证药剂不受到任何污染,发挥药剂的作用.
作者:伍延婷;闫亚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老年病患围术期的安全性评估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贵州水矿集团总医院间治疗口腔颌面肿瘤患者11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手术治疗以及围术期护理方法,治疗组依照我院相关科室制定方案,给予优质围术期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护理结果.结果: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其伤口暴露时间,减少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或避免患者死亡情况发生.结论:针对老年口腔颌面外科患者进行安全评估及处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缩短其手术时间并降低并发生的发生情况.
作者:国秋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2011年7月-2013年8月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机械通气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基础上给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气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可消除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情况,提高生存率.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游泳联合应用开塞露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9月大埔县妇幼保健院出生足月新生儿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观察两组新生儿情况,观察组进行新生儿游泳联合应用开塞露塞肛,对照组进行常规新生儿护理.结果:发现观察组新生儿第一次胎粪排出时间、胎粪排出量、胎粪变黄时间、黄疸指数变化、生理性体重下降恢复速度、睡眠情况等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游泳联合开塞露可促进婴儿体重发育和增长,缩短胎便初排及转黄时间,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作用.
作者:赖静波;涂运珍;赵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3节段以上脊柱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4年铜仁市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33例3节段以上腰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患者手术时长、失血量、治疗前后椎间隙高度及椎间隙高度丢失情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Cobb角等.结果:经CT复查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情况良好,脊髓受压情况解除,未有明显椎管狭窄,后凸畸形及内固定物松动、断棒、断钉及弯曲现象产生.患者治疗前后椎间隙高度及椎间隙高度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Cobb角和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在治疗后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3节段以上脊柱损伤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太品;刘奇;何阶清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