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0例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分析

彭菊梅

关键词:重症肺炎, 临床护理, 综合护理, 小儿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血气指标、患儿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值、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且PaCO2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行雾化吸入治疗后,实施综合护理,可获取更好的疗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鼻窦炎829例内窥镜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829例影响鼻窦炎内窥镜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4月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所医治鼻窦炎患者82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影响内窥镜术后疗效相关因素.结果:临床结果显示,829例患者均经内窥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1%(730例);且借助综合评判法得出:术后是否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是影响鼻窦炎患者临床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要想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需按时检查内窥镜,从而在确保消除鼻腔水肿、肉芽的同时,为快速痊愈奠定基础.

    作者:许田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汉川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46例,和同期接受检查的有剖宫产史无切口处假腔的同年龄段再次正常妊娠者46例,分别将其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查,比较宫腔内异常回声情况、子宫切口假腔、切口肌层厚度、孕囊与切口的距离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中宫腔内存在异常回声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宫切口假腔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肌层厚度和孕囊与切口的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椎管内麻醉和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收治的8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椎管内麻醉,对照组应用全身麻醉.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下地活动所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椎管内麻醉,术后患者早期下地活动早,住院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效果.

    作者:陶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小切口切除术方式对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治疗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洪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患有甲状腺瘤疾病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切口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小切口切除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瘤治疗效果基本相同.结论:应用小切口切除术方式对甲状腺瘤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平;吴军民;张卫卫;顾园;许爱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期望的现状调查

    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期望的现状.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德庆县高良镇卫生院住院1-3d的患者,以及工作时间在1年以上的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3方人群对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期望现状.结果:不同观察对象对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期望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护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各个医疗单位有必要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方面的培训,以增强其综合素质水平.

    作者:李树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分析

    目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3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并均采取以耳石复位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治疗有效率为95.9%;复发率为6.1%.结论: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简单,无痛苦和不良反应,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一次性治疗疗效高,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蔡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研究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止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奥曲肽联合拉索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安全可靠,可有效减少出血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阙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保守治疗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保守治疗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使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性功能评分是(35.2±0.8)分,对照组是(22.3±2.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很好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作者:陈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卡培他滨维持化疗治疗胃癌晚期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胃癌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梁平县人民医院化疗后体征稳定的胃癌晚期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培他滨口服维持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维持化疗对于胃癌晚期,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存率,近期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均表现为耐受.

    作者:陈威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双侧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中的应用

    目的:对应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方式接受双侧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重庆市南岸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双侧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麻醉;采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方式接受双侧同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王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采用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垫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4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加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哆音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水平等症状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采用氨溴索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支气管肺炎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赵雨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月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优质护理.结果:实施后,患者的社会能力、自知能力以及自理能力等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过优质护理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自理能力以及自知能力水平.

    作者:杨华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消痈清肺汤对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期(气阴两伤,热毒聚肺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消痈清肺汤对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期(气阴两伤,热毒聚肺证)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普洱市中医医院经临床确诊为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期的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诊治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联用中医汤剂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组)各36例,对比两组结果差异,分析中医治疗在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期的作用,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结果:联用中医汤剂治疗组患者经综合治疗后,临床症状、临床治愈率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痈清肺汤对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期(气阴两伤,热毒聚肺证)的患者有着积极治疗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郭苏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散发性帕金森病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及其所致的路易(小)体形成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及其所致的路易(小)体形成对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机割的影响效果,为明确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给予蛋白酶体抑制剂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相关技术人员完成两组大鼠本次实验过程.记录路易(小)体形成率及黑质部位α-Sun蛋白表达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α-突触核蛋白(α-Syn)与β-肌动蛋白(β-actin)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实验前路易(小)体形成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研究组路易(小)体形成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及本组实验前(2.00%)(P<0.05).结论:蛋白酶体功能障碍是导致α-Syn聚集及路易(小)体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发生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应引起相关医护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林尚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闫平主任中医师治疗POF导致的排卵障碍性不孕验案1则

    由卵巢早衰引起的排卵障碍性不孕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妇科疾病治疗研究的热点.闫平主任中医师在治疗本病中,认为肾虚是根本病机,血瘀是重要的病理产物,临床中灵活运用补肾调经法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取得了显著疗效.并以典型病案1则以资证.

    作者:阚昆;李春艳;李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长托宁与阿托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长托宁与阿托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共计174例.按照治疗过程汇总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9例(治疗过程中使用长托宁),对照组85例(治疗过程中使用阿托品),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使用长托宁治疗的患者在用药时间以及ChE恢复时间均较短,有利于缩短患者抢救过程以及减少给药计量,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的凡率;同时,观察组在治愈例数、药物中毒、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发现长托宁对于急性有磷中毒抢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长托宁是一种有效应用于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的临床药物,该药物作用快,药效较长,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可有效缩短患者抢救过程,治愈率较高.

    作者:李世松;黄静;高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布洛芬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布洛芬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78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平均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采用氟桂利嗪与布洛芬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头痛症状消失时间、用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氟桂利嗪联合布洛芬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2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经修复后牙齿排列整齐,无咬合关系不佳者.对22例患者进行了1~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无失败病例,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口腔正畸和修复两种手段联合应用可更好的提高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失败病例的发生.

    作者:邓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应用预见性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医院就诊的患有冠心痛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冠心病护理服务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服务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冠心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莫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应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富顺县晨光医院收治的72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36例,痊愈25例,占69.4%,有效10例,占27.8%,无效1例,占2.8%,治疗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36例,痊愈12例,占33.3%,有效16例,占44.4%,无效8例,占22.2%,治疗总有效率为77.8%.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较好,治疗总有效率较高.

    作者:杨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