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中的诊断价值

王爱红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 剖宫产, 子宫切口妊娠, 诊断
摘要:目的: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实施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汉川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患者46例,和同期接受检查的有剖宫产史无切口处假腔的同年龄段再次正常妊娠者46例,分别将其定义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查,比较宫腔内异常回声情况、子宫切口假腔、切口肌层厚度、孕囊与切口的距离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中宫腔内存在异常回声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宫切口假腔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肌层厚度和孕囊与切口的距离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实施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头孢唑肟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头孢唑肟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凉山州昭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3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均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接受常规+头孢唑肟钠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1%;咳嗽、湿罗音、呼吸正常及痰液改善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肝肾功能正常,身体状况良好.结论:头孢唑肟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武桂林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与体会

    目的:研究应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方式对产后尿潴留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重庆市重钢总医院诊治的产后尿潴留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条件反射诱导排尿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方式对治疗产后尿潴留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江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及传统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28%,对照组为92.08%,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治疗相关并发症少.

    作者:李光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现代护理服务模式对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体会

    目的:探讨现代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效果,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2013年8月重庆市涪陵区中医院护理科组织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调整护理工作模式,加强护理部门中的整体护理,对现代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前后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对现代护理服务模式应用前后,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应用后,护理满意度为97.2%;应用前,护理满意度为77.7%,应用前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现代护理服务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护理部门的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血型血清学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血型血清学诊断78例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惠儿资料,系统阐明溶血三项试验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新生儿溶血病的78例患儿资料,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鉴定患儿ABO、Rh血型及溶血三项试验,并对疑似ABO以外新生儿溶血病用母亲血筛查不规则抗体.结果:在78例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中,共有52例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总阳性率约为66.67%,其中新生儿ABO溶血49例,,所占比例为94.23%,新生儿RH (D)溶血3例,所占比例为5.77%.O-A型26例(50%),O-B型23例(44.23%).经数据分析,O-A型与O-B型新生儿溶血病发病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32.69% (17/52),血清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率59.62% (31/52),抗体释放试验阳性率94.23% (49/52).血液采集时间为0~6 d和超过6d疑似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检测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2.06%和30.00%.两组新生儿溶血病患儿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液采集时间为0~6d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采集时间超过6d组.结论: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并采用溶血3项检测对有效诊断新生儿溶血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隐逸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 1年5月-2013年6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00例,按临床治疗意愿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肺结核闭合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肠胃反应、尿酸升高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吸收性强.

    作者:周鸿雁;余向琼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汉川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患有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心脏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整体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患有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蒋淑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中西药液保留灌肠治疗与护理放射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中西药液保留灌肠对放射性肠炎的治疗及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株洲市石峰区北雅医院诊治的放射性肠炎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药液保留灌肠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口服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1.11%,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放射性肠炎患者而言,采用中西药液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效果更显著,不仅可以提高疾病治愈率、减少病程、减轻患者身心痛苦,而且操作简单便捷、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作者:罗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第一组全程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第二组分别接受安慰剂和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第一组患者治疗4周、12周血清乙型病毒性肝炎-脱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完全和部分抑制情况优于第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24周、36周、48周后血清HBV-DNA水平完全和部分抑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助于控制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黎春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植骨手术治疗的1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枢椎骨折4例,其中1例为陈旧性骨折,其他13例为下颈椎骨折脱位,6例伴有小关节突交锁及后柱骨折,1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结果:经1~20个月随访,术后颈椎骨折复位及骨愈合良好,未发生内固定钉棒松动、断离等不良并发症,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1例患者在手术操作显露时发生静脉丛出血,经处置后血止,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可实现三柱固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同时可进行椎管减压及植骨,在治疗颈椎骨折及脱位损伤有良好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新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临沧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22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经修复后牙齿排列整齐,无咬合关系不佳者.对22例患者进行了1~2年的随访,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无失败病例,治疗成功率为100%.结论:口腔正畸和修复两种手段联合应用可更好的提高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避免失败病例的发生.

    作者:邓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分析

    目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3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并均采取以耳石复位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治疗有效率为95.9%;复发率为6.1%.结论: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简单,无痛苦和不良反应,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一次性治疗疗效高,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蔡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2014年10月黄冈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当中选取66例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儿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抗病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降颅压脱水等常规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治疗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临床治疗效果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的相关治疗效果,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剂量的地塞米松能够更加有效的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作者:吴素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保守治疗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比较保守治疗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使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性功能评分是(35.2±0.8)分,对照组是(22.3±2.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很好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作者:陈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匹多莫德对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对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月重钢总医院收治的64例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展开比较分析,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2例,通过不同治疗方法对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干湿啰音消失时间为(2.84±0.31)d、咳嗽消失时间为(4.44±0.08)d,同对照组的75.00%、(4.81±1.31)d和(6.56±0.16)d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临床上匹多莫德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任杰;李凌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新生儿溶血病行换血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溶血病的新生儿接受换血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重庆市计生医院接收治疗的78例溶血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换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对溶血病新生儿接受换血治疗的过程中作用明显.

    作者:熊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微量元素铅镉的检测及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铅镉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1月曲靖市麒麟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微量元素受检者共3664人,其中女性1860人,男性1804人,大年龄76岁,小年龄1月.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行铅、镉检测.结果:其中有127人铅超标,占3.47%,高达279.3 μg/L; 37人镉超标,占1.0%,高达14 μg/L.结论:微量元素铅、镉超标,易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要作为疾病防控中的一项检测指标,加强环境污染管控,重视饮食中铅、镉含量测量,避免超标,以为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黄贞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心病患者护理中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应用预见性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医院就诊的患有冠心痛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冠心病护理服务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服务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冠心病症状消失时间、心电图表现恢复正常、护理服务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冠心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预见性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莫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散发性帕金森病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及其所致的路易(小)体形成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及其所致的路易(小)体形成对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机割的影响效果,为明确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给予蛋白酶体抑制剂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相关技术人员完成两组大鼠本次实验过程.记录路易(小)体形成率及黑质部位α-Sun蛋白表达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α-突触核蛋白(α-Syn)与β-肌动蛋白(β-actin)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实验前路易(小)体形成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研究组路易(小)体形成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及本组实验前(2.00%)(P<0.05).结论:蛋白酶体功能障碍是导致α-Syn聚集及路易(小)体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发生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应引起相关医护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林尚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的分析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病变诊断的正确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7月华安县医院收治的124例乳腺肿块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并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对124例患者进行良恶性分组,分析二维图像特征与血流信号检出率.结果:124例乳腺肿块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中,94例良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诊断率为94.68%,二维超声表现为:78例形态规则,占82.98%,85例边缘光滑,占90.43%,75例内部回声均匀,占79.79%,85例超声显示后方回声正常或有增强现象,占90.42%,91例纵横比<1,占96.81%;(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多数肿块血流信号稀少甚至没有,较大的乳腺纤维瘤内部或周边可见细条状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超声可测及低速、低阻动脉血流,中心与周边相差不大).30例恶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检出率为93.33%,二维超声表现为:25例形态不规则,占83.33%,23例边缘不光滑,占76.67%,内部回声不均匀共18例,占60%,26例后方回声衰减,占86.67%,28例出现微钙化,占93.33%,24例纵横比>1,占80%,(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大的肿块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血流信号形态不规则,分布杂乱,可见穿支性血流,从周边穿入到肿块内部,走行弯曲,缺乏正常末梢血管渐细的特点,阻力指数较高,肿块内部>o.7,周边相对较低).乳腺良恶性肿瘤超声图像鉴别结果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辨别度、检出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丽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