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燕
目的:观察小儿喘息性疾病口服地氯雷他定对患儿血清TNF-α和IL-6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4年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疾病的患儿,对其应用地氯雷他定分散片进行治疗,并检测、记录其血清TNF-α和IL-6的变化,并且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明显降低.结论:口服地氯雷他定分散片对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具有迅速缓解,缩短病程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雁冬;何德根;高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围手术期的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桂林市平乐县中医医院自2011-2012收治的500例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2014年收治的800例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作为观察组,进行有效的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医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白内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有效的医院感染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感染情况的发生.
作者:周军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为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及妇科疾病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方法:按照整村推进的办法,于2012年、2013年、2014年每年分别对10 000例福泉市35 ~ 64岁的农村适龄妇女开展宫颈癌筛查,通过对30 000例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妇科盆腔检查、阴道/宫颈分泌物、宫颈脱落细胞学TBS评价、阴道镜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农村妇女宫颈癌及妇科疾病患病情况的趋势及防治策略.结果:通过对2012-2014年的数据总结得出,在宫颈癌细胞学检查中,鳞状细胞的异常比率是高的,约占总数的0.71%,腺状细胞异常人数为0.在妇科疾病的筛查中可以看出,宫颈炎所占的比率较高,约为24.00%.其次为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约为6.86%.结论:宫颈癌细胞学检查中,常见的是鳞状细胞异常,妇科疾病中,宫颈炎的患病率较高,应成为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作者:李富豪;张正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俯卧位通气在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及其并发症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文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0例由各种原因导致呼吸衰竭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俯卧住通气方法,对照组采用仰卧位通气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及血酸碱度(pH值)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俯卧位患者氧合指数及动脉血气明显改善(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能显著改善呼吸衰竭患者氧合状况,在实施过程中,要安全有效地转换病人的体位,妥善固定各种管道,严密监护,防范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才能确保俯卧位通气的有效实施.
作者:李廷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盆损伤的诊断方法及外科治疗手段对骨盆损伤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2014年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8例骨盆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损伤分型、诊断方法、治疗手段和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根据患者骨盆损伤分型结果对11例采用骨折外固定法,4例采用内固定辅助以外固定架治疗.平均手术时间为(27.8±5.6)min,平均出血量(40±5)mL.有5例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分别为切口深层血肿形成1例,术后发生针道感染2例,后侧切口感染1例,切口深层血肿形成1例.我们对36例患者进行随访6~24个月的随访,并对其恢复状况进行评分,其中恢复完全的患者13例,所占比例为36.1%.总有效率为86.1%.结论:根据X线片快速准确地判断骨盆损伤类型,及时对患者骨折类型做出判断,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和康复质量.
作者:李太品;姚元康;何阶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思密达保留灌肠联合口服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黄冈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单纯思密达灌肠方案实施治疗;治疗组患儿采用口服锌制剂与思密达保留灌肠方案联合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排便情况恢复正常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口服锌制剂与思密达保留灌肠方案联合对患有腹泻疾病的患儿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洪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在老年性上睑下垂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重庆市巴南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性上睑下垂患者当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重睑术治疗;对于治疗组患者进行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痊愈15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9.4%:治疗组痊愈2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治疗老年性上睑下垂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陈楠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现气管塌陷的急救护理.方法:通过对1例甲状腺切除术后复苏期拔除气管插管后出现气管塌陷的救治,评价并总结相关急救措施.结果:该例气管塌陷患者得到成功救治.结论:对待可能出现气管塌陷的高危患者,必须强调一个“早”字,要做到早期识别,早做准备,早期发现;出现气管塌陷,抢救工作突出一个“快”字,快速辨别,快速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不失时机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许少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究外科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急性穿孔的方式及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0月龙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上消化道急性穿孔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外科治疗方式进行分析,并总结临床经验.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经外科手术治疗,痊愈患者80例,痊愈率为90.9%,死亡患者1例,死亡率为1.1%.结论:老年上消化道穿孔患者病情发展比较快,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病情恶化,增加病死率.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可采用简单的手术方式,待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在进行彻底的手术.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明显.
作者:徐茂国;程家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治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3年3月重庆市永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9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并均采取以耳石复位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总治疗有效率为95.9%;复发率为6.1%.结论: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简单,无痛苦和不良反应,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一次性治疗疗效高,并降低复发率.
作者:蔡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829例影响鼻窦炎内窥镜术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4月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所医治鼻窦炎患者829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影响内窥镜术后疗效相关因素.结果:临床结果显示,829例患者均经内窥镜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1%(730例);且借助综合评判法得出:术后是否定期进行内窥镜检查,是影响鼻窦炎患者临床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要想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需按时检查内窥镜,从而在确保消除鼻腔水肿、肉芽的同时,为快速痊愈奠定基础.
作者:许田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开县康桥医院收治的82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6%优于对照组的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采取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提高安全性.
作者:程飞;文崇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溶血病的新生儿接受换血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重庆市计生医院接收治疗的78例溶血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换血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对溶血病新生儿接受换血治疗的过程中作用明显.
作者:熊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应用一次根管充填术对患有牙髓病根尖周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收治的患有牙髓病根尖周病的患者92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根管充填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一次根管充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牙髓病根尖周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次根管充填术对牙髓病根尖周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许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氯胺酮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1月丰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重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中30 min以及术后10 min,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麻醉药物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联合氯胺酮是重度烧伤患者理想的麻醉手段.
作者:湛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比较保守治疗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治疗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使用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性功能评分是(35.2±0.8)分,对照组是(22.3±2.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守治疗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有效率,而且能够很好地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作者:陈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云阳县中医院收治的手术治疗的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跟对照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护理干预,给予实验组保温护理,探讨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体温下降、寒战、皮肤花斑发生率均为4.0%,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为0.0%,手术时间为(169.21±15.12)min,术中输液量为(2212.32±110.32)mL,术中体温为(36.21±0.61)℃,术毕时体温为(37.62±0.6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温可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术中输液量,还会增加患者寒战、皮肤花斑及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做好围手术期患者的保温工作具有积极的医学意义.
作者:陈雾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及其所致的路易(小)体形成对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机割的影响效果,为明确散发性帕金森病发病机制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给予蛋白酶体抑制剂注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注射.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相关技术人员完成两组大鼠本次实验过程.记录路易(小)体形成率及黑质部位α-Sun蛋白表达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α-突触核蛋白(α-Syn)与β-肌动蛋白(β-actin)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实验前路易(小)体形成率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不同方法处理后研究组路易(小)体形成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及本组实验前(2.00%)(P<0.05).结论:蛋白酶体功能障碍是导致α-Syn聚集及路易(小)体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发生散发性帕金森病的危险因素,应引起相关医护工作者高度重视.
作者:林尚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利用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术对膀胱癌进行治疗所得到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5月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8例,在随机方式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以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术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并未出现1例死亡患者.观察两组手术情况,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对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观察组有2例患者复发,对照组有4例复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术对膀胱癌进行治疗能够得到较满意临床效果,并且手术质量比较高,对患者造成痛苦比较小,治疗之后患者复发率比较低,是现代临床上治疗膀胱癌的一种理想方法.
作者:邓连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保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椎管减压、植骨手术治疗的17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5例,女性2例.枢椎骨折4例,其中1例为陈旧性骨折,其他13例为下颈椎骨折脱位,6例伴有小关节突交锁及后柱骨折,17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结果:经1~20个月随访,术后颈椎骨折复位及骨愈合良好,未发生内固定钉棒松动、断离等不良并发症,患者的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1例患者在手术操作显露时发生静脉丛出血,经处置后血止,未发生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可实现三柱固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同时可进行椎管减压及植骨,在治疗颈椎骨折及脱位损伤有良好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新科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