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英
目的:分析研究腰椎间盘突出采取单侧腰椎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接收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一共有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对患者采取普通腰椎牵引治疗,观察组对患者采取单侧腰椎牵引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3.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牵引之前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牵引当中和以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采取单侧腰榷牵引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徐彦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提高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卫生细节的重视.方法:通过对PIVAS各工作流程的观察和相关制度的梳理,结合《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分析和思考.结果:发现在PIVAS标准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中有明确规定的内容基本执行到位,但内容之外的部分卫生细节容易被忽视.结论:应当根据医院PIVAS的自身情况,逐步完善和细化标准操作规程与管理制度,并适时加强员工工作态度、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际操作技能等教育和培训.
作者:杨世华;曹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活血止痛汤治疗早期骨性关节炎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性关节炎患者4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活血止痛汤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0%;观察组的治疗后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止痛汤治疗痹症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加快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孟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病患者参与社区慢性病管理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东莞市麻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管理的高血压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患者,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患者参与社区慢性病管理意愿的因素包括有文化程度、性别、婚姻状况以及职业.结论:要充分发挥社区慢性病管理的优势,提高患者参与社会管理的意愿.
作者:吴建华;金锋;周丽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临床指标与气道炎症标志物对预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卫生院治疗的60例COPD患者,将其按照疾病程度分为中度组与重度组,每组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每日痰量及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SGRQ)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aO2)明显上升,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血气得到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RP及血清IL-8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白介素8(IL-8)水平治疗后明显高于中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RQ、气道炎症指标(CRP、IL-8)能有效地证实COPD病情演变过程,能准确判断疾病发展过程,为疾病的判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梁久红;伍惠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普外科重症胰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通山县人民医院2013年收治的7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7例.采取不同方法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IL-6、IL-4以及TNF-α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手术治疗,要把握手术治疗时机,选择恰当治疗方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陈文彬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贵阳市中医一附院收治的4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对所有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评估超声检查诊断的准确率,并总结附件区包块声像图特点,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超声检查诊断为异位妊娠37例,漏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2.5%,对附件区包块声像图表现加以分析,主要包括妊娠囊型,混合回声型和实质团块型等3种类型.所有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有效35例,无效5例.无效患者均改用手术治疗方案.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有效对异位妊娠进行诊断,临床准确率高,且便于操作、无创,并能对治疗效果加以有效监测.
作者:夏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肺周围型腺癌多层螺旋CT (MSCT)灌注参数与Ki-67的关系.方法:对30例肺腺癌患者肺内肿块进行CT灌注扫描,对灌注参数与Ki-67的关系进行多元相关性分析.结果:灌注参数与周围型肺腺癌Ki-67相关,血流量(BF)和强化峰值(PEI)随Ki-67表达百分率增高而减低.结论:肺周围型腺癌CT灌注成像参数与Ki-67的变化有相关性,对临床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提供参考.
作者:冯锟;周洁;黄乐平;步军;谭理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真菌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广东省高州市石鼓镇中心卫生院接诊的7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真菌性肺炎住院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性的方法,将本组试验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氢氯噻嗪片、氟康唑胶囊联合使尔通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大蒜素软胶囊及氟胞嘧啶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87%优于对照组71.7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真菌性肺炎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大蒜素软胶囊及氟胞嘧啶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低.
作者:徐永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把2014年1月-2014年12月新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采用熊去氧胆酸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黄疸消退时间及治疗前后瘙痒评分变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汁酸、甘胆酸以及肝酶的变化;观察两组胎儿宫内窘迫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死胎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甘胆酸,血清总胆汁酸,肝酶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两组的甘胆酸、血清总胆汁酸、肝酶水平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的降低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之后的瘙痒评分以及黄疸消退的时间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宫内的早产率、窘迫率、窒息率等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熊去氧胆酸与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联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杨碧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应用于重症肺炎诊断的效果和价值,以有效指导临床实践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74例,均为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祥云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炎患者.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分组,细菌性肺炎组40例(观察A组)、支原体肺炎组34例(观察B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无感染健康者4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对象的白细胞计数(WBC)、CRP、PCT的检验结果.结果:经比较观察A组患者的WBC、CRP、PCT检验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患者的PCT和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PCT的血清水平高于其他组,阳性率为94.2%,A组、B组患者的阳性率依次为97.1%、92.8%.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的早期诊断中,CRP和PCT的阳性检出率较高,是其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其中二者水平同时增高可诊断为细菌性肺炎,二者均不上升即可确诊为病毒性肺炎,CRP水平单一升高确诊为支原体肺炎.
作者:戚永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逍遥排石散对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广州钢铁企业集团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1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茴三硫片治疗,观察组观察对象接受逍遥排石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接受逍遥排石散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黎松湘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肠克隆氏病和小肠腺癌中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WNT2的表达及其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关系.方法:选取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0年1月-2014年12月病理科确诊的人小肠标本54例进行分组分析,其中,小肠腺癌标本22例,为小肠腺癌组;小肠克隆氏病标本15例,为克隆氏病组;正常小肠标本17例,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免疫组化检测BMP7,WNT2在不同标本中的表达水平;检测PCNA的表达水平;根据阳性细胞的比率和染色强度进行半定量评分;试剂携带阳性片作为阳性对照,PBS液作为一抗为阴性对照.结果:BMP7在小肠腺癌组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PCNA呈显著正相关,说明BMP7在小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NT2在小肠腺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且与PCNA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BMP7,WNT2与PCNA在小肠腺癌中的关系十分密切,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向前;邱李华;丘文丹;刘兆周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超声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11月德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4例NEC病人列为入组对象.将通过超声波检查(US)诊断得到的图像和通过X线展现出的结论进行综合思考.结果:在肠壁积气的角度上超声诊断出的阳性率高于X线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C诊疗有不同的手段,超声为这个领域带来了积极重要影响.
作者:邓尚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小儿微量元素及免疫功能水平与反复发作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方法:从2010年1月-2014年12月随机选取50例英德本地2岁以下的微量元素不足的健康婴幼儿为观察组,50例为微量元素正常的健康婴幼儿为对照组.观察组作相应补充,3个月后检测微量元素和免疫功能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其变化情况;随访1年内微量元素含量不足患儿反复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结果: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与小儿免疫功能水平密切相关;反复发作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微量元素含量正常小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讨论:微量元素含量不足可引起小儿免疫功能水平下降,与反复发作毛细支气管炎的呈正相关,且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可改善小儿免疫功能水平.
作者:陈赞钢;区晓毅;李少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的依从性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桂林市平乐县中医医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90例农村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依从性.结果:研究患者使用胰岛素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后,农村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依从性明显提高,利于疾病控制.
作者:刘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生成于子宫器官内部壁膜的息肉医学领域称为子宫内膜息肉(EPs),出现此种息肉通常是因为子宫器官重的内膜部分上存在腺体以及许多的血管系统,当这些组织发生纤维化时,间质就会变成息肉,这些息肉成分的体积增大一直突出到器官内膜的外层.生成EPs之后,妇女的子宫器官会发生异常的出血情况,如果妇女还处在孕龄就会出现月经来临的周期天数增加,某些息肉生成情况严重的妇女会导致不孕.当前一般借助官腔镜仪器进行辅助,并在辅助之下把子宫器官中生成的息肉组织剔除.出现EPs情况之后,妇女除了需要接受手术方案的医治之外,还需使用具有避孕效果的药品,借助药品遏制EPs再次生长.为此,本文对发生EPs的根源进行探寻,并总结防治之法.
作者:江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结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来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5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使用物理治疗,对物理治疗后的患者进阴道导镜下活检,以分析患者的病理结果.结果:50例患者均接受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辅助下进行活检,25例患者属于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包括20例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3例患者CIN2级,2例患者CIN3级.1例患者在接受物理治疗3个月后确诊,2例患者在接受治疗12个月后确诊,17例患者在接受治疗1~5年后确诊,5例患者在接受治疗5年后确诊.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在诊疗后,仍需严格要求进行多项检查,并进行有机结合,以尽早确诊,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减少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死亡率,防止病变组织癌变.
作者:赵润婷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2013年-2014年临沧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菌耐药性,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对策.方法:采用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药敏系统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6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与2014年分别分离到革兰阳性菌756株和709株,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为主,两年阳性菌总的构成比无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2014年的耐药性与2013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低于云南省和全国水平,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检出率与云南省和全国水平相近.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属.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2014年的耐药性与2013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屎肠球菌对氨苄西林、高浓度庆大霉素、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P<0.05),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葡萄球菌属.结论:通过监测病原菌耐药性,提出合理用药对策,对延缓细菌耐药产生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慧铃;戴光耀;潘兴;康绍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药滴注灌肠加参苓白术散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毕节市中医院脾胃科收治入院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蕴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处理,观察组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滴注灌肠加参苓白术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的有效率;对比两组患者达到临床痊愈标准的疗程长短.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56.7%,观察组为93.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达到临床痊愈标准的疗程明显比对照组短.结论:中药滴注灌肠加参苓白术散是便于操作和疗效确切的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盛型)的有效率高,且疗程短.
作者:傅晓丹;王旭东;张少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