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成建
目的:研究和探讨健康管理应用于社区骨质疏松患者的防治及认知效果.方法:选取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00例社区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150例,健康管理),B组(150例,常规管理),对其防治及认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总了解率为93.3%、具体防治措施良好及一般总实施率为96.7%,均显著高于B组的80.0%、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应用于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可以提高骨质疏松防治措施的实施率,改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快速有效地恢复.
作者:何昌媚;机关社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交经巨刺的方式进行阐述,并对其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察.方法:选择6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实验组同时采用交经巨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6.5%;对照组为32.4%.实验组患者功能综合评定评分为(95.2±10.4)分,对照组为(72.5±11.6)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经巨刺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刘治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究诺舒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中山市博爱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5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诺舒阻抗控制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 12个月,统计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随访结果.结果:4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8.5±7.5)s,术中出血量平均(8.2±1.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0.3)d.随访1、3、6、12个月时闭经率分别为20.0%、33.3%、40.0%、60.0%,有效率分别为100.0%、93.3%、93.3%、95.6%.另外,随访12个月时,功血合并子宫腺肌病组与功血未合并子宫腺肌病组患者闭经率、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舒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明确,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但可能受子宫腺肌病影响.
作者:林启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对比针对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和普通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116例呼吸衰竭的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8例,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血气指标、护理效果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护理组显效率为82.8%,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率为77.6%,总有效率为82.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血气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前与护理后血气分析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与护理后动脉血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应用中的血气指标较对照组好,且临床效果佳,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莫丽兰;李玉虎;李巧素;胡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板芙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80例住院分娩的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待产,对照组采取传统床上卧位待产,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程时间以及产程异常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为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P<0.05);观察组的产程时间和产程异常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一产程自由体位能有效改善枕后位、枕横位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程异常率较低,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曹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对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手术效果及近期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医院治疗的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例经胸入路作为经胸组,32例经腹食管裂孔切开入路作为经腹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记录患者的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结果:经腹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为(22.05±0.56)个,较经胸组多,住院时间为(14.11±1.59)d,较经胸组短,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年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入路方式可取得相同的近期疗效,但经腹食管裂孔切开入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较多,可作为优选选择术式.
作者:古剑锋;韦万程;李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 3年12月,我院共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76例83足闭合性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24个月,平均13.4个月.手术后3天及3个月的B(o)hler角、Gissane角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为(86.11±5.91)分,优32足,良46足,可5足,优良率94%.所有76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8~ 20周;其中有4足切口出现局部皮肤坏死.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可有效恢复关节面平整和跟骨形态,且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作者:陈冠华;唐上德;林青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抽选2011年9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胆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率2.0%和对照组的14.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安全、有效,可缩短患者临床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临床并发症.
作者:夏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当前在国内医疗环境相对较不和谐的时代,我们医务人员和管理者不得不在提高医疗救治水平的前提下,注意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并积极的在临床工作中做好防范工作和措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是急救成功的两大基础,我们提到的院内急救包括了急诊科以及院内临床科室的急救.而院前急救相对来说对很多基层医疗单位均是薄弱环节.它是由患者或他人呼救、现场救治、途中转运、安全交接等环节紧凑而有序组成.随着医疗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或家属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往往只看结果,而不知医疗程序,在目前临床急救中存在很大的医疗纠纷隐患.现将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纠纷及隐患的易发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李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在8种临床常见肿瘤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筛选来源于两家公司的甲状腺转录因子-1抗体,8G7G3/1(Dako)及SPT24(Novocastra)分别为其克隆号.结果:①在甲状腺癌及肺腺癌中,8G7G3/1的甲状腺转录因子其阳性率表达率为70.0%、80.0%;SPT24为90.0%、100.0%;②肝细胞性肝癌中,8G7G3/1的阳性率为80.0%,SPT24则呈阴性;③胃腺癌、卵巢癌及结直肠腺癌中,8G7G3/1在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0.0%、10.0%,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SPT24阳性率则分别为40.0%、10.0%、10.0%,信号定位于细胞核;④乳腺癌中,8G7G3/1、SPT24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为非特异性表达;⑤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肾细胞癌中不表达;结论:甲状腺转录因子-1(8G7G3/1、SPT24)在细胞核的阳性表达为肺与甲状腺癌的重要特征;8G7G3/1可为肝细胞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标记物,8G7G3/1、SPT24在免疫组化检测中存在不同表达方式,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抗体来源的选择.
作者:谢树瑞;谢艳芳;叶翠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比较隔盐灸、常规针灸及西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意愿分为隔盐灸联合西药组(A组,52例)、常规针灸组(B组,46例)和西药组(C组,24例)3组,行为期6个月随访,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治疗前后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及HSS膝关节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A、B、C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5%、73.9%、70.8%,A组疗效在3组中突出(P<0.05);3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A组改善幅度大,其次为B组,C组改善情况不及前两组突出(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予以隔盐灸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唐华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辅助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茂名市人民医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3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应用脑苷肌肽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在完成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3.85%,比对照组的83.08%明显提高,其血清MMP-7表达对比对照组有降低现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辅助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具有较为明显效果,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MMP-7表达.
作者:蔡秀颜;杨职;袁莉;沐泽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究移动式多媒体在术前宣传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中山市民众医院接收治疗的手术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移动式多媒体对其进行术前宣传教育,对照组有100例患者给予其传统讲解结合图片进行宣传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宣传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麻醉的配合程度、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宣传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麻醉的配合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移动式多媒体对患者进行术前宣传教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理恐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程度.
作者:梁连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结合胃镜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梅州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300例胃癌患者术前行胃镜联合MSCT检查,评估患者手术前肿瘤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TNM分期比较.结果:胃镜联合MSCT检查对胃癌患者TNM分期符合率达到96%.结论:MSCT同胃镜相结合,能够在治疗前明确判断胃癌的分期,有助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为患者争取较高的生活质量和较长的生存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连永伟;颜显杰;邓晋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加速苏醒,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徐雪影;肖华红;陈素媚;陈桂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习练八段锦配合美沙酮疗法对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焦虑症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海洛因依赖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美沙酮治疗,治疗组给予联合习练八段锦及美沙酮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焦虑症状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共有5例患者脱落,占10.00%,观察组中共有7例患者脱落,占14.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接受治疗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治疗12周、16周及20周时,治疗组S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治疗时间与SAS评分存在显著的负向直线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习练八段锦配合美沙酮疗法可显著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的焦虑症状.
作者:黄晓玲;吴淑平;徐华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对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穿刺操作技术分析进行分析.穿刺操作技术有腰段正中入路、腰段旁正中入路、颈段和胸段正中入路、胸段旁正中入路.对于腰部以下各部位的手术,包括下肢和髋关节手术、下腹部和盆腔手术,常选用腰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剖宫产亦适合选用腰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通常是用于腹部和胸部手术,并常常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全身麻醉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消除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无法阻断的伤害感受性刺激.颈段或颈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目前已较少采用,仅偶尔用于双上肢手术和颈部手术.
作者:岳秋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护理安全评价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来惠州市惠东县黄埠镇卫生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2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则,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21例)和B组(21例).A组使用整合了护理安全评价的护理路径,B组使用传统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了护理安全评价机制的护理路径更加适用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
作者:李建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9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重庆市重钢总医院收治的9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因,并给予蓝光联合药物治疗.结果:9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围生因素38例(38.8%),感染因素28例(28.6%),母乳性黄疸15例(15.3%),新生儿溶血病10例(10.2%),多因素混合5例(5.1%),病因不明2例(2.0%).患儿经综合治疗干预后,痊愈率为88.8%.结论:病理性黄疸病因较为复杂,需加强新生儿围产期保健工作,减少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干预,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李凌雪;任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2月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前者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后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血糖控制、总住院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胰岛素使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6.4%,优于对照组的85.7% (P< 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安全有效、稳定性好、药物吸收率高,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昆源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