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陈冠华;唐上德;林青

关键词: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钢板内固定
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 3年12月,我院共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76例83足闭合性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观察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7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24个月,平均13.4个月.手术后3天及3个月的B(o)hler角、Gissane角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Maryland足功能评分为(86.11±5.91)分,优32足,良46足,可5足,优良率94%.所有76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8~ 20周;其中有4足切口出现局部皮肤坏死.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可有效恢复关节面平整和跟骨形态,且固定可靠,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散结平瘿方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

    目的:观察研究散结平瘿方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台山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诊的12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小剂量甲状腺素抑制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中药散结平瘿汤治疗.观察两组的甲状腺体积及结节变化情况,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甲状腺体积及结节直径均有所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个月后,观察组甲状腺体积及结节直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平瘿方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效果显著,能有效缩小甲状腺体积及结节,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容建策;容健伟;郑文诺;丘雄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临床对比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抽选2011年9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胆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率2.0%和对照组的14.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安全、有效,可缩短患者临床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临床并发症.

    作者:夏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观察疏肝理气活血法、三联疗法联合对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疏肝理气活血法以及三联疗法同时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别设置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通过三联疗法开展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选择疏肝理气活血法开展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8.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明显比对照组的18.4%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在三联疗法基础上另外选择疏肝理气活血法开展中医辨证治疗,能够大大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现象.

    作者:丁拥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鼻胃减压管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静脉注射奥曲肽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3d和7d后腹围、腹胀及腹痛例数患者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每日胃肠减压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d后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治疗3d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腰围改善时间、自主排气时间以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具有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疗效.

    作者:陈敬洪;黎秀芬;陈家阳;何应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品管圈活动在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的组织,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定活动的主题为提高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对活动前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低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制订和实行相应的整改措施,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一针穿刺成功率、两针穿刺成功率、三针及以上穿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PDCA循环应用的综合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PDCA循环应用的综合能力.

    作者:谢春华;邹倩倩;郭平仙;陈蔚萱;段小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TOF肌松监测在老年人气管内全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四个成串刺激(TOF)肌松监测在老年人气管全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凭借经验或感觉确定插管时机,观察组在TOF监测下确定插管时机,观察两组术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5 min血压、心率(HR)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肌松药物用药剂量、气管插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术前HR、SBP、DB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管插管、气管插管5 min后HR、收缩压(SBP)、舒压(DBP)明显高于术前和麻醉诱导后和对照组同时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肌松药物用药剂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2.14±2.18)mg、(5.08±2.16)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F肌松监测下对老年患者行气管插管,可减少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少肌松药用药剂量.

    作者:赵崇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轻症急性胰腺诊断中的准确性研究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轻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5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55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常规磁共振(MR)检查,均于48 h内完成检查,对胰腺表现弥散系数(ADC)值进行测量,比较轻症急性胰腺炎与正常体检者在ADC上的差异.结果:(1)在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通过常规MRI扫描,无明显异常现象患者6例,有明显异常现象患者49例.(2)对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有39例表现为弥漫均匀性高信号,9例表现为不均匀性高信号,7例表现为中等信号.(3)轻症急性胰腺炎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WI检测,可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灶范围反映出来,同时与测量的ADC值相结合,有利于尽早确诊患者病情,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作者:黄瑞雪;黄育鑫;曾伟胜;林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新生儿油浴对新生儿结膜炎的预防作用

    目的:本文通过对新生儿皮肤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探讨油浴对新生儿预防结膜炎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12月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分娩(包括选择剖宫产及顺产)的正常新生儿300例(除外早产、母亲有阴道炎及转儿科的新生儿)分为油浴组与对照组,对150例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用消毒色拉油进行油浴作为观察组,对150例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按常规处理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新生儿结膜炎的发生率情况.结果:非油浴组(对照组)的结膜炎有34例,皮疹有62例,发生率分别为22.6%及41.3%,而油浴组(观察组)的结膜炎仅1例,皮疹仅10例,发生率分别为0.06%及6.6%,观察组的结膜炎及皮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时给予油浴可明显降低结膜炎及皮疹的发生率.消毒食用色拉油油浴可有效去除新生儿皮肤表面的细菌,有效减少新生儿结膜炎的发生.

    作者:石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1754例医院感染的回顾性分析与预防策略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动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医院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2.80%、2.12%、1.13%,3年来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3年总体情况显示,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肿瘤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感染率分别为9.43%、6.48%、4.1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30.27%),呼吸道感染在第1季度和第4季度的发病率较高,分别占34.46%、37.2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泌尿道插管、呼吸机使用、气管切开、有基础性疾病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数据库,针对重点科室、危险因素,易感人群加强管理和目标监测,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周文莉;王旭;朱本淑;李红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9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9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与治疗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重庆市重钢总医院收治的9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因,并给予蓝光联合药物治疗.结果:98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围生因素38例(38.8%),感染因素28例(28.6%),母乳性黄疸15例(15.3%),新生儿溶血病10例(10.2%),多因素混合5例(5.1%),病因不明2例(2.0%).患儿经综合治疗干预后,痊愈率为88.8%.结论:病理性黄疸病因较为复杂,需加强新生儿围产期保健工作,减少病理性黄疸发生率;并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干预,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李凌雪;任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隔盐灸、常规针灸及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隔盐灸、常规针灸及西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意愿分为隔盐灸联合西药组(A组,52例)、常规针灸组(B组,46例)和西药组(C组,24例)3组,行为期6个月随访,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治疗前后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及HSS膝关节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A、B、C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5%、73.9%、70.8%,A组疗效在3组中突出(P<0.05);3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A组改善幅度大,其次为B组,C组改善情况不及前两组突出(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予以隔盐灸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唐华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穴位磁疗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指标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磁疗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指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广州市南沙区榄核医院收治的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穴位磁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的整体改善情况以及症状积分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穴位磁疗,除了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率,同时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方面也发挥重要价值.

    作者:高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综合康复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惠州市博罗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诊治的60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及盆底肌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3%,与对照组的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评分、尿垫试验漏尿量、FSF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及性功能,疗效明显,可作为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钟燕珍;曾雪芳;曾文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我院儿科门诊药房用药咨询的回顾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用药咨询情况,促进药学服务发展.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共1036例次患者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品信息咨询占71.81%,其中有关药物用法咨询内容包括各种剂型使用方法,拆分药物方法,婴幼儿的喂药方法;家长疑问占15.93%;医嘱交代占12.26%.结论:儿科药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用药咨询,有利于保障儿科用药安全、确保药物疗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儿科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谢燕如;卓仪;杨红梅;蔡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食管癌手术中胸管状胃不同上提径路的并发症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食管癌手术中胸管状胃不同上提径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以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择期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胸管状胃不同上提径路将其分为经胸骨后组(n=45)与经食管床组(n=40),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另外,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食管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与经胸骨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食管床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不张发生率分别为5.0%、2.5%、15.0%,与经胸骨后组的20.0%、15.6%、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随访3个月、6个月时QLQ-C30总分[(50.8±14.0)VS(63.0±13.2)]分、[(58.2±13.1)VS(65.1±1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食管床或经胸骨后上提径路手术效果类似,前者以肺不张、肺部感染为主,后者以吻合口瘘或狭窄为主,且后者随访生活质量相对更高,临床需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合理选择.

    作者:陈宇宁;吴祖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血压和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当中所具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患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压状况将患者分成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中度高血压组及重度高血压组,分别为21例、19例、33例及27例;根据有无是否伴发SAP的发生状况分成SAP组与非SAP组,分别为25例和39例.对比各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的白细胞数(WBC)、收缩压(SBP)以及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不同血压组别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和非SAP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血压组患者相比较,重度高血压患者出现SAP的概率与风险相对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高血压是引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出现SAP的重要危险因子.

    作者:陈显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管探查并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劣.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胆总管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镜缝合组和传统开腹组,各20例.分别行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术后腹腔镜组并发症出现率5%,传统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镜缝合组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与传统开腹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管探查并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优势更大.

    作者:王琪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综合医院心内科会诊9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综合医院参与心内科会诊的病例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0-2014年3月黔西县中心医院心内科会诊的90例患者,统计分析我院心内科医师会诊病例的来源以及疾病类型.结果:接受会诊的患者中,急诊患者占总数的28%,其中以心律失常多.非急诊患者占总患者数的72%,其中普外科28例,占31%.出现频率前3位的疾病类型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各类患者都会参与到心内科活动中,综合医院的心内科医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对参与会诊患者的病情全面的了解,而且会诊医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作者:郭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62例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气管内吸痰护理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气管内吸痰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自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经鼻腔或者口腔吸痰法护理,观察组给予气管内吸痰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施气管内吸痰护理,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黄明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健康管理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和探讨健康管理应用于社区骨质疏松患者的防治及认知效果.方法:选取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00例社区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150例,健康管理),B组(150例,常规管理),对其防治及认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总了解率为93.3%、具体防治措施良好及一般总实施率为96.7%,均显著高于B组的80.0%、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应用于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可以提高骨质疏松防治措施的实施率,改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快速有效地恢复.

    作者:何昌媚;机关社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