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磁疗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指标的有效性观察

高小华

关键词:穴位磁疗, 冠心病心绞痛, 临床指标, 有效性
摘要:目的:观察穴位磁疗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指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广州市南沙区榄核医院收治的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穴位磁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的整体改善情况以及症状积分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穴位磁疗,除了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率,同时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方面也发挥重要价值.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麻杏定喘汤配合清开灵治疗支气管炎哮喘86例

    目的:研究麻杏定喘汤配合清开灵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取样分析我院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4例支气管炎哮喘患者,根据1∶1比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单独采用清开灵治疗,观察组47例则采用麻杏定喘汤结合清开灵用药治疗,比较分析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哮喘、咳痰发作平均次数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麻杏定喘汤配合清开灵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效果显著.

    作者:吴成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脂肪清除技术提升结肠癌病理分期准确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脂肪清除技术对结肠癌病理分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标本获取淋巴结,观察组采用脂肪清除技术后对标本获取淋巴结.结果:观察组共检测出1200枚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检出数为35.5枚;对照组共检测出688枚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检出数为16.5枚;观察组检查出的阳性淋巴结总数为130枚,平均为阳性淋巴结数为3.1枚,对照组检查出的阳性淋巴结总数为85枚,平均为阳性淋巴结数为1.9枚.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前的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病理分期的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Ⅲ期病例较手术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在病理分期时应用脂肪清除技术能有效增加阳性淋巴结数量并显著增加淋巴结检出数量,有效提高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作者:黄楚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新生儿油浴对新生儿结膜炎的预防作用

    目的:本文通过对新生儿皮肤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探讨油浴对新生儿预防结膜炎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12月在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分娩(包括选择剖宫产及顺产)的正常新生儿300例(除外早产、母亲有阴道炎及转儿科的新生儿)分为油浴组与对照组,对150例正常新生儿出生后用消毒色拉油进行油浴作为观察组,对150例正常新生儿出生后按常规处理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新生儿结膜炎的发生率情况.结果:非油浴组(对照组)的结膜炎有34例,皮疹有62例,发生率分别为22.6%及41.3%,而油浴组(观察组)的结膜炎仅1例,皮疹仅10例,发生率分别为0.06%及6.6%,观察组的结膜炎及皮疹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出生时给予油浴可明显降低结膜炎及皮疹的发生率.消毒食用色拉油油浴可有效去除新生儿皮肤表面的细菌,有效减少新生儿结膜炎的发生.

    作者:石晓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细节管理对预防腰椎俯卧位手术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作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预防腰椎俯卧住手术中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9月行腰椎俯卧位手术进行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给予常规骨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节管理,主要包括摆放体位时局部涂抹赛肤润、贴安普贴、啫喱垫等.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内压疮总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细节管理能够显著降低腰椎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新霞;郑晓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移动式多媒体在术前宣教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移动式多媒体在术前宣传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中山市民众医院接收治疗的手术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移动式多媒体对其进行术前宣传教育,对照组有100例患者给予其传统讲解结合图片进行宣传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宣传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麻醉的配合程度、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宣传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麻醉的配合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移动式多媒体对患者进行术前宣传教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理恐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程度.

    作者:梁连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单采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的失败原因,总结经验与方法,改进措施,避免血液及耗材的浪费.方法:选取肇庆市中心血站2012年-2014血小板采集失败例数4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和血小板采集过程,分析采集失败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41例患者采集失败的大原因在于献血反应,占比(43.9%),其次依次为技术因素(14.6%)、血管因素(12.2%)、冲红因素(12.2%)、耗材质量因素(9.8%)、乳糜血因素(7.3%).结论:影响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因素较多,必须实施改进措施,规范采集操作,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确保采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作者:陈存意;张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临床对比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抽选2011年9月-2013年10月我院接收胆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均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总率2.0%和对照组的14.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结石,安全、有效,可缩短患者临床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临床并发症.

    作者:夏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板芙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80例住院分娩的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待产,对照组采取传统床上卧位待产,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程时间以及产程异常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为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P<0.05);观察组的产程时间和产程异常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一产程自由体位能有效改善枕后位、枕横位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程异常率较低,更加安全、可靠.

    作者:曹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8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9月在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分别给予常规止血方法、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8%、77.2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36%、20.4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对割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叶彩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血压和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当中所具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患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压状况将患者分成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中度高血压组及重度高血压组,分别为21例、19例、33例及27例;根据有无是否伴发SAP的发生状况分成SAP组与非SAP组,分别为25例和39例.对比各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的白细胞数(WBC)、收缩压(SBP)以及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不同血压组别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和非SAP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血压组患者相比较,重度高血压患者出现SAP的概率与风险相对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高血压是引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出现SAP的重要危险因子.

    作者:陈显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盈江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1年,实验组治愈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有效率为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能够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恢复肢体功能,可早期活动.

    作者:杨明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浅析复方丹参滴丸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高龄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与研究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惠东县白盆珠镇卫生院收治的31例老年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予以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16例,予以奥美拉唑单独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8例,部分愈合6例,愈合率为93.33%,观察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愈合时间为(22.3±2.6)d,观察组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患者,具有愈合率高、愈合速度快的特点,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国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加速苏醒,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徐雪影;肖华红;陈素媚;陈桂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水中分娩及舒适护理对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应用水中分娩及舒适护理模式对产时镇痛效果、产程、及其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在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自愿进行水中待产或水中分娩的产妇300例为水中组,选择同期、低危、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3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分级、产程时间、出血量、会阴侧切率、转剖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水中分娩组的疼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组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分娩组会阴损侧切率和转剖率低于常规对照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组产妇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程中,水中分娩及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有效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降低会阴侧切率和剖宫产率,不会增加产后出血,不会对新生儿造成危害,还关注产妇的心理情感,给产妇提供了个性化的助产服务,从而获得产妇较高的舒适感和满意度,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

    作者:罗抗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重度宫颈糜烂LEEP刀手术治疗护理干预体会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重度宫颈糜烂超高频电波(LEEP)刀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博罗县园洲镇卫生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护理的84例重度宫颈糜烂LEEP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通过进行患者的回访和复查,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而不良反应率则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显著的提高了重度宫颈糜烂LEEP刀手术患者的恢复效果.

    作者:黄静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推拿手法配合磁疗护理治疗小儿咳嗽36例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患者推拿手法配合磁疗治疗和护理方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咳嗽患儿3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抗生素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行推拿手法配合磁疗治疗和系统化的咳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咳嗽、气喘以及咯痰症状改善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咳嗽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为患儿进行推拿手法配合磁疗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张茂桃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呼吸衰竭58例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针对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和普通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116例呼吸衰竭的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8例,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血气指标、护理效果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护理组显效率为82.8%,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率为77.6%,总有效率为82.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血气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前与护理后血气分析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与护理后动脉血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应用中的血气指标较对照组好,且临床效果佳,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莫丽兰;李玉虎;李巧素;胡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柔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及差错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P<0.05);观察组护士差错率1.4%、投诉率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错率8.8%、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中实施柔性管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士差错率及投诉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廖春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鼻胃减压管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静脉注射奥曲肽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3d和7d后腹围、腹胀及腹痛例数患者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每日胃肠减压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d后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治疗3d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腰围改善时间、自主排气时间以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具有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疗效.

    作者:陈敬洪;黎秀芬;陈家阳;何应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血清降钙素原两种检测系统相关性的分析及对菌血症预示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的可比性,并评价血清PCT在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取低值、中值和高值PCT质控品分别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和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批内和日间精密度检测,同时测定本院临床送检疑似细菌感染375例患者的PCT水平,以电化学发光法为比较方法,以荧光免疫层析法为实验方法,计算两检测系统测定PCT水平相关性以及进行偏倚评估,患者均同时作血培养检测,分析PCT水平与培养菌群的关系.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测定PCT的批内变异系数(CV)和日间CV均低于厂商声明的精密度要求,检测患者标本比对数据显示两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免疫层析法检测PCT在低值(0.5 ng/mL)中,SE%> 15%,中值和高值SE%均低于接受限.以血培养阳性结果分组显示,两检测系统在各分组中测定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和污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中革兰氏阴性菌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和真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PCT具有较好的分析性能,与电化学发光法高度相关,满足临床检测需求,适用于床边检测(POCT),从而能迅速方便得到患者PCT水平,其水平能反映患者菌血症情况,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价值.

    作者:陈世豪;李健茹;丘仲柳;刘光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