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及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曹琦

关键词:第一产程, 自由体位, 枕后位, 枕横位, 分娩结局
摘要:目的:探讨第一产程自由体位对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山市板芙医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80例住院分娩的枕后位、枕横位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产妇在第一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待产,对照组采取传统床上卧位待产,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程时间以及产程异常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顺产率为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P<0.05);观察组的产程时间和产程异常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第一产程自由体位能有效改善枕后位、枕横位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程异常率较低,更加安全、可靠.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穿刺操作的技术分析

    对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穿刺操作技术分析进行分析.穿刺操作技术有腰段正中入路、腰段旁正中入路、颈段和胸段正中入路、胸段旁正中入路.对于腰部以下各部位的手术,包括下肢和髋关节手术、下腹部和盆腔手术,常选用腰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剖宫产亦适合选用腰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通常是用于腹部和胸部手术,并常常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全身麻醉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消除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无法阻断的伤害感受性刺激.颈段或颈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目前已较少采用,仅偶尔用于双上肢手术和颈部手术.

    作者:岳秋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盈江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1年,实验组治愈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有效率为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能够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恢复肢体功能,可早期活动.

    作者:杨明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呼吸衰竭58例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针对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和普通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116例呼吸衰竭的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8例,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血气指标、护理效果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护理组显效率为82.8%,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率为77.6%,总有效率为82.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血气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前与护理后血气分析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与护理后动脉血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应用中的血气指标较对照组好,且临床效果佳,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莫丽兰;李玉虎;李巧素;胡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创伤骨科抗生素用药220例回顾性分析

    骨科感染是一种骨科围术期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不及时防治可致丧失关节功能,甚至出现败血症或危及生命.重视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对骨科感染预防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比广州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2014年期间创伤骨科患者220例的感染控制效果及其效价情况分析,表明抗生素应用可缩短住院天数和费用(P<0.05).

    作者:高洪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东莞市清溪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风险管理前)和观察组(风险管理后),每组50例,后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风险管理实施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增高,而医疗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有效提高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还能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尹莉;王爱梅;钟颂华;李小云;黄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在8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9月在湛江市赤坎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分别给予常规止血方法、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8%、77.2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36%、20.4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对割宫产产后出血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叶彩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80mL及以上)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大体积(80 mL及以上)前列腺增生患者92例,被完全随机(完全随机表)划分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组(TURP) 45例和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组(TVP) 47例.对TURP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对TVP组患者实施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详细记录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指标以及术后12月随访指标,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和膀胱剩余尿量(PVR);术后并发症均记录下来.结果:92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及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2月随访PKEP组改善较TURP组明显,PKEP组患者切除前列腺较TURP组彻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膀胱冲洗时短,术中并发症少;结论:治疗大体积(80 mL及以上)前列腺增生,PKEP手术安全性及疗效均优于TURP.

    作者:游猛;郑彬;陈岳;詹河涓;谢克基;杨文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系统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南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纽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且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卢少芬;覃立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观察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35%,与对照组97.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间长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而出血量少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两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相差不大,应结合患者实际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伟军;胡奕山;周来喜;陈展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危重患者下肢手术应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进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危重患者下肢手术应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进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广宁县中医院行下肢手术的3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7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单侧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观察组给予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神经刺激仪定位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神经阻滞术前以及阻滞术后10 min以及30 min,对比两组患者的HR、SBP以及DBP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阻滞手术中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完成时间均比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镇痛持续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长,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局部麻醉中毒、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下肢手术患者应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进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能够提高定位准确率,缩短神经阻滞时间,临床疗效较好,不失为下肢手术的较好麻醉途径.

    作者:杨远明;高祖巨;陈达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护理及体会

    目的:探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救治的5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机械通气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与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者在我院治疗后,4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治愈率是88%,治疗有效率高达100%,不存在死亡患者.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支气管哮喘的致死致残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压力与生活压力,避免支气管哮喘的复发.

    作者:付显芬;王绍芳;黄灵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肥胖指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糖代谢异常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肥胖指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3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3例病人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非肥胖对照组19例和肥胖组14例,同时通过糖耐量实验、空腹血糖测定结果,以及2型糖尿病发生率,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指标.结果: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糖代谢异常率分别为71.4%和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和非肥胖组2型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35.71% (5/14)和10.52% (2/19).讨论:肥胖型PCOS患者更易发生糖代谢异常,提示肥胖指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糖代谢异常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顾雅楠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

    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鼻胃减压管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静脉注射奥曲肽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3d和7d后腹围、腹胀及腹痛例数患者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每日胃肠减压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7d后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治疗3d后,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腹胀、腹痛缓解时间、腰围改善时间、自主排气时间以及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联合鼻胃减压管治疗腹部手术致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具有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加快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的疗效.

    作者:陈敬洪;黎秀芬;陈家阳;何应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宫颈癌早期筛查认知行为的效果

    目的:研究并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136例已婚妇女为本实验研究对象,本组参试者均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妇女宫颈癌早期筛查认知度及行为改善情况.结果:本组参试者经护理干预后对宫颈癌早期筛查认知度叫干预前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组参试者护理干预后宫颈癌早期筛查行为得到有效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妇女宫颈癌早期筛查认知行为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综合康复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惠州市博罗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诊治的60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及盆底肌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3%,与对照组的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评分、尿垫试验漏尿量、FSF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及性功能,疗效明显,可作为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钟燕珍;曾雪芳;曾文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人工流产过程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秀山县中医院收治的自愿终止早中期妊娠的妇女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序贯应用后在异丙酚麻醉下行人工流产,对照组单纯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实施无痛人流术,观察两组流产时间及阴道流血情况.结果:经过观察比较,在人工流产时间及患者术后出血情况上,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人工流产方法是可行的,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流产的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还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流血量,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冉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院前院内急救医疗纠纷及隐患的原因及防范

    当前在国内医疗环境相对较不和谐的时代,我们医务人员和管理者不得不在提高医疗救治水平的前提下,注意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并积极的在临床工作中做好防范工作和措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是急救成功的两大基础,我们提到的院内急救包括了急诊科以及院内临床科室的急救.而院前急救相对来说对很多基层医疗单位均是薄弱环节.它是由患者或他人呼救、现场救治、途中转运、安全交接等环节紧凑而有序组成.随着医疗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或家属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往往只看结果,而不知医疗程序,在目前临床急救中存在很大的医疗纠纷隐患.现将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纠纷及隐患的易发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李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5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取糜蛋白酶疗法,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咳嗽消失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采取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

    作者:袁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观察不同型号留置针在不同部位浅静脉置管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不同型号留置针在不同部位浅静脉置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四会市中医院接收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4组,各40例.留置针选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Y型留置针作为研究工具.A组患者在手背静脉留置20号留置针,B组患者在手背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C组患者在前臂静脉留置20号留置针,D组患者在前臂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对比分析4组的穿刺成功率、针眼渗血率、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的穿刺成功、静脉炎发生、针眼渗血及患者满意率为85.0%等指标均好于A组的满意率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穿刺成功、静脉炎发生、针眼渗血及患者满意率等指标分别好于B组和C组的满意率85.0%、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分别高于A、B、C3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前臂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输液不仅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率,同时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大幅降低针眼渗血率,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满意度.

    作者:李瑞娣;刘秀环;潘雪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持续质量管理在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针对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持续性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延长器生命时长,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8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血透以及腹透环节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尿毒症患者提高生存质量需要建立在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接收腹膜透析的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的几率显著大于接收血液透析的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发生合并症的几率为,显著大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两种方式治疗的患者其存活率均显著大于单纯选择某种治疗措施,且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持续性质量管理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需重视心理管理的必要性,并提供相应的营养饮食和运动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