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冉娅

关键词: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异丙酚, 人工流产
摘要:目的:观察在人工流产过程中,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重庆市秀山县中医院收治的自愿终止早中期妊娠的妇女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序贯应用后在异丙酚麻醉下行人工流产,对照组单纯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实施无痛人流术,观察两组流产时间及阴道流血情况.结果:经过观察比较,在人工流产时间及患者术后出血情况上,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联合异丙酚人工流产方法是可行的,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流产的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还可明显减少患者的流血量,效果十分显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持续质量管理在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针对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持续性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延长器生命时长,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8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血透以及腹透环节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尿毒症患者提高生存质量需要建立在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接收腹膜透析的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的几率显著大于接收血液透析的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发生合并症的几率为,显著大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两种方式治疗的患者其存活率均显著大于单纯选择某种治疗措施,且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持续性质量管理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需重视心理管理的必要性,并提供相应的营养饮食和运动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细节管理对预防腰椎俯卧位手术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作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预防腰椎俯卧住手术中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9月行腰椎俯卧位手术进行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给予常规骨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节管理,主要包括摆放体位时局部涂抹赛肤润、贴安普贴、啫喱垫等.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内压疮总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细节管理能够显著降低腰椎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新霞;郑晓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析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在血压和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当中所具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患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血压状况将患者分成正常血压组、轻度高血压组、中度高血压组及重度高血压组,分别为21例、19例、33例及27例;根据有无是否伴发SAP的发生状况分成SAP组与非SAP组,分别为25例和39例.对比各组患者的白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的白细胞数(WBC)、收缩压(SBP)以及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不同血压组别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P组和非SAP组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正常血压组患者相比较,重度高血压患者出现SAP的概率与风险相对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高血压是引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出现SAP的重要危险因子.

    作者:陈显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穿刺操作的技术分析

    对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穿刺操作技术分析进行分析.穿刺操作技术有腰段正中入路、腰段旁正中入路、颈段和胸段正中入路、胸段旁正中入路.对于腰部以下各部位的手术,包括下肢和髋关节手术、下腹部和盆腔手术,常选用腰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剖宫产亦适合选用腰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通常是用于腹部和胸部手术,并常常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全身麻醉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消除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无法阻断的伤害感受性刺激.颈段或颈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目前已较少采用,仅偶尔用于双上肢手术和颈部手术.

    作者:岳秋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在8种临床常见肿瘤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筛选来源于两家公司的甲状腺转录因子-1抗体,8G7G3/1(Dako)及SPT24(Novocastra)分别为其克隆号.结果:①在甲状腺癌及肺腺癌中,8G7G3/1的甲状腺转录因子其阳性率表达率为70.0%、80.0%;SPT24为90.0%、100.0%;②肝细胞性肝癌中,8G7G3/1的阳性率为80.0%,SPT24则呈阴性;③胃腺癌、卵巢癌及结直肠腺癌中,8G7G3/1在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0.0%、10.0%,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SPT24阳性率则分别为40.0%、10.0%、10.0%,信号定位于细胞核;④乳腺癌中,8G7G3/1、SPT24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为非特异性表达;⑤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肾细胞癌中不表达;结论:甲状腺转录因子-1(8G7G3/1、SPT24)在细胞核的阳性表达为肺与甲状腺癌的重要特征;8G7G3/1可为肝细胞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标记物,8G7G3/1、SPT24在免疫组化检测中存在不同表达方式,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抗体来源的选择.

    作者:谢树瑞;谢艳芳;叶翠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院前院内急救医疗纠纷及隐患的原因及防范

    当前在国内医疗环境相对较不和谐的时代,我们医务人员和管理者不得不在提高医疗救治水平的前提下,注意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并积极的在临床工作中做好防范工作和措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是急救成功的两大基础,我们提到的院内急救包括了急诊科以及院内临床科室的急救.而院前急救相对来说对很多基层医疗单位均是薄弱环节.它是由患者或他人呼救、现场救治、途中转运、安全交接等环节紧凑而有序组成.随着医疗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或家属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往往只看结果,而不知医疗程序,在目前临床急救中存在很大的医疗纠纷隐患.现将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纠纷及隐患的易发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李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万托林和普米克令舒联合甲强龙治疗6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效果观察

    目的:重点探索甲强龙十普米克令舒十万托林三种药物应用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0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将其随机3组,对照组2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甲组23例采用米克令舒十常规治疗十万托林;观察乙组23例采用甲强龙十普米克令舒十常规治疗十万托林治疗,对比3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观察乙组的肺部啰音、哮鸣音、喘憋、咳嗽等症状的好转时间明显比观察甲组、对照组短(P均< 0.05).观察乙组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68.18%和观察甲组的有效率69.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甲强龙十普米克令舒十万托林3种药物应用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切实可行,效果显著.

    作者:艾贤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联合对改善终末期肾病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对其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肾病患者80例,按照透析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血液透析,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BUN、Cr、ALB、PTH以及Hb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观察组为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

    作者:高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柔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及差错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P<0.05);观察组护士差错率1.4%、投诉率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错率8.8%、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中实施柔性管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士差错率及投诉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廖春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手术入路的选择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对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手术效果及近期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医院治疗的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例经胸入路作为经胸组,32例经腹食管裂孔切开入路作为经腹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记录患者的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结果:经腹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为(22.05±0.56)个,较经胸组多,住院时间为(14.11±1.59)d,较经胸组短,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年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入路方式可取得相同的近期疗效,但经腹食管裂孔切开入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较多,可作为优选选择术式.

    作者:古剑锋;韦万程;李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肥胖指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糖代谢异常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肥胖指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对33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33例病人按照体质量指数(BMI)分为非肥胖对照组19例和肥胖组14例,同时通过糖耐量实验、空腹血糖测定结果,以及2型糖尿病发生率,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指标.结果: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糖代谢异常率分别为71.4%和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和非肥胖组2型糖尿病发生率分别为35.71% (5/14)和10.52% (2/19).讨论:肥胖型PCOS患者更易发生糖代谢异常,提示肥胖指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糖代谢异常有密切相关性.

    作者:顾雅楠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水中分娩及舒适护理对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应用水中分娩及舒适护理模式对产时镇痛效果、产程、及其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在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自愿进行水中待产或水中分娩的产妇300例为水中组,选择同期、低危、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3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分级、产程时间、出血量、会阴侧切率、转剖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水中分娩组的疼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组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分娩组会阴损侧切率和转剖率低于常规对照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组产妇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程中,水中分娩及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有效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降低会阴侧切率和剖宫产率,不会增加产后出血,不会对新生儿造成危害,还关注产妇的心理情感,给产妇提供了个性化的助产服务,从而获得产妇较高的舒适感和满意度,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

    作者:罗抗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保温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低温和寒颤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低温和寒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实行腔镜手术的泌尿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保温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温和寒颤的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均有下降,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寒颤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行腔镜手术的泌尿外科患者加强保温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术中低温和寒颤的情况.

    作者:苏艳秀;文艺燕;郑晓薇;邓丽芳;邱博;余娥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皮瓣修复重建治疗

    目的:通过对这11个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患者病历使用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证明皮瓣修复重建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中山市南朗医院2011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的11例足踝部外伤致骨外露患者,对其使用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对他们的脚踝软组织进行修复,并对11病患进行跟踪治疗.结果:11例患者踝部皮瓣移植全部成功,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红润,弹性和质地良好,皮瓣无色素沉着,无感染发生.结论: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是修复患者的脚踝软组织的较为理想方案.

    作者:刘小明;胡耀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观察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35%,与对照组97.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间长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而出血量少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两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相差不大,应结合患者实际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伟军;胡奕山;周来喜;陈展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影响上颌颊侧区微种植体支抗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上颌颊侧区微种植支抗的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77例患者,共植入微支抗钉158枚,统计分析影响种植支抗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158枚钉脱落27枚,成功率83.1%.77名患者中,18名患者有种植钉脱落,成功率81.7%,患者性别、牙齿移动方式、种植钉材质、直径、长度与成功率无关.口腔卫生状况、手术医生等几个因素影响成功率.结论:患者年龄、口腔卫生状况、操作者技术是影响微种植支抗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白雪芹;邵菊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实施基础护理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大埔县中医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50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5例,观察组采用优质的基础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比较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后对护理质量的的满意度为92.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采用全面与优质的基础护理对于临床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张国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综合医院心内科会诊9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综合医院参与心内科会诊的病例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0-2014年3月黔西县中心医院心内科会诊的90例患者,统计分析我院心内科医师会诊病例的来源以及疾病类型.结果:接受会诊的患者中,急诊患者占总数的28%,其中以心律失常多.非急诊患者占总患者数的72%,其中普外科28例,占31%.出现频率前3位的疾病类型分别为: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律失常.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各类患者都会参与到心内科活动中,综合医院的心内科医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对参与会诊患者的病情全面的了解,而且会诊医师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作者:郭建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佛山市龙江镇龙江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亚砷酸注射液,观察组给予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灶稳定率为75%;对照组患者病灶稳定率为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中,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亚砷酸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吴楚海;林榕生;陈荣斌;李怀;陈喜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并比较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中医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病的4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可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