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杨
目的:分析护理主管负责制在骨外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重庆煤炭职业病医院内设立护理工作三主管制度,即两位业务主管及一位总务主管制度,根据主管工作范围及职责,进行适度分权、或业务授权,并严格定期考评,对护理主管负责制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护理服务质量、护士考核成绩、科室开支进行比较.结果:护理主管负责制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97.46%与实施前的88.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士的考核成绩提高、收入水平提高,开支节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外科病房管理中制定护理主管负责制,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预防腰椎俯卧住手术中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9月行腰椎俯卧位手术进行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给予常规骨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节管理,主要包括摆放体位时局部涂抹赛肤润、贴安普贴、啫喱垫等.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内压疮总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细节管理能够显著降低腰椎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新霞;郑晓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结核病属于容易传染,而且危害较大的一类疾病.目前国家的医疗事业已经展开对结核病的深入研究,同时联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防治结核病.本文将对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策略,进行仔细探讨,通过对我国医防合作策略的基本原则以及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的策略进行分析,来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其秀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骨科住院部髌骨骨折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采用髌骨爪内固定,对照组(74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8.72%)明显高于对照组(87.84%),并发症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7.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治愈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肯定,并显著降低并发症.
作者:岑智聪;黄辉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龄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且存在肾性贫血的高龄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给予观察组静脉注射蔗糖铁,对照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8周后,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以及网织红细胞、肝功能变化情况等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提高,并且观察组各项指标状况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以及转铁蛋白饱和度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网织红细胞和血清铁则无太大变化;功能治疗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8.3%,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6.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蔗糖铁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高龄患者肾生贫血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优于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作者:彭春晖;王琦;杨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骨科感染是一种骨科围术期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不及时防治可致丧失关节功能,甚至出现败血症或危及生命.重视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对骨科感染预防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比广州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2014年期间创伤骨科患者220例的感染控制效果及其效价情况分析,表明抗生素应用可缩短住院天数和费用(P<0.05).
作者:高洪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在产程中应用水中分娩及舒适护理模式对产时镇痛效果、产程、及其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12月在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自愿进行水中待产或水中分娩的产妇300例为水中组,选择同期、低危、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3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分级、产程时间、出血量、会阴侧切率、转剖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水中分娩组的疼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组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分娩组会阴损侧切率和转剖率低于常规对照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中组产妇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产程中,水中分娩及舒适护理模式的应用,有效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降低会阴侧切率和剖宫产率,不会增加产后出血,不会对新生儿造成危害,还关注产妇的心理情感,给产妇提供了个性化的助产服务,从而获得产妇较高的舒适感和满意度,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
作者:罗抗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加速苏醒,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徐雪影;肖华红;陈素媚;陈桂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麻杏定喘汤配合清开灵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取样分析我院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4例支气管炎哮喘患者,根据1∶1比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单独采用清开灵治疗,观察组47例则采用麻杏定喘汤结合清开灵用药治疗,比较分析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哮喘、咳痰发作平均次数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麻杏定喘汤配合清开灵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效果显著.
作者:吴成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精子优选方法研究.方法:利用CO2激光仪制作有精子优选功能的微流控芯片,模拟体内生殖微环境,对精子进行优选.结果:成功设计并制作了本研究所用微流控芯片.对精子进行优选,对A+B精子的筛选回收率为50%,方便后续精子受精操作.结论:本项目所开发的微流控芯片能够实现精子优选功能.
作者:郭文鹏;戎志斌;潘力弢;尚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不同型号留置针在不同部位浅静脉置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四会市中医院接收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4组,各40例.留置针选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Y型留置针作为研究工具.A组患者在手背静脉留置20号留置针,B组患者在手背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C组患者在前臂静脉留置20号留置针,D组患者在前臂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对比分析4组的穿刺成功率、针眼渗血率、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的穿刺成功、静脉炎发生、针眼渗血及患者满意率为85.0%等指标均好于A组的满意率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穿刺成功、静脉炎发生、针眼渗血及患者满意率等指标分别好于B组和C组的满意率85.0%、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分别高于A、B、C3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前臂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输液不仅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率,同时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大幅降低针眼渗血率,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满意度.
作者:李瑞娣;刘秀环;潘雪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举措.方法:普洱市人民医院于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病房医院感染的管控举措,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统计医院感染率、漏报率变化情况.结果: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制度得到良好执行,可及时确定在检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其原因所在,通过制定的有效措施予以改善.且医院感染率、漏报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减少,2014年、2013年分别于2011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加强监测、落实,强调医务工作者的密切配合与全员参与,可有效预防及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
作者:郭瑞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本文采用小儿洗头帽对头部外伤患儿进行伤口清创,以预防消毒液沾湿颜面部所引起的不适.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来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就诊的头部外伤并需要清创消毒伤口的患儿64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31例,对其进行消毒液常规清创消毒,对照组用纸巾或敷料遮挡伤口下方颜面及衣物,实验组则选用洗头帽全面遮挡.观察并记录消毒液沾湿患儿颜面和衣服的情况,伤口周围的清洁度和患儿的配合程度,以及清创耗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因消毒液流入耳朵、眼睛、面部等情况明显减少而安全性较高(P<0.05);患儿的配合程度较高、清创耗时较短、且清创后伤口周围清洁度较好(P<0.05).结论:洗头帽在头部伤口清创时可有效保护患儿的眼睛、耳朵,并提高患儿舒适度,具有安全舒适的特点,且提高清创效率.
作者:郑芳;高雪伟;钟毅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佛山市龙江镇龙江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亚砷酸注射液,观察组给予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灶稳定率为75%;对照组患者病灶稳定率为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中,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亚砷酸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吴楚海;林榕生;陈荣斌;李怀;陈喜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的可比性,并评价血清PCT在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取低值、中值和高值PCT质控品分别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和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批内和日间精密度检测,同时测定本院临床送检疑似细菌感染375例患者的PCT水平,以电化学发光法为比较方法,以荧光免疫层析法为实验方法,计算两检测系统测定PCT水平相关性以及进行偏倚评估,患者均同时作血培养检测,分析PCT水平与培养菌群的关系.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测定PCT的批内变异系数(CV)和日间CV均低于厂商声明的精密度要求,检测患者标本比对数据显示两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免疫层析法检测PCT在低值(0.5 ng/mL)中,SE%> 15%,中值和高值SE%均低于接受限.以血培养阳性结果分组显示,两检测系统在各分组中测定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和污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中革兰氏阴性菌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和真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PCT具有较好的分析性能,与电化学发光法高度相关,满足临床检测需求,适用于床边检测(POCT),从而能迅速方便得到患者PCT水平,其水平能反映患者菌血症情况,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价值.
作者:陈世豪;李健茹;丘仲柳;刘光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术中出血量为(346±10)mL.骨折愈合时间(14.4±1.4)周;40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为:感染2例,畸形愈合1例,锁钉断裂1例,骨筋膜间隔综合征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开放性胫骨骨折的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王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对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手术效果及近期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医院治疗的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例经胸入路作为经胸组,32例经腹食管裂孔切开入路作为经腹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记录患者的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结果:经腹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为(22.05±0.56)个,较经胸组多,住院时间为(14.11±1.59)d,较经胸组短,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年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入路方式可取得相同的近期疗效,但经腹食管裂孔切开入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较多,可作为优选选择术式.
作者:古剑锋;韦万程;李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比较疤痕子宫产妇选取不同分娩的方式分娩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疤痕子宫再妊娠产妇120名,根据产妇情况及分娩方式分成疤痕子宫阴道试产组(研究一组),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组(研究二组),非疤痕子宫顺产组(对照一组),首次剖宫产组(对照二组),各组均为30例,分析比较相关指标.结果:阴道试产组分娩成功率是80%,无子宫破裂与阴道大量出血情况;研究二组和对照二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大,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及切口愈合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疤痕子宫产妇行再次剖宫产虽然可缩短产程,但会加大术中输血量与延长住院时间,应首选阴道试产.
作者:黄美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探讨筛前神经阻断术用于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蕉岭县中医医院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采用筛前神经阻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70例患者中,49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筛前神经阻断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减少对鼻腔黏膜的损害,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林秋利;林仙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析针对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持续性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延长器生命时长,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8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血透以及腹透环节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尿毒症患者提高生存质量需要建立在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接收腹膜透析的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的几率显著大于接收血液透析的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发生合并症的几率为,显著大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两种方式治疗的患者其存活率均显著大于单纯选择某种治疗措施,且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持续性质量管理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需重视心理管理的必要性,并提供相应的营养饮食和运动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铿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