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分析

岑智聪;黄辉春

关键词:髌骨爪, 治疗, 髌骨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骨科住院部髌骨骨折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采用髌骨爪内固定,对照组(74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8.72%)明显高于对照组(87.84%),并发症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7.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治愈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肯定,并显著降低并发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筛前神经阻断术用于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蕉岭县中医医院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采用筛前神经阻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70例患者中,49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筛前神经阻断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减少对鼻腔黏膜的损害,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林秋利;林仙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高血压患者,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则予以程序化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优良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能够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隔盐灸、常规针灸及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隔盐灸、常规针灸及西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12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意愿分为隔盐灸联合西药组(A组,52例)、常规针灸组(B组,46例)和西药组(C组,24例)3组,行为期6个月随访,对比3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其治疗前后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评分及HSS膝关节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A、B、C三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5%、73.9%、70.8%,A组疗效在3组中突出(P<0.05);3组患者膝关节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A组改善幅度大,其次为B组,C组改善情况不及前两组突出(P<0.05);3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予以隔盐灸治疗方案,临床疗效确切,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唐华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TACS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东莞市茶山镇茶山医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前置胎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剖宫产术中,对照组采取传统8字缝合方法止血,观察组采用TACS治疗止血.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近期并发症、子宫复旧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和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而两组对比术后近期并发症及子宫复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ACS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简单快速、安全有效.

    作者:彭青湘;廖庆辉;李粤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和分析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名手术室实习护士作为实践教学的对象,随机将84名实习护士分为实验组42名和对照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士在学习结束后的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技能水平.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课程知识平均分为(96.21±2.02)分,实践操作技能平均分为(93.47±4.56)分.对照组分别为(82.31±2.33)分和(85.43±4.46)分.实验组的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的护士,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护理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士对手术室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对实践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丹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肺功能检测在89例儿童哮喘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肺功能检测在89例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儿童哮喘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归为甲组,选择正常的儿童作为乙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检测前后的确诊率、误差率、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复查结果以及治疗3个月和半年后患者肺功能的指标.结果:甲组患者第一秒末的呼吸容积、肺活量和大呼气的峰流速明显低于乙组患者,而残气量和残气量/肺总量明显高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的确诊率为98%,比常规的诊断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的临床应用显著,不仅有效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而且还能观察患者的肺功能情况,避免病情的扩大,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黄轶喆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对微量泵输注胰岛素控制血糖重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治疗ICU高血糖重症患者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中山市三乡医院接收的使用持续微量泵静脉输注胰岛素进行治疗100例ICU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重痘患者高血糖护理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维持患者血糖的稳定,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蓝桂美;罗春梅;郑翠环;韦雅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胃溃疡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胃溃疡的预防及护理情况,旨在找出有效的临床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胃溃疡几率.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中山市广济医院收治的骨折患者260例,主要实施了下肢骨折和腰椎手术.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系统化的临床预防和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种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观察研究以及后期随访,在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患者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溃疡发生率(3.1%)低于对照组(10.0%),护理满意度(96.9%)高于对照组(7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有效预防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可行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胃溃疡的几率,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杨玲;何伟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食管癌手术中胸管状胃不同上提径路的并发症及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食管癌手术中胸管状胃不同上提径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以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择期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胸管状胃不同上提径路将其分为经胸骨后组(n=45)与经食管床组(n=40),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另外,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食管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与经胸骨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食管床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不张发生率分别为5.0%、2.5%、15.0%,与经胸骨后组的20.0%、15.6%、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随访3个月、6个月时QLQ-C30总分[(50.8±14.0)VS(63.0±13.2)]分、[(58.2±13.1)VS(65.1±1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食管床或经胸骨后上提径路手术效果类似,前者以肺不张、肺部感染为主,后者以吻合口瘘或狭窄为主,且后者随访生活质量相对更高,临床需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合理选择.

    作者:陈宇宁;吴祖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对提高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的作用

    目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对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阳江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作者:沙丽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联合对改善终末期肾病临床指标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对其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肾病患者80例,按照透析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腹膜透析,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血液透析,对比两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BUN、Cr、ALB、PTH以及Hb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观察组为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腹膜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指标.

    作者:高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轻症急性胰腺诊断中的准确性研究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轻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5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55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常规磁共振(MR)检查,均于48 h内完成检查,对胰腺表现弥散系数(ADC)值进行测量,比较轻症急性胰腺炎与正常体检者在ADC上的差异.结果:(1)在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通过常规MRI扫描,无明显异常现象患者6例,有明显异常现象患者49例.(2)对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有39例表现为弥漫均匀性高信号,9例表现为不均匀性高信号,7例表现为中等信号.(3)轻症急性胰腺炎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WI检测,可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灶范围反映出来,同时与测量的ADC值相结合,有利于尽早确诊患者病情,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作者:黄瑞雪;黄育鑫;曾伟胜;林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应用孟鲁司特与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对患有哮喘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井研县人民医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就诊的患有哮喘疾病的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普米克气雾剂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孟鲁司特与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惠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哮喘症状消失时间、呼吸功能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哮喘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哮喘疾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3.1%,而对照组为72.8%(P<0.05);哮喘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孟鲁司特与普米克气雾剂联合对患有哮喘疾病的患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雷镇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疤痕子宫产妇不同分娩方式临床分析比较

    目的:比较疤痕子宫产妇选取不同分娩的方式分娩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疤痕子宫再妊娠产妇120名,根据产妇情况及分娩方式分成疤痕子宫阴道试产组(研究一组),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组(研究二组),非疤痕子宫顺产组(对照一组),首次剖宫产组(对照二组),各组均为30例,分析比较相关指标.结果:阴道试产组分娩成功率是80%,无子宫破裂与阴道大量出血情况;研究二组和对照二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大,出现产后出血情况及切口愈合不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疤痕子宫产妇行再次剖宫产虽然可缩短产程,但会加大术中输血量与延长住院时间,应首选阴道试产.

    作者:黄美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推拿手法配合磁疗护理治疗小儿咳嗽36例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患者推拿手法配合磁疗治疗和护理方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咳嗽患儿3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抗生素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行推拿手法配合磁疗治疗和系统化的咳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咳嗽、气喘以及咯痰症状改善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咳嗽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为患儿进行推拿手法配合磁疗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张茂桃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州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8.71±7.0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7.36±8.12)(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再发心肌梗死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汉霞;冯叶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股动脉压迫器治疗脑血管介入术后股动静脉瘘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8例采用股动脉压迫器治疗脑血管介入术后股动静脉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中山市人民医院8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股动静脉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主要包括: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密切贯彻患者患肢血运情况级局部皮肤溃烂情况,和术后观察患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护理前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8例患者经过24h压迫治疗后穿刺点附近听诊杂音消失,血管彩超检查发现瘘口闭塞,动静脉瘘消失.结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促进股动脉压迫器治疗脑血管介入术后股动静脉瘘的愈合.

    作者:李小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两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二甲硅油的服用方法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两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二甲硅油的服用方法在胶囊内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六盘水市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药物服用方法,对比两组患者胶囊内镜图像的气泡量、消化液量与清洁度.结果:观察组胶囊内镜图像下小肠内气泡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小肠上段和中段气泡量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小肠内气泡量值的比较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全段消化液量及小肠上段、中段、下段消化液量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段清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小肠上段的清洁度分值上,两组相比较(P<0.05),而小肠中段和下段清洁度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服用2L已足够,提前分次服用二甲硅油的祛泡效果更好,图像清晰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奕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胆管探查并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劣.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胆总管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镜缝合组和传统开腹组,各20例.分别行腹腔镜下胆总管一期缝合术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结果:术后腹腔镜组并发症出现率5%,传统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镜缝合组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与传统开腹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管探查并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较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优势更大.

    作者:王琪雁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穴位磁疗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指标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磁疗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指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广州市南沙区榄核医院收治的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穴位磁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的整体改善情况以及症状积分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穴位磁疗,除了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率,同时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方面也发挥重要价值.

    作者:高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