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丽文
目的:探讨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广州市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期间骨科住院部髌骨骨折患者15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采用髌骨爪内固定,对照组(74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8.72%)明显高于对照组(87.84%),并发症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7.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治愈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临床疗效肯定,并显著降低并发症.
作者:岑智聪;黄辉春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精子优选方法研究.方法:利用CO2激光仪制作有精子优选功能的微流控芯片,模拟体内生殖微环境,对精子进行优选.结果:成功设计并制作了本研究所用微流控芯片.对精子进行优选,对A+B精子的筛选回收率为50%,方便后续精子受精操作.结论:本项目所开发的微流控芯片能够实现精子优选功能.
作者:郭文鹏;戎志斌;潘力弢;尚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的可比性,并评价血清PCT在菌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取低值、中值和高值PCT质控品分别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和电化学发光法进行批内和日间精密度检测,同时测定本院临床送检疑似细菌感染375例患者的PCT水平,以电化学发光法为比较方法,以荧光免疫层析法为实验方法,计算两检测系统测定PCT水平相关性以及进行偏倚评估,患者均同时作血培养检测,分析PCT水平与培养菌群的关系.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测定PCT的批内变异系数(CV)和日间CV均低于厂商声明的精密度要求,检测患者标本比对数据显示两检测系统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免疫层析法检测PCT在低值(0.5 ng/mL)中,SE%> 15%,中值和高值SE%均低于接受限.以血培养阳性结果分组显示,两检测系统在各分组中测定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阴性组和污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中革兰氏阴性菌组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氏阳性菌组和真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PCT具有较好的分析性能,与电化学发光法高度相关,满足临床检测需求,适用于床边检测(POCT),从而能迅速方便得到患者PCT水平,其水平能反映患者菌血症情况,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价值.
作者:陈世豪;李健茹;丘仲柳;刘光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四个成串刺激(TOF)肌松监测在老年人气管全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凭借经验或感觉确定插管时机,观察组在TOF监测下确定插管时机,观察两组术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5 min血压、心率(HR)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肌松药物用药剂量、气管插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术前HR、SBP、DB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管插管、气管插管5 min后HR、收缩压(SBP)、舒压(DBP)明显高于术前和麻醉诱导后和对照组同时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肌松药物用药剂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2.14±2.18)mg、(5.08±2.16)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F肌松监测下对老年患者行气管插管,可减少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少肌松药用药剂量.
作者:赵崇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不同型号留置针在不同部位浅静脉置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四会市中医院接收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4组,各40例.留置针选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Y型留置针作为研究工具.A组患者在手背静脉留置20号留置针,B组患者在手背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C组患者在前臂静脉留置20号留置针,D组患者在前臂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对比分析4组的穿刺成功率、针眼渗血率、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的穿刺成功、静脉炎发生、针眼渗血及患者满意率为85.0%等指标均好于A组的满意率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穿刺成功、静脉炎发生、针眼渗血及患者满意率等指标分别好于B组和C组的满意率85.0%、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分别高于A、B、C3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前臂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输液不仅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率,同时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大幅降低针眼渗血率,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满意度.
作者:李瑞娣;刘秀环;潘雪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匹多莫德联合干扰素改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痊愈速度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匀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作抗病毒或抗炎症处理后使用左旋咪唑,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莫德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见效快,临床疗效确切,应用价值高.
作者:刘汉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将舒适护理运用到脑卒中后遗症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高要市蛟塘镇卫生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遗症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如制定老年患者舒适护理干预流程,准确进行风险评估,营造心理舒适,提高生理舒适度,协助患者入睡等.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安全意外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出院前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两周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融入整体护理工作中,可提升脑卒中后遗症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促进临床的康复.
作者:冼惠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名手术室实习护士作为实践教学的对象,随机将84名实习护士分为实验组42名和对照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士在学习结束后的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技能水平.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课程知识平均分为(96.21±2.02)分,实践操作技能平均分为(93.47±4.56)分.对照组分别为(82.31±2.33)分和(85.43±4.46)分.实验组的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的护士,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护理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士对手术室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对实践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丹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高血压患者,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则予以程序化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优良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能够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与研究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惠东县白盆珠镇卫生院收治的31例老年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予以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16例,予以奥美拉唑单独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8例,部分愈合6例,愈合率为93.33%,观察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愈合时间为(22.3±2.6)d,观察组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患者,具有愈合率高、愈合速度快的特点,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国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促醒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10月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加速苏醒,并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作者:徐雪影;肖华红;陈素媚;陈桂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防治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珠海市红旗医院住院分娩的1324名产妇,其中发生产后出血41例产妇的出血原因、抢救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产妇的产后出血比例高于初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人工或自然流产史产妇的产后出血比例高于非流产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比例大,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方式(P<0.05);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远高于胎盘因素及软产道撕裂伤、凝血功能障碍造成的产后出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予欣母沛深部肌肉注射或子宫宫腔内填塞后止血效果良好,无产妇行子宫切除术;出血性休克的8例产妇中5例输血治疗.41例产后出血产妇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产妇的孕产史、分娩方式以及子宫收缩状况、胎盘、软产道撕裂伤等均是影响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明确病因,早期识别,有效治疗是成功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刘素珍;范先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并比较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中医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病的4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可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患者推拿手法配合磁疗治疗和护理方法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广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咳嗽患儿3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抗生素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行推拿手法配合磁疗治疗和系统化的咳嗽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咳嗽、气喘以及咯痰症状改善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咳嗽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为患儿进行推拿手法配合磁疗治疗,可以大大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张茂桃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大埔县中医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50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5例,观察组采用优质的基础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比较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后对护理质量的的满意度为92.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采用全面与优质的基础护理对于临床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张国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系统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南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纽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且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卢少芬;覃立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白血病骨髓移植患者康复期的影响,评价其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市人民医院2011年10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00例白血病患者,所有患者骨髓移植术后造血功能重建良好.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对试验组患者采取计划周密的家庭护理干预,如发放拟订的家庭护理教育手册进行教育培训.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观察、护理能力、营养状况、患者的用药情况、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以及白血病复发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护理能力、营养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试验组的感染发生率较低,白血病复发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白血病骨髓抑制康复期的患者采取家庭护理干预后,能够显著增强患者的护理能力及营养状况,抵抗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显著改善,因此,家庭护理是改善白血病康复期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黄桂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和探讨健康管理应用于社区骨质疏松患者的防治及认知效果.方法:选取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00例社区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150例,健康管理),B组(150例,常规管理),对其防治及认知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患者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掌握总了解率为93.3%、具体防治措施良好及一般总实施率为96.7%,均显著高于B组的80.0%、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管理应用于社区骨质疏松患者可以提高骨质疏松防治措施的实施率,改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快速有效地恢复.
作者:何昌媚;机关社康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136例已婚妇女为本实验研究对象,本组参试者均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妇女宫颈癌早期筛查认知度及行为改善情况.结果:本组参试者经护理干预后对宫颈癌早期筛查认知度叫干预前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组参试者护理干预后宫颈癌早期筛查行为得到有效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妇女宫颈癌早期筛查认知行为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上颌颊侧区微种植支抗的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77例患者,共植入微支抗钉158枚,统计分析影响种植支抗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158枚钉脱落27枚,成功率83.1%.77名患者中,18名患者有种植钉脱落,成功率81.7%,患者性别、牙齿移动方式、种植钉材质、直径、长度与成功率无关.口腔卫生状况、手术医生等几个因素影响成功率.结论:患者年龄、口腔卫生状况、操作者技术是影响微种植支抗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白雪芹;邵菊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