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匹多莫德联合干扰素改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痊愈速度的作用

刘汉宏

关键词:匹多莫德, 干扰素, 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功能
摘要:目的:对匹多莫德联合干扰素改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痊愈速度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匀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匹多莫德联合干扰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作抗病毒或抗炎症处理后使用左旋咪唑,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观察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莫德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效调节患者免疫功能,见效快,临床疗效确切,应用价值高.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对提高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的作用

    目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对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阳江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作者:沙丽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散结平瘿方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效果

    目的:观察研究散结平瘿方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台山中医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诊的12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小剂量甲状腺素抑制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小剂量甲状腺素联合中药散结平瘿汤治疗.观察两组的甲状腺体积及结节变化情况,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甲状腺体积及结节直径均有所缩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6个月后,观察组甲状腺体积及结节直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结平瘿方联合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效果显著,能有效缩小甲状腺体积及结节,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容建策;容健伟;郑文诺;丘雄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并比较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中医院接受治疗且诊断为老年高血压病的48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中医辨证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可有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陈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盈江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1年,实验组治愈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有效率为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能够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恢复肢体功能,可早期活动.

    作者:杨明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脂肪清除技术提升结肠癌病理分期准确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脂肪清除技术对结肠癌病理分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标本获取淋巴结,观察组采用脂肪清除技术后对标本获取淋巴结.结果:观察组共检测出1200枚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检出数为35.5枚;对照组共检测出688枚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检出数为16.5枚;观察组检查出的阳性淋巴结总数为130枚,平均为阳性淋巴结数为3.1枚,对照组检查出的阳性淋巴结总数为85枚,平均为阳性淋巴结数为1.9枚.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前的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病理分期的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Ⅲ期病例较手术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在病理分期时应用脂肪清除技术能有效增加阳性淋巴结数量并显著增加淋巴结检出数量,有效提高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作者:黄楚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钬激光结合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系结石40例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钬激光结合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钬激光结合输尿管镜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一次性碎石排石排净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7.5%,一次性碎石排石排净率为85.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结石排净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3项时间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钬激光结合输尿管镜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比常规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更佳.

    作者:余宏;邓连国;史连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观察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35%,与对照组97.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间长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而出血量少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两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相差不大,应结合患者实际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伟军;胡奕山;周来喜;陈展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综合康复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康复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惠州市博罗县妇幼保健院2013年3月-2014年5月诊治的60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盆底肌锻炼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肌锻炼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及盆底肌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3%,与对照组的7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盆底肌评分、尿垫试验漏尿量、FSF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及性功能,疗效明显,可作为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重要手段.

    作者:钟燕珍;曾雪芳;曾文玲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和分析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名手术室实习护士作为实践教学的对象,随机将84名实习护士分为实验组42名和对照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士在学习结束后的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技能水平.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课程知识平均分为(96.21±2.02)分,实践操作技能平均分为(93.47±4.56)分.对照组分别为(82.31±2.33)分和(85.43±4.46)分.实验组的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的护士,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护理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士对手术室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对实践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丹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创伤骨科抗生素用药220例回顾性分析

    骨科感染是一种骨科围术期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如不及时防治可致丧失关节功能,甚至出现败血症或危及生命.重视骨科手术部位的感染,对骨科感染预防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比广州花都区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2014年期间创伤骨科患者220例的感染控制效果及其效价情况分析,表明抗生素应用可缩短住院天数和费用(P<0.05).

    作者:高洪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护理安全评价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护理安全评价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来惠州市惠东县黄埠镇卫生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2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则,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21例)和B组(21例).A组使用整合了护理安全评价的护理路径,B组使用传统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了护理安全评价机制的护理路径更加适用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

    作者:李建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柔性管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及差错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P<0.05);观察组护士差错率1.4%、投诉率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错率8.8%、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中实施柔性管理,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士差错率及投诉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廖春芝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穿刺操作的技术分析

    对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技术穿刺操作技术分析进行分析.穿刺操作技术有腰段正中入路、腰段旁正中入路、颈段和胸段正中入路、胸段旁正中入路.对于腰部以下各部位的手术,包括下肢和髋关节手术、下腹部和盆腔手术,常选用腰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剖宫产亦适合选用腰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通常是用于腹部和胸部手术,并常常与全身麻醉联合应用;全身麻醉可抑制迷走神经反射,消除硬脊膜外间隙阻滞无法阻断的伤害感受性刺激.颈段或颈胸段硬脊膜外间隙阻滞目前已较少采用,仅偶尔用于双上肢手术和颈部手术.

    作者:岳秋慧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移动式多媒体在术前宣教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移动式多媒体在术前宣传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中山市民众医院接收治疗的手术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移动式多媒体对其进行术前宣传教育,对照组有100例患者给予其传统讲解结合图片进行宣传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宣传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麻醉的配合程度、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宣传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麻醉的配合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移动式多媒体对患者进行术前宣传教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理恐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程度.

    作者:梁连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我院儿科门诊药房用药咨询的回顾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用药咨询情况,促进药学服务发展.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共1036例次患者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品信息咨询占71.81%,其中有关药物用法咨询内容包括各种剂型使用方法,拆分药物方法,婴幼儿的喂药方法;家长疑问占15.93%;医嘱交代占12.26%.结论:儿科药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用药咨询,有利于保障儿科用药安全、确保药物疗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儿科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谢燕如;卓仪;杨红梅;蔡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穴位磁疗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指标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磁疗对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指标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广州市南沙区榄核医院收治的的6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接受穴位磁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的整体改善情况以及症状积分等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穴位磁疗,除了能够提升患者治疗效率,同时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指标方面也发挥重要价值.

    作者:高小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细节管理对预防腰椎俯卧位手术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作用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预防腰椎俯卧住手术中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9月行腰椎俯卧位手术进行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给予常规骨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节管理,主要包括摆放体位时局部涂抹赛肤润、贴安普贴、啫喱垫等.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内压疮总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细节管理能够显著降低腰椎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新霞;郑晓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1754例医院感染的回顾性分析与预防策略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动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医院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2.80%、2.12%、1.13%,3年来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3年总体情况显示,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肿瘤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感染率分别为9.43%、6.48%、4.1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30.27%),呼吸道感染在第1季度和第4季度的发病率较高,分别占34.46%、37.2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泌尿道插管、呼吸机使用、气管切开、有基础性疾病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数据库,针对重点科室、危险因素,易感人群加强管理和目标监测,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周文莉;王旭;朱本淑;李红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TOF肌松监测在老年人气管内全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四个成串刺激(TOF)肌松监测在老年人气管全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凭借经验或感觉确定插管时机,观察组在TOF监测下确定插管时机,观察两组术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5 min血压、心率(HR)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肌松药物用药剂量、气管插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术前HR、SBP、DB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管插管、气管插管5 min后HR、收缩压(SBP)、舒压(DBP)明显高于术前和麻醉诱导后和对照组同时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肌松药物用药剂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2.14±2.18)mg、(5.08±2.16)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F肌松监测下对老年患者行气管插管,可减少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少肌松药用药剂量.

    作者:赵崇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股动脉压迫器治疗脑血管介入术后股动静脉瘘的临床护理

    目的:总结8例采用股动脉压迫器治疗脑血管介入术后股动静脉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中山市人民医院8例脑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股动静脉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过程主要包括: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理解与配合,密切贯彻患者患肢血运情况级局部皮肤溃烂情况,和术后观察患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将护理前后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8例患者经过24h压迫治疗后穿刺点附近听诊杂音消失,血管彩超检查发现瘘口闭塞,动静脉瘘消失.结论:针对性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促进股动脉压迫器治疗脑血管介入术后股动静脉瘘的愈合.

    作者:李小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