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汉
目的:探析针对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持续性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延长器生命时长,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8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血透以及腹透环节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尿毒症患者提高生存质量需要建立在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接收腹膜透析的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的几率显著大于接收血液透析的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发生合并症的几率为,显著大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两种方式治疗的患者其存活率均显著大于单纯选择某种治疗措施,且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持续性质量管理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需重视心理管理的必要性,并提供相应的营养饮食和运动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单采血小板的失败原因,总结经验与方法,改进措施,避免血液及耗材的浪费.方法:选取肇庆市中心血站2012年-2014血小板采集失败例数41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和血小板采集过程,分析采集失败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41例患者采集失败的大原因在于献血反应,占比(43.9%),其次依次为技术因素(14.6%)、血管因素(12.2%)、冲红因素(12.2%)、耗材质量因素(9.8%)、乳糜血因素(7.3%).结论:影响血小板采集失败的因素较多,必须实施改进措施,规范采集操作,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才能确保采集工作的质量和安全性.
作者:陈存意;张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对这11个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患者病历使用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证明皮瓣修复重建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中山市南朗医院2011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的11例足踝部外伤致骨外露患者,对其使用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对他们的脚踝软组织进行修复,并对11病患进行跟踪治疗.结果:11例患者踝部皮瓣移植全部成功,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红润,弹性和质地良好,皮瓣无色素沉着,无感染发生.结论: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是修复患者的脚踝软组织的较为理想方案.
作者:刘小明;胡耀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将舒适护理运用到脑卒中后遗症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高要市蛟塘镇卫生院收治的120例脑卒中后遗症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如制定老年患者舒适护理干预流程,准确进行风险评估,营造心理舒适,提高生理舒适度,协助患者入睡等.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安全意外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出院前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住院两周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融入整体护理工作中,可提升脑卒中后遗症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焦虑情绪,促进临床的康复.
作者:冼惠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东莞市茶山镇茶山医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前置胎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剖宫产术中,对照组采取传统8字缝合方法止血,观察组采用TACS治疗止血.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近期并发症、子宫复旧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和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而两组对比术后近期并发症及子宫复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ACS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简单快速、安全有效.
作者:彭青湘;廖庆辉;李粤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麻杏定喘汤配合清开灵治疗支气管炎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取样分析我院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4例支气管炎哮喘患者,根据1∶1比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患者单独采用清开灵治疗,观察组47例则采用麻杏定喘汤结合清开灵用药治疗,比较分析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嗽、哮喘、咳痰发作平均次数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麻杏定喘汤配合清开灵用于治疗支气管炎哮喘效果显著.
作者:吴成建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12月广东省揭西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前者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后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血糖控制、总住院时间、血糖恢复正常时间、胰岛素使用量、并发症发生率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6.4%,优于对照组的85.7% (P< 0.05).结论: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安全有效、稳定性好、药物吸收率高,有效缩短治疗周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昆源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对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阳江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作者:沙丽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方式对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手术效果及近期生存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医院治疗的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0例经胸入路作为经胸组,32例经腹食管裂孔切开入路作为经腹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记录患者的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结果:经腹组清扫淋巴结数目为(22.05±0.56)个,较经胸组多,住院时间为(14.11±1.59)d,较经胸组短,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1年生存率及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入路方式可取得相同的近期疗效,但经腹食管裂孔切开入路清扫的淋巴结数目较多,可作为优选选择术式.
作者:古剑锋;韦万程;李维 刊期: 2015年第13期
当前在国内医疗环境相对较不和谐的时代,我们医务人员和管理者不得不在提高医疗救治水平的前提下,注意引起医疗纠纷的原因,并积极的在临床工作中做好防范工作和措施.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是急救成功的两大基础,我们提到的院内急救包括了急诊科以及院内临床科室的急救.而院前急救相对来说对很多基层医疗单位均是薄弱环节.它是由患者或他人呼救、现场救治、途中转运、安全交接等环节紧凑而有序组成.随着医疗和法律意识的提高,患者或家属在整个救治过程中往往只看结果,而不知医疗程序,在目前临床急救中存在很大的医疗纠纷隐患.现将院前院内急救过程中纠纷及隐患的易发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李兵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结核病属于容易传染,而且危害较大的一类疾病.目前国家的医疗事业已经展开对结核病的深入研究,同时联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防治结核病.本文将对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策略,进行仔细探讨,通过对我国医防合作策略的基本原则以及结核病防治医防合作的策略进行分析,来促进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作者:黄其秀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实践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3月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92例高血压患者,数字抽取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则予以程序化健康教育,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优良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压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能够提高患者高血压知识掌握程度,有效控制血压.
作者:陈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比食管癌手术中胸管状胃不同上提径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以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择期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胸管状胃不同上提径路将其分为经胸骨后组(n=45)与经食管床组(n=40),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另外,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食管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与经胸骨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食管床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不张发生率分别为5.0%、2.5%、15.0%,与经胸骨后组的20.0%、15.6%、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随访3个月、6个月时QLQ-C30总分[(50.8±14.0)VS(63.0±13.2)]分、[(58.2±13.1)VS(65.1±1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食管床或经胸骨后上提径路手术效果类似,前者以肺不张、肺部感染为主,后者以吻合口瘘或狭窄为主,且后者随访生活质量相对更高,临床需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合理选择.
作者:陈宇宁;吴祖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重度宫颈糜烂超高频电波(LEEP)刀手术治疗后的恢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博罗县园洲镇卫生院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收治护理的84例重度宫颈糜烂LEEP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通过进行患者的回访和复查,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进行比较.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而不良反应率则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显著的提高了重度宫颈糜烂LEEP刀手术患者的恢复效果.
作者:黄静仪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析重症支气管哮喘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救治的5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机械通气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与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50例患者在我院治疗后,4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治愈率是88%,治疗有效率高达100%,不存在死亡患者.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护理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支气管哮喘的致死致残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压力与生活压力,避免支气管哮喘的复发.
作者:付显芬;王绍芳;黄灵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对交经巨刺的方式进行阐述,并对其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调察.方法:选择68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实验组同时采用交经巨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76.5%;对照组为32.4%.实验组患者功能综合评定评分为(95.2±10.4)分,对照组为(72.5±11.6)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经巨刺能够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作者:刘治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预防腰椎俯卧住手术中高危部位发生压疮的效果.方法:选取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9月行腰椎俯卧位手术进行治疗的骨科疾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给予常规骨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细节管理,主要包括摆放体位时局部涂抹赛肤润、贴安普贴、啫喱垫等.结果:观察组术后24小时内压疮总发生率为2.5%,与对照组1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细节管理能够显著降低腰椎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新霞;郑晓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东莞市清溪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风险管理前)和观察组(风险管理后),每组50例,后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风险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风险管理实施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率增高,而医疗纠纷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有效提高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还能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医疗纠纷发生率.
作者:尹莉;王爱梅;钟颂华;李小云;黄玉霞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胃溃疡的预防及护理情况,旨在找出有效的临床预防和护理措施,降低骨折患者手术后并发胃溃疡几率.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中山市广济医院收治的骨折患者260例,主要实施了下肢骨折和腰椎手术.随机进行分组,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常规临床护理,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系统化的临床预防和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种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观察研究以及后期随访,在患者住院平均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患者生活能力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胃溃疡发生率(3.1%)低于对照组(10.0%),护理满意度(96.9%)高于对照组(74.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有效预防和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可行的,不仅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胃溃疡的几率,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明显.
作者:杨玲;何伟旦 刊期: 2015年第13期
目的:探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在8种临床常见肿瘤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筛选来源于两家公司的甲状腺转录因子-1抗体,8G7G3/1(Dako)及SPT24(Novocastra)分别为其克隆号.结果:①在甲状腺癌及肺腺癌中,8G7G3/1的甲状腺转录因子其阳性率表达率为70.0%、80.0%;SPT24为90.0%、100.0%;②肝细胞性肝癌中,8G7G3/1的阳性率为80.0%,SPT24则呈阴性;③胃腺癌、卵巢癌及结直肠腺癌中,8G7G3/1在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0.0%、10.0%,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SPT24阳性率则分别为40.0%、10.0%、10.0%,信号定位于细胞核;④乳腺癌中,8G7G3/1、SPT24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为非特异性表达;⑤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肾细胞癌中不表达;结论:甲状腺转录因子-1(8G7G3/1、SPT24)在细胞核的阳性表达为肺与甲状腺癌的重要特征;8G7G3/1可为肝细胞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标记物,8G7G3/1、SPT24在免疫组化检测中存在不同表达方式,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抗体来源的选择.
作者:谢树瑞;谢艳芳;叶翠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