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皮瓣修复重建治疗

刘小明;胡耀华

关键词:足踝部皮肤缺损, 骨外露伤, 皮瓣修复重建
摘要:目的:通过对这11个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患者病历使用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证明皮瓣修复重建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中山市南朗医院2011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的11例足踝部外伤致骨外露患者,对其使用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对他们的脚踝软组织进行修复,并对11病患进行跟踪治疗.结果:11例患者踝部皮瓣移植全部成功,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红润,弹性和质地良好,皮瓣无色素沉着,无感染发生.结论: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是修复患者的脚踝软组织的较为理想方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62例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气管内吸痰护理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探讨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气管内吸痰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自2013年5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经鼻腔或者口腔吸痰法护理,观察组给予气管内吸痰护理,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患者实施施气管内吸痰护理,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黄明静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经伤椎置钉内固定与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经伤椎置钉内固定与跨伤椎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将佛山市南海区第八人民医院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抽签随机分为A组、B组,两组均为32例,分别采取经伤椎置钉内固定术、跨伤椎内固定治疗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矢状位Cobb角、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变化.结果:术后半年、1年、取钉3月比较A组矢状位Cobb角显著较低(P均<0.05);术后半年、1年、取钉3月比较A组矢状位伤椎前缘高度比值显高于B组(P均< 0.05).结论:经伤椎置钉内固定可矫正脊柱骨折畸形,改善伤椎高度、容积,提高脊柱抗压稳定性,优于跨伤椎内固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军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保温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低温和寒颤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腔镜手术患者低温和寒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实行腔镜手术的泌尿外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保温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低温和寒颤的出现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均有下降,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寒颤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实行腔镜手术的泌尿外科患者加强保温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术中低温和寒颤的情况.

    作者:苏艳秀;文艺燕;郑晓薇;邓丽芳;邱博;余娥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切除26例垂体腺瘤的疗效观察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之一,多数病例需要手术切除.应用神经内镜微创经蝶切除垂体腺瘤是近年来新兴的手术方式.本人于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镜组学习,收治内镜经鼻蝶手术切除26例垂体瘤患者,手术效果较好.现将临床资料和手术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饶正西;桂松柏;李储忠;李振业;宗绪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1754例医院感染的回顾性分析与预防策略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发生动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医院感染的感染率分别为2.80%、2.12%、1.13%,3年来的感染率呈下降趋势.3年总体情况显示,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肿瘤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感染率分别为9.43%、6.48%、4.1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30.27%),呼吸道感染在第1季度和第4季度的发病率较高,分别占34.46%、37.29%.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泌尿道插管、呼吸机使用、气管切开、有基础性疾病是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OR>1).结论: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数据库,针对重点科室、危险因素,易感人群加强管理和目标监测,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周文莉;王旭;朱本淑;李红刚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移动式多媒体在术前宣教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移动式多媒体在术前宣传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中山市民众医院接收治疗的手术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移动式多媒体对其进行术前宣传教育,对照组有100例患者给予其传统讲解结合图片进行宣传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宣传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麻醉的配合程度、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宣传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麻醉的配合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移动式多媒体对患者进行术前宣传教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理恐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程度.

    作者:梁连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高州市中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8.71±7.02),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7.36±8.12)(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再发心肌梗死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汉霞;冯叶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我院儿科门诊药房用药咨询的回顾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用药咨询情况,促进药学服务发展.方法:对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共1036例次患者用药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品信息咨询占71.81%,其中有关药物用法咨询内容包括各种剂型使用方法,拆分药物方法,婴幼儿的喂药方法;家长疑问占15.93%;医嘱交代占12.26%.结论:儿科药房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用药咨询,有利于保障儿科用药安全、确保药物疗效、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儿科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谢燕如;卓仪;杨红梅;蔡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盈江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1年,实验组治愈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治愈有效率为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能够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恢复肢体功能,可早期活动.

    作者:杨明周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系统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性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系统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南宁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采用手术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纽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癌因性疲乏程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和生活质量,且改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卢少芬;覃立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观察不同型号留置针在不同部位浅静脉置管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不同型号留置针在不同部位浅静脉置管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四会市中医院接收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4组,各40例.留置针选用BD公司生产的一次性Y型留置针作为研究工具.A组患者在手背静脉留置20号留置针,B组患者在手背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C组患者在前臂静脉留置20号留置针,D组患者在前臂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对比分析4组的穿刺成功率、针眼渗血率、静脉炎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B组患者的穿刺成功、静脉炎发生、针眼渗血及患者满意率为85.0%等指标均好于A组的满意率8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穿刺成功、静脉炎发生、针眼渗血及患者满意率等指标分别好于B组和C组的满意率85.0%、9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分别高于A、B、C3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前臂静脉留置22号留置针输液不仅能够提高置管成功率,同时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大幅降低针眼渗血率,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满意度.

    作者:李瑞娣;刘秀环;潘雪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观察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35%,与对照组97.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间长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而出血量少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两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相差不大,应结合患者实际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伟军;胡奕山;周来喜;陈展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实施基础护理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对基础护理实施与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大埔县中医医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50名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5例,观察组采用优质的基础护理,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比较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后对护理质量的的满意度为92.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患者采用全面与优质的基础护理对于临床效果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张国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两种健康教育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健康教育和常规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将2011年6月-2012年7月期间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8例经胃镜确诊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4例.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方式相同.同时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系统健康教育,包括运用图片、健康教育处方、患者现身说法等.观察两组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治疗依从性以及患者的复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水平.

    作者:杨竹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皮瓣修复重建治疗

    目的:通过对这11个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患者病历使用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证明皮瓣修复重建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中山市南朗医院2011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的11例足踝部外伤致骨外露患者,对其使用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对他们的脚踝软组织进行修复,并对11病患进行跟踪治疗.结果:11例患者踝部皮瓣移植全部成功,术后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红润,弹性和质地良好,皮瓣无色素沉着,无感染发生.结论:腓动脉支穿带蒂皮瓣法是修复患者的脚踝软组织的较为理想方案.

    作者:刘小明;胡耀华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呼吸衰竭58例优质护理服务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对比针对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和普通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选取江门市人民医院116例呼吸衰竭的患者,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8例,护理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血气指标、护理效果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护理组显效率为82.8%,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率为77.6%,总有效率为82.8%,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护理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6.2%,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血气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护理前与护理后血气分析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与护理后动脉血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呼吸衰竭患者护理应用中的血气指标较对照组好,且临床效果佳,护理满意度较高.

    作者:莫丽兰;李玉虎;李巧素;胡浩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对提高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的作用

    目的:心理护理与康复护理对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6月阳江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可提高临床疗效,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作者:沙丽文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轻症急性胰腺诊断中的准确性研究

    目的: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轻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5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55例正常体检者进行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常规磁共振(MR)检查,均于48 h内完成检查,对胰腺表现弥散系数(ADC)值进行测量,比较轻症急性胰腺炎与正常体检者在ADC上的差异.结果:(1)在5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通过常规MRI扫描,无明显异常现象患者6例,有明显异常现象患者49例.(2)对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有39例表现为弥漫均匀性高信号,9例表现为不均匀性高信号,7例表现为中等信号.(3)轻症急性胰腺炎的ADC值明显低于正常体检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WI检测,可将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灶范围反映出来,同时与测量的ADC值相结合,有利于尽早确诊患者病情,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

    作者:黄瑞雪;黄育鑫;曾伟胜;林杰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究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在8种临床常见肿瘤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表达,筛选来源于两家公司的甲状腺转录因子-1抗体,8G7G3/1(Dako)及SPT24(Novocastra)分别为其克隆号.结果:①在甲状腺癌及肺腺癌中,8G7G3/1的甲状腺转录因子其阳性率表达率为70.0%、80.0%;SPT24为90.0%、100.0%;②肝细胞性肝癌中,8G7G3/1的阳性率为80.0%,SPT24则呈阴性;③胃腺癌、卵巢癌及结直肠腺癌中,8G7G3/1在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0.0%、10.0%,阳性信号定位于细胞质;SPT24阳性率则分别为40.0%、10.0%、10.0%,信号定位于细胞核;④乳腺癌中,8G7G3/1、SPT24在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为非特异性表达;⑤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肾细胞癌中不表达;结论:甲状腺转录因子-1(8G7G3/1、SPT24)在细胞核的阳性表达为肺与甲状腺癌的重要特征;8G7G3/1可为肝细胞性肝癌诊断的重要标记物,8G7G3/1、SPT24在免疫组化检测中存在不同表达方式,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抗体来源的选择.

    作者:谢树瑞;谢艳芳;叶翠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胃镜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8%,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2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8%.,两组总有效率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临床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张昌林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