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手术中胸管状胃不同上提径路的并发症及效果对比

陈宇宁;吴祖培

关键词:食管癌, 三切口手术, 胸管状胃, 不同上提径路
摘要:目的:对比食管癌手术中胸管状胃不同上提径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方法:以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择期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胸管状胃不同上提径路将其分为经胸骨后组(n=45)与经食管床组(n=40),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另外,术后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食管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与经胸骨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食管床组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肺不张发生率分别为5.0%、2.5%、15.0%,与经胸骨后组的20.0%、15.6%、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随访3个月、6个月时QLQ-C30总分[(50.8±14.0)VS(63.0±13.2)]分、[(58.2±13.1)VS(65.1±13.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食管床或经胸骨后上提径路手术效果类似,前者以肺不张、肺部感染为主,后者以吻合口瘘或狭窄为主,且后者随访生活质量相对更高,临床需根据患者病情及意愿合理选择.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TOF肌松监测在老年人气管内全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四个成串刺激(TOF)肌松监测在老年人气管全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老年全麻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掷骰子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凭借经验或感觉确定插管时机,观察组在TOF监测下确定插管时机,观察两组术前、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后5 min血压、心率(HR)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肌松药物用药剂量、气管插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术前HR、SBP、DBP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均呈明显下降趋势,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气管插管、气管插管5 min后HR、收缩压(SBP)、舒压(DBP)明显高于术前和麻醉诱导后和对照组同时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肌松药物用药剂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12.14±2.18)mg、(5.08±2.16)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OF肌松监测下对老年患者行气管插管,可减少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减少肌松药用药剂量.

    作者:赵崇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外伤大骨瓣术应用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徐闻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8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改良外伤大骨瓣术治疗,对照组用标准外伤大骨瓣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GOS比对照组的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对照组的低(P<0.05).结论:改良外伤大骨瓣术应用重型脑外伤中,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林涛;侯兰英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治疗大体积前列腺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PK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治疗大体积前列腺(80mL及以上)的手术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大体积(80 mL及以上)前列腺增生患者92例,被完全随机(完全随机表)划分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组(TURP) 45例和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组(TVP) 47例.对TURP组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对TVP组患者实施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详细记录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指标以及术后12月随访指标,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和膀胱剩余尿量(PVR);术后并发症均记录下来.结果:92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及随访,两组患者术后12月随访PKEP组改善较TURP组明显,PKEP组患者切除前列腺较TURP组彻底,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膀胱冲洗时短,术中并发症少;结论:治疗大体积(80 mL及以上)前列腺增生,PKEP手术安全性及疗效均优于TURP.

    作者:游猛;郑彬;陈岳;詹河涓;谢克基;杨文俊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持续质量管理在老年尿毒症透析患者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析针对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持续性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延长器生命时长,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88例老年尿毒症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血透以及腹透环节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尿毒症患者提高生存质量需要建立在良好心理状态的基础上;接收腹膜透析的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蛋白血症的的几率显著大于接收血液透析的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脑血管发生合并症的几率为,显著大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两种方式治疗的患者其存活率均显著大于单纯选择某种治疗措施,且治疗效果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在老年尿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开展持续性质量管理的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需重视心理管理的必要性,并提供相应的营养饮食和运动指导,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TACS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子宫下段横形环状压迫缝合术(TACS)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东莞市茶山镇茶山医院2012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前置胎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剖宫产术中,对照组采取传统8字缝合方法止血,观察组采用TACS治疗止血.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近期并发症、子宫复旧情况等多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术中和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而两组对比术后近期并发症及子宫复旧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ACS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简单快速、安全有效.

    作者:彭青湘;廖庆辉;李粤娜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基层医院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总结防治方法.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珠海市红旗医院住院分娩的1324名产妇,其中发生产后出血41例产妇的出血原因、抢救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产妇的产后出血比例高于初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人工或自然流产史产妇的产后出血比例高于非流产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产妇发生产后出血比例大,明显高于经阴道分娩方式(P<0.05);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远高于胎盘因素及软产道撕裂伤、凝血功能障碍造成的产后出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予欣母沛深部肌肉注射或子宫宫腔内填塞后止血效果良好,无产妇行子宫切除术;出血性休克的8例产妇中5例输血治疗.41例产后出血产妇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产妇的孕产史、分娩方式以及子宫收缩状况、胎盘、软产道撕裂伤等均是影响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明确病因,早期识别,有效治疗是成功防治产后出血的关键.

    作者:刘素珍;范先伟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治疗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10月佛山市龙江镇龙江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亚砷酸注射液,观察组给予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亚砷酸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灶稳定率为75%;对照组患者病灶稳定率为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中,消癌平注射液联合亚砷酸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吴楚海;林榕生;陈荣斌;李怀;陈喜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带锁髓内钉内固定与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效果比较.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4年6月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观察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内固定,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住院时间、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35%,与对照组97.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间长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而出血量少于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两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相差不大,应结合患者实际选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伟军;胡奕山;周来喜;陈展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和分析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4名手术室实习护士作为实践教学的对象,随机将84名实习护士分为实验组42名和对照组4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三级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护士在学习结束后的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技能水平.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课程知识平均分为(96.21±2.02)分,实践操作技能平均分为(93.47±4.56)分.对照组分别为(82.31±2.33)分和(85.43±4.46)分.实验组的理论课程成绩以及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的护士,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级护理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实习护士对手术室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对实践技能水平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刘丹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浅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举措.方法:普洱市人民医院于2011年12月-2014年12月实施病房医院感染的管控举措,观察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统计医院感染率、漏报率变化情况.结果: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制度得到良好执行,可及时确定在检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其原因所在,通过制定的有效措施予以改善.且医院感染率、漏报率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减少,2014年、2013年分别于2011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加强监测、落实,强调医务工作者的密切配合与全员参与,可有效预防及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

    作者:郭瑞敏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宫颈癌早期筛查认知行为的效果

    目的:研究并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复方甲亢片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136例已婚妇女为本实验研究对象,本组参试者均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妇女宫颈癌早期筛查认知度及行为改善情况.结果:本组参试者经护理干预后对宫颈癌早期筛查认知度叫干预前显著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本组参试者护理干预后宫颈癌早期筛查行为得到有效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妇女宫颈癌早期筛查认知行为的效果良好,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刘红梅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品管圈活动在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的组织,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定活动的主题为提高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对活动前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低进行数据采集并分析,制订和实行相应的整改措施,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一针穿刺成功率、两针穿刺成功率、三针及以上穿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显著提高了护理人员PDCA循环应用的综合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儿科住院患者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PDCA循环应用的综合能力.

    作者:谢春华;邹倩倩;郭平仙;陈蔚萱;段小芳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影响上颌颊侧区微种植体支抗成功率的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上颌颊侧区微种植支抗的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77例患者,共植入微支抗钉158枚,统计分析影响种植支抗成功的相关因素.结果:158枚钉脱落27枚,成功率83.1%.77名患者中,18名患者有种植钉脱落,成功率81.7%,患者性别、牙齿移动方式、种植钉材质、直径、长度与成功率无关.口腔卫生状况、手术医生等几个因素影响成功率.结论:患者年龄、口腔卫生状况、操作者技术是影响微种植支抗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白雪芹;邵菊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脑苷肌肽辅助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辅助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茂名市人民医院在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130例脑梗死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于此基础上应用脑苷肌肽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在完成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3.85%,比对照组的83.08%明显提高,其血清MMP-7表达对比对照组有降低现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辅助治疗脑梗死老年患者具有较为明显效果,可以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MMP-7表达.

    作者:蔡秀颜;杨职;袁莉;沐泽凤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浅析复方丹参滴丸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高龄胃溃疡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与研究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患者的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惠东县白盆珠镇卫生院收治的31例老年胃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予以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16例,予以奥美拉唑单独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8例,部分愈合6例,愈合率为93.33%,观察组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愈合时间为(22.3±2.6)d,观察组完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患者,具有愈合率高、愈合速度快的特点,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国珍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移动式多媒体在术前宣教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移动式多媒体在术前宣传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中山市民众医院接收治疗的手术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患者采用移动式多媒体对其进行术前宣传教育,对照组有100例患者给予其传统讲解结合图片进行宣传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宣传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麻醉的配合程度、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宣传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麻醉的配合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心率变化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移动式多媒体对患者进行术前宣传教育,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心理恐惧,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程度.

    作者:梁连崽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筛前神经阻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探讨筛前神经阻断术用于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6月期间蕉岭县中医医院变应性鼻炎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治疗,观察组采用筛前神经阻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70例患者中,49例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筛前神经阻断治疗变应性鼻炎,可以减少对鼻腔黏膜的损害,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林秋利;林仙煌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精子优选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精子优选方法研究.方法:利用CO2激光仪制作有精子优选功能的微流控芯片,模拟体内生殖微环境,对精子进行优选.结果:成功设计并制作了本研究所用微流控芯片.对精子进行优选,对A+B精子的筛选回收率为50%,方便后续精子受精操作.结论:本项目所开发的微流控芯片能够实现精子优选功能.

    作者:郭文鹏;戎志斌;潘力弢;尚業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脂肪清除技术提升结肠癌病理分期准确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脂肪清除技术对结肠癌病理分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湛江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标本获取淋巴结,观察组采用脂肪清除技术后对标本获取淋巴结.结果:观察组共检测出1200枚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检出数为35.5枚;对照组共检测出688枚淋巴结,平均淋巴结检出数为16.5枚;观察组检查出的阳性淋巴结总数为130枚,平均为阳性淋巴结数为3.1枚,对照组检查出的阳性淋巴结总数为85枚,平均为阳性淋巴结数为1.9枚.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前的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病理分期的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Ⅲ期病例较手术前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在病理分期时应用脂肪清除技术能有效增加阳性淋巴结数量并显著增加淋巴结检出数量,有效提高病理分期的准确性.

    作者:黄楚卿 刊期: 2015年第13期

  • 护理安全评价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护理安全评价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来惠州市惠东县黄埠镇卫生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2例,根据随机分组法则,将以上患者分为A组(21例)和B组(21例).A组使用整合了护理安全评价的护理路径,B组使用传统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了护理安全评价机制的护理路径更加适用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

    作者:李建莉 刊期: 2015年第13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