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强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热性惊厥儿童心肌酶谱的临床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引发的热性惊厥患儿126例,根据发热类型不同分为单一组(单纯型热性惊厥患儿)和复杂组(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两组均给予心肌酶谱检查.结果:两组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复杂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组CK MB的阳性率高于单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性惊厥可对心肌造成损伤,对心肌损伤更明显,CK-MB可作为检查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特异性高.
作者:马海强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100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gG、IgA、IgM检测指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改善组的IgG、IgA、IgM,TBIL水平低于恶化组,PTA水平高于恶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检验可以检测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从而反映患者疾病发展程度,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龙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医学价值.方法:选取201 3年09月-2014年10月重庆市江津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行开腹手术、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0.0%,输卵管复通率为90.0%;对照组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为84.0%,并发症发生率为16.0%,输卵管复通率为7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
作者:丁昭宁;刘文兰;邓翠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气囊助产技术在产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在我院行分娩的产妇120例,根据分娩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分娩,观察组给予气囊助产术辅助分娩,比较两组的第1、2产程及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均较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5.0%、新生儿窒息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18.33%、新生儿窒息率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产妇气囊助产,可缩短总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作者:余俊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使用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培酮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的8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PRL水平改善幅度明显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月经紊乱或泌乳、血糖升高、头痛、心动过速等症状出现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失眠、肝功能异常、肌肉僵硬、手脚颤抖、过度焦虑、口干、静坐不能等症状出现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和阿立哌唑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一定的效果,但阿立哌唑的不良反应低、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利培酮.
作者:潘小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比较刃针、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用刃针联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用火针联合隔姜灸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估两组疗效,收集临床不良反应事件评估两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结果: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估疗效,观察组优良率为86.00%;对照组优良率为6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4人出现膝部皮下瘀斑,经热敷后治愈,无硬结、肌肉萎缩等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时,无论是刃针联合隔姜炙还是火针联合隔姜灸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前者比后者更有优势.
作者:吴健放;李飞;郑智;何学武;叶碧霞;李亚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并探讨其解决对策.方法: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由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中抽取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记录以及患者的反馈信息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神经内科患者均发表看法,大多数均认为神经内科护理存在安全隐患,其中,认为缺乏沟通的男39例,女53例,认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的男35例,女48例,认为医院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男30例,女52例,认为医院安全设施不完善的男41例,女56例.结论:对于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来解决.通过使病区环境人文化、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落实规章制度以及加强与患者沟通等措施解决神经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问题.
作者:卢竹仙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不同治疗方法对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3组,每组26例,对照组接受硫酸镁治疗,观察1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1组治疗有效率为92.3%与对照组的76.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治疗有效率为96.2%与对照组的76.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24 h尿蛋白、血黏度等生理指标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配伍硝苯地平或丹参注射液,对妊娠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赵明文;赵志元;鄢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捏脊在体弱儿管理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体弱儿健康管理寻找一种高效的管理或服务模式.方法:对庙溪社区和牛湖社区240例体弱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传统管理的基础上增加捏脊治疗,干预治疗为期12个月,观察两个量表体弱儿综合管理指标以及家庭满意度指标改变.结果:在体弱儿管理指标中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捏脊能够有效的提高儿童保健体弱儿管理的管理质量.
作者:侯斌;贺卫权;袁红艳;何能清;叶永秀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中肩锁钩钢板固定法与传统克氏针固定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83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Karlsson标准及有无术后并发症作为治疗效果的评判标准,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肩锁钩钢板固定法患者的优良率为98.0%明显高于采用传统克氏针固定法治疗的患者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锁钩钢板固定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采用传统克氏针固定法治疗患者的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肩锁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中,采用肩锁钩钢板固定法比传统克氏针固定法的疗效更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作者:曾伟权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妇科手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用某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配合芬太尼麻醉.结果:观察组的镇静效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间上,观察组起效更快,清醒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芬太尼配合咪唑安定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向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肛瘘患者行瘘管切除内口结扎一期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1年4月-2014年6月接收肛瘘患者100例,行分组处理后借助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即:实验组行瘘管切除内口结扎一期缝合术,对照组行肛瘘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疼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肛门压力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实验组临床并发症总发生率4.0%小于对照组1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肛瘘患者行瘘管切除内口结扎一期缝合术效果突出,可减轻临床疼痛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林乐泓;林士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乳腺癌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74例行乳腺癌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对其分组,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各3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评分显著多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保障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建造和谐护患关系.
作者:杨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析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及临床诊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12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昏迷原因与治疗过程.结果:98例接受早期抢救与治疗后,生命体征恢复,抢救成功率是81.7%.120例急诊内科患者的昏迷原因较为多样化,其中脑血管疾病占33.3%,急性中毒占40%,肺部疾病占12.5%,呼吸系统疾病占7.5%等.而脑血管疾病患者中13例患者死亡,占死亡人数的59.1%.结论:急诊内科患者昏迷原因极为复杂,需要医务人员全面、准确诊断,并给予有效抢救,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死亡.
作者:张玄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靶向猪GGTA1基因的敲减质粒.方法:将LentiCRISPR-v2质粒转化感受态DH5α进行扩增并提取该质粒,设计并合成靶向猪GGTA1基因的gRNA(guideRNA,gRNA)序列,对LentiCRISPR-v2质粒进行BsmBI酶切及电泳和胶回收,并将胶回收产物与gRNA序列进行连接,构建LentiCRISPR v2-gRNA重组质粒,将该重组子转化感受态DH5α,培养过夜后,将其涂布于含有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AMP)的LB固体培养基,筛选阳性单克隆DH5α进行培养并提取质粒,对提取的LentiCRISPR-v2-gRNA敲减质粒进行KpnI与EcoRI双酶切验证与序列测定.结果:LentiCRISPR-v2载体酶切结果正确;目的gRNA序列成功插入酶切后的LentiCRISPR-v2载体且序列正确.结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成功构建靶向猪GGTA1基因的敲减质粒,该研究为后续慢病毒的包装及CRISPR-Cas9系统敲减猪GGTA1基因的效率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牟丽莎;温春圣;谢崇伟;蔡志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氨溴特罗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和氨溴特罗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止咳时间、退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氨溴特罗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冯宏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5年4月在我中心进行康复护理的气管切开术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5.68%明显低于对照组35.29% (P<0.05);干预组护理工作满意度96.07%明显优于对照组74.51% (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护理工作当中加入循证护理干预,可以使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进而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作者:吴睿;汪小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树突状细胞(DCs)是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的桥梁,负责感受和巡视外界环境,发动宿主免疫反应并指导适当的抗病原体适应性免疫反应的进行.时代的推移使得人类疾病谱随之而变,肿瘤、免疫缺陷病等日益增多,医学发展的日新月异带来了更多重症和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新手段,如器官移植、化疗、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增加,但同时也引起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如导致威胁人类生命的真菌物种的产生.其中3种机会致病真菌构成对免疫缺陷宿主大程度的威胁:烟曲霉、白念和新生隐球菌.而在这3种机会致病真菌当中,白念珠菌又是为常见的.白念珠菌入侵人体的第1道防线即是DCs,后者可将其吞噬并提呈抗原至适应性免疫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下游反应.在此,我们将对DCs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机制及带来的结果作一文献综述.
作者:尹清欣;廉翠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9%和96.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厄贝沙坦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方案,治疗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孙师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新生儿休克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新生儿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9例心源性休克,占41.3%;总治愈率为71.7%,死亡率为8.7%.结论:新生儿休克主要类型为心源性休克;为有效降低新生儿休克发生率,需要加强围生期保健,并对其进行及早诊断和有效的呼吸支持.
作者:何佳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