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放;李飞;郑智;何学武;叶碧霞;李亚坤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在手术治疗中行翼腭窝加压封闭对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方案,试验组采用翼腭窝加压封闭操作.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比较出血量和手术时间.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58例(96.7%)高于对照组的51例(8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Ⅰ型、Ⅱ型、Ⅲ型患者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翼腭窝加压封闭应用在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效果确切,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张劲伟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内科治疗的3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案可有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总有效率高.
作者:刘海玲;韩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经护理后,两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两组的SAS评分与SDS评分,观察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作者:赵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手术中采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方法:245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纳米碳组,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脂肪组织中误切的甲状旁腺检获情况及术后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改变情况.结果:纳米碳组一过性低钙血症症状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常规组3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0,常规组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PTH暂时性减低发生率11.11%低于常规组29.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永久性减低纳米碳组未发生,常规组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证实纳米碳组检获误切甲状旁腺率4.44%明显低于常规组1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纳米碳负显影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可起到辨认和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
作者:吴恢升;肖瑜;郑昶;王先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产科手术施行硬膜外麻醉后并发症情况,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行硬膜外麻醉患者60例,记录患者术后1d、3d、15d、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腰痛、酸胀感受、尿潴留、头痛及穿刺点压痛等情况.结果:本研究60例患者中,第1天、第3天出现2例尿潴留;术后1d、3d出现神经刺激征3例,术后15d症状完全消失;术后1d出现穿刺点腰痛、压痛及腰酸胀感5例,术后3d上升至10例,术后6个月症状基本消失;术后1d出现头痛1例,术后5~10d消失,且随访前未出现再次头痛症状.结论:妇产科给予硬膜外麻醉患者,可减少血流动力学干扰,临床疗效显著,同时也会出现不良并发症,需积极预防与治疗.
作者:廖福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就诊的36例OSAS患者,采用口腔矫治器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的数据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为下降趋势,而血氧饱和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采用口腔矫治器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郭忠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两组产妇均接受欣母沛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宫腔填纱治疗,分析两组产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用药后出血量、用药后止血时间、子宫切除率等产后出血指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脉搏、收缩压和舒张压等生命体征指标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欣母沛联合宫腔填纱治疗,有助于产妇出血量的减少.
作者:陈秋瑾 刊期: 2015年第18期
比较刃针、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用刃针联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用火针联合隔姜灸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估两组疗效,收集临床不良反应事件评估两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结果: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估疗效,观察组优良率为86.00%;对照组优良率为6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4人出现膝部皮下瘀斑,经热敷后治愈,无硬结、肌肉萎缩等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时,无论是刃针联合隔姜炙还是火针联合隔姜灸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前者比后者更有优势.
作者:吴健放;李飞;郑智;何学武;叶碧霞;李亚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术对老年骨科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实验组行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效果.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观察对象麻醉前、麻醉后6h和12 h后,MMSE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24 h和72 h后,MMSE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是一种较为有效且安全的老年骨科手术麻醉技术.
作者:熊春燕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妇科子宫内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总结护理经验并观察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无1例出血和感染症状发生,治疗有效率高达97.4%,护理满意度为98.7%.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出血、感染,降低痛经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蒋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排班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4年8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精神科男女病区护理服务中实施排班模式,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排班模式,观察优质护理排班模式在精神科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交接班时间少于对照组,且平均护患接触时间多于对照组,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护理文书以及健康教育的合格率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都比对照组高,每周工作时数、连续性、适用性、整体性、弹性排班与护士认可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排班模式在精神科的具体应用效果非常明显,可以缩短交接班时间,提升基础、分级护理的合格率以及精神科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肖潇;邓庭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临床治疗中无创通气联合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间质性肺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糖皮质激素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无创通气治疗.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相关炎性指标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5%(P<0.05).结论:无创通气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间质性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何滨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04年-2014年我院确诊并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单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治疗及ARDS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低于对照组96.67%;治疗后,对照组Glasgow昏迷评分(GCS)评分明显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积极预防和控制ARDS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改善GCS评分的关键,因而应对ARDS进行早期诊断,并予以关注,以改善预后.
作者:陈华;梁明华;袁荣军;陈培钊;叶泽鸿;陈睿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宫腔镜处理宫内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因早孕终止妊娠后宫内胚胎残留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清宫术,观察组行宫腔镜检查并宫腔镜下刮宫术,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清除效果.结果:观察组宫内胎物残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手术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并宫腔镜下刮宫术处理宫内残留的效果显著.
作者:郑芳;吴培芬;杜莲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青光眼降低眼压药物治疗的临床护理对比分析.方法:将62例62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31眼,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治疗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护理后眼压均小于治疗护理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同对照组治疗护理后和同组治疗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在青光眼降低眼压药物治疗临床上具有良好效果,显著降低患者眼压,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仿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及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9%和96.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舒张压及收缩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厄贝沙坦片与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方案,治疗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孙师云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11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1例.观察组实施LEEP刀联合干扰素凝胶治疗,对照组LEEP术前术后均不用干扰素凝胶.观察两组治愈率、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5.2±1.8)周短于对照组(8.2±1.2)周(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56%低于对照组的29.0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后联合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病变有助于创面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永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性,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评价MPO及p-选择素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心血管危险事件中的预测性及其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入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81例为观察组,从门诊体检时随机选取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MPO,p-选择素水平及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浆p-选择素,MPO浓度高于对照组,当冠状动脉斑块稳定的时候,二者水平均轻度升高,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时,即心肌梗死即将出现或心肌梗死发生早期血浆MPO,P-选择素明显升高,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P/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中MPO与p-选择素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血浆MPO及p-选择素的相关性分析明确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初期血栓形成及存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的患者的炎症标志物分析,早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起到诊断性帮助.
作者:张琳;董智强;岳乐;李蓓蓓;王百鹤;赵晓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肺癌患者发热原因的价值评价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9月1日-2014年6月1日间住院的确诊为肺癌、在住院期间伴有发热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发热原因分成:感染性发热组、肿瘤性发热组、非感染性发热组.对各组PCT和CRP等各项指标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统计,感染性发热组PCT、CRP检测阳性率较其他两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PCT与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肿瘤性发热组PCT阳性率与非感染性炎性发热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对发热患者感染性发热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均在80%以上.结论:在肺癌患者发热原因鉴别中,PCT与CRP检测的临床意义重大,并且PCT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良好,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钟光华;康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门诊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抑郁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7月精神科门诊确诊的精神病患家属10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与自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调查问卷评分与国内常模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非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评分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时,要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及精神状态实施干预,避免家属产生焦虑抑郁等症状.
作者:周莉;邓屏;宋宇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