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玲
比较刃针、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用刃针联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用火针联合隔姜灸治疗.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估两组疗效,收集临床不良反应事件评估两组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结果: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评估疗效,观察组优良率为86.00%;对照组优良率为6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4人出现膝部皮下瘀斑,经热敷后治愈,无硬结、肌肉萎缩等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时,无论是刃针联合隔姜炙还是火针联合隔姜灸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前者比后者更有优势.
作者:吴健放;李飞;郑智;何学武;叶碧霞;李亚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对贫血患者病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的患者各46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46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对3组实施血液检验,对比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血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指标水平.结果:研究2组的Hb、MCH、RBC水平明显低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RDW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研究1组,MC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1组Hb、MC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BC、RDW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MCV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研究2组(P<0.05);研究1组和研究2组出现血常规指标异常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5),研究1组和研究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查可以作为临床对贫血疾病进行鉴别和诊断的一项主要方法.
作者:张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甲状腺癌手术中采用纳米碳淋巴示踪剂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方法:245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纳米碳组,比较两组中央区淋巴结脂肪组织中误切的甲状旁腺检获情况及术后血钙、甲状旁腺素(PTH)改变情况.结果:纳米碳组一过性低钙血症症状发生率13.33%明显低于常规组3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率0,常规组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碳组PTH暂时性减低发生率11.11%低于常规组29.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TH永久性减低纳米碳组未发生,常规组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证实纳米碳组检获误切甲状旁腺率4.44%明显低于常规组12.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纳米碳负显影在甲状腺癌手术中可起到辨认和保护甲状旁腺的作用.
作者:吴恢升;肖瑜;郑昶;王先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新生儿休克的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6月收治的46例新生儿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病因、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9例心源性休克,占41.3%;总治愈率为71.7%,死亡率为8.7%.结论:新生儿休克主要类型为心源性休克;为有效降低新生儿休克发生率,需要加强围生期保健,并对其进行及早诊断和有效的呼吸支持.
作者:何佳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比较分析中医治疗和手术治疗对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中医组和手术组,分别给予中医治疗与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折复位效果、住院基本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骨折复位效果、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组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等基本情况均明显优于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与中医治疗应用于踝关节骨折治疗,均有显著疗效,但中医治疗住院时间较短、医疗费用较低、并发症较少.
作者:梁剑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性,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评价MPO及p-选择素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心血管危险事件中的预测性及其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入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81例为观察组,从门诊体检时随机选取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MPO,p-选择素水平及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浆p-选择素,MPO浓度高于对照组,当冠状动脉斑块稳定的时候,二者水平均轻度升高,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时,即心肌梗死即将出现或心肌梗死发生早期血浆MPO,P-选择素明显升高,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P/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中MPO与p-选择素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血浆MPO及p-选择素的相关性分析明确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初期血栓形成及存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的患者的炎症标志物分析,早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起到诊断性帮助.
作者:张琳;董智强;岳乐;李蓓蓓;王百鹤;赵晓溪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医院护理管理对降低护士心理压力、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的3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护理管理.对两组的心理压力以及观察组实施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管理后的观察组护士的心理压力评分明显低于实施管理后对照组护士的心理压力评分(P<0.05);实施管理后的观察组护士护理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4.1%要明显高于实施人性化管理之前的76.5% (P< 0.05).结论:医院对护士进行人性化的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士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余星桥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妇科手术中应用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的麻醉效果.方法:随机选用某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妇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麻醉,对照组患者使用丙泊酚配合芬太尼麻醉.结果:观察组的镇静效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时间上,观察组起效更快,清醒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芬太尼配合咪唑安定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向飞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评估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总结其医学价值.方法:选取201 3年09月-2014年10月重庆市江津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5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行开腹手术、观察组30例行腹腔镜手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为10.0%,并发症发生率为0.0%,输卵管复通率为90.0%;对照组术后镇痛药物应用率为84.0%,并发症发生率为16.0%,输卵管复通率为72.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
作者:丁昭宁;刘文兰;邓翠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患有妇科疾病的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妇科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终止妊娠的有效率达到95.24%,紧急避孕的有效率达到84.62%,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的有效率达到89.29%,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率达到91.67%,其他妇产科疾病的有效率达到83.33%.结论:对患有妇产科疾病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何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急性创伤植皮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并且寻求负压吸引在植皮治疗中压力及吸引方式的佳选择.方法:(1)将急性创伤,包括皮肤撕脱伤、软组织大面损伤等,需行植皮治疗的患者分为常规植皮治疗和利用负压吸引技术的植皮治疗.观察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植皮区成活情况、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利用统计学方法得出结论,比较其差异性.(2)在利用负压吸引的植皮治疗组中将其按照吸引压力的高低分为高压力组(-300 ~ 450mm Hg)及(150~300mmHg)两组,并在次将其分为持续吸引及间断吸引组.观察术后创面恢复情况(愈合时间、肉芽生长时间),植皮区成活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得出结论,比较其差异性.(3)根据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结果:对治疗后两组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负压引流技术组患者供皮区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植皮成活率增高,住院总费用降低,较之常规植皮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吸引技在急性创伤中可以较好地控制创面感染,并且在适宜压力下植皮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提高植皮存活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作者:何剑锋;袁伟;钟东;张周周;许万堂;罗小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甲氨喋呤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主要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旨在研究出抵制患者不良反应的有效对策,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60例,对其进行甲氨蝶呤化疗治疗,观察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氨蝶呤治疗后会出现消化道反应、皮肤损害、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黏膜损害、骨髓抑制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反应(31.6%)和黏膜损害(3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对症处理后,43例一般反应患者均好转,治疗有效率为100%;17例严重反应患者抢救恢复15例,治疗有效率为88,2%.结论:在使用甲氨蝶呤为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毒副反应,必须研究不良反应应对对策才能大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疾病治愈率.
作者:王济远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布托菲诺复合氟比洛芬酯对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150例胸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A组患者术前进行氟比洛芬酯静脉注射,B组患者进行布托菲诺复合氟比洛芬酯治疗,C组患者予0.9%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分析3组患者术后躁动程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C组患者躁动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菲诺复合氟比洛芬酯可以有效降低胸腔镜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温伟彬;黄典;林伟雄 刊期: 2015年第18期
外来医疗器械是指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因其可以在不增加器械购置费的情况下开展多项新的手术,故在医院使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外来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后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和处理流程,器械灭菌质量往往得不到有效保证,给患者安全带来很大的隐患.笔者从目前我国外来器械使用管理现状、国内外流程处理概况和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阐述,为下一步规范外来医疗器械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郝淑芹;何满红;刘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LEEP)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病变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11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61例.观察组实施LEEP刀联合干扰素凝胶治疗,对照组LEEP术前术后均不用干扰素凝胶.观察两组治愈率、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时间(5.2±1.8)周短于对照组(8.2±1.2)周(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56%低于对照组的29.0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后联合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宫颈病变有助于创面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永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阴道炎患者并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给以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以苦参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75.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阴道白带增多、阴道内灼热、外阴瘙痒和尿路刺激征临床症状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和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在治疗阴道炎临床上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效果显著.
作者:周从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的急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时间、住院时间、生理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5.9%,低于对照组的51.9% (P< 0.05).结论:急性重症安眠药中毒给予基础急诊治疗联合血液灌流,疗效确切.
作者:曹坤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重庆市长寿区妇幼保健院从2013年2月-2014年4月收治的7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或生命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5%,观察组为97.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1%,观察组为13.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采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疗法,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作者:李欢欢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就诊的36例OSAS患者,采用口腔矫治器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的数据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呼吸紊乱指数、呼吸暂停指数、低通气指数、长呼吸暂停时间、平均呼吸暂停时间与治疗前相比均为下降趋势,而血氧饱和度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采用口腔矫治器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郭忠于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对多发性脑梗死(MCI)与单发性脑梗死(SCI)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为防治脑梗死提供参考,提高脑梗死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之间的260例脑梗死患者,以临床诊断和相关医学资料为依据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其中MIC140例,SCI120例,对两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比其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MCI组和SCI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脑梗死史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脑梗死史均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CI的主要病因是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SCI的主要病因是小动脉闭塞性卒中.MCI与SCI的危险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其中,MCI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脑梗死史.SCI的独立危险因素有高脂血症、脑出血病史、胆固醇过高、甘油三酯过高、饮酒史等.
作者:和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