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临床观察

朱方惠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辨证护理, 冠心病心绞痛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遵医率,远期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临床遵医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临床遵医率为95.5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远期复发率分别为22.22%(10/45),4.44%(2/45)(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4.44%(38/45),100.00%(45/4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遵医行为,降低复发风险,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降低待灭菌包缺陷的实践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降低待灭菌包缺陷的应用.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待灭菌包的缺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待灭菌包不合格率为5.5%,品管圈活动后,不合格率下降为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供应室待灭菌包的缺陷及不合格率.

    作者:代淑玲;李玉芯;徐红霞;姚李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Barrett食管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每日口服埃索美拉唑,观察组在接受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后,同样每天服用埃索美拉唑,剂量和疗程与对照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6、12个月时随访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氩离子凝固术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Barrett食管,能有效消除Barrett黏膜和诱导鳞状上皮增生,操作简单、安全.

    作者:包福元;陈平湖;叶伟智;周小戈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9%,优于对照组的80.64%(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过程中进行全面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剑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均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分析,针对患者临床护理有效情况,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针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对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优于常规护理效果,不仅可以从根本上优化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还可以在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作者:杨建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用于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35例该病证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应用西医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2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和Barthel指数情况,以及症状积分和fug卜meyd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得分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95%,优于对照组满意率60% (P<0.05).结论: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郝香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7例单纯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5%,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6%高,治疗后7d、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无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可促进患者较快恢复.

    作者:梁巧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5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就其临床感染症状、体征、真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并就ICU引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45例ICU重症患者出现症状与体征多以发热为主,依次为肺部湿啰音、痰量增多,黏稠、呼吸急促等.经痰液、肺部分泌物、血液标本检测,共分离真菌156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居首(52.6%),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7.3%),第三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1.5%).引发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多集中于以下几方面: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气管插管以及气管切开、低蛋白血症、长期应用各种激素等.结论:ICU重症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后,其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多为发热、痰量增多、黏稠、肺部湿啰音;其感染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则是引发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蒋光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重组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抑制胃癌淋巴管新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重组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BP)对胃癌淋巴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SGC-7901胃癌细胞系,建立胃癌裸鼠异位移植瘤模型,了解KBP对胃癌生长和淋巴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明确KBP通过减少肿瘤细胞VEGF-C表达抑制肿瘤淋巴管新生和肿瘤生长.结果:腹腔内注射KBP导致胃癌生长抑制,抑制率为61.4%.KBP处理的肿瘤组织中淋巴管密度显著降低,提示KBP可以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和肿瘤生长.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KBP处理的SGC-7901胃癌细胞和纽织中VEGF-C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下调VEGF-C在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提示KBP可能通过抑制肿瘤淋巴管新生作用,进而抑制肿瘤淋巴转移的作用.

    作者:朱宝和;罗利娜;廖允军;韩庆;庄礼钊;李琪;范子冰;陈剑尉;王成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过程中运用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本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中选出9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患者.对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折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肱骨切开内固定和直接外固定方法.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中医三期治疗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比组87.76%(43/49).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血肿几率、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几率,均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中医骨折三期疗法可以有效提升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同时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卫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科处理48例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不同产科处理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4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统计本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阴道分娩36例,占75.0%,剖宫产12例,占25.0%;阴道分娩产妇的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产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仍然存在阴道分娩的可能,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及存在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应当积极进行阴道试产,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华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策略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接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4例.采用常规脑出血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脑出血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出血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参芪雪花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参芪雪花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对象,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参芪雪花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肾炎康平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尿蛋白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雪花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潘记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同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 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动脉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明胶海绵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治疗,观察组行无水乙醇超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术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效率为96%,对照组止血效率为84%,两组止血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水乙醇超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高仑;孙秀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牟5月本院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有效率较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较好.

    作者:张苑;杨景涛;付晓峰;王导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出血原因和防治措施剖析

    目的:对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出血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使用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手术的患者案例进行分析,对术中出血与术后继发性出血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由对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出血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使得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于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的出血情况,要根据其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作者:陆乾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SDS与SAS评分较之于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以76.7%明显不及观察组的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彭联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和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18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高龄患者,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与布比卡因组,对比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运动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布比卡因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短于罗哌卡因组,但其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布比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4%,罗哌卡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在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应用可以缩短患者运动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

    作者:甘镜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与讨论.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收治2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通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护理,让患者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正确的理解,积极配合治疗,26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特点对患者进行对症护理与健康指导,能够帮助患者脱离病痛,早日康复.

    作者:吴丽香;吕晓静;王芸;张巍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术后18~24个月的随访,无内固定失败患者,椎间植骨获得良好的融合,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比值相对于术前发生明显的改善,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使正常椎体序列得到早期的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得到重建,使脊髓以及神经的压迫得到明显的解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2012-2014年重庆璧山区VCT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2012-2014年璧山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情况,为璧山区艾滋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笔者选取了2012-2014年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对VCT门诊求询者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64名VCT求询者中,21 ~ 50岁的求询者占主要部分,占53.0%;已婚者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占55.8%,农民和学生求询者人数,分别占26.7%和22.4%.441例接受HIV检测的VCT求询者中,有30例检测为HIV阳性,HIV阳性率为6.8%,其中男性HIV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女性的3.4%;配偶为HIV阳性的检测者的HIV阳性率为17.1%,有同性性行为史的检测者的HIV阳性率为13.3%,明显高于有输血/献血史及非婚异性性行为史的检测者的HIV阳性率.结论:璧山区VCT求询者以农民、学生、家政服务业的求询者为主,且HIV检测阳性以配偶为HIV阳性、有同性性行为史的检测者为主.应广泛开展VCT工作,加强对HIV感染的综合防治.

    作者:刘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