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系统评价

杨建芬

关键词:循证护理, 急性胰腺炎, 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均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分析,针对患者临床护理有效情况,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针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对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优于常规护理效果,不仅可以从根本上优化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还可以在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疾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疾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9例拟作手术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术前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19例宫颈疾病患者中,超声诊断宫颈囊肿306例,宫颈息肉222例,宫颈肌瘤65例,宫颈肥大216例,宫颈癌12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99.1%、98.5%、98.1%、63.2%;其中位于距宫颈外口小于1.5 cm内的病变436例,位于1.5 ~ 3.5 cm的病变338例,位于距宫颈外口大于3.5 cm的病变45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2%、92.6%、86.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在对宫颈疾病的术前诊断中,不仅可以提供可靠的疾病诊断依据,而且还可以对病变做出准确的定位.

    作者:姜川;蔡和伶;郑远琴;匡能琼;朱小丽;牟奇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均行POEM手术并采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手术治疗、随访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OEM手术,临床症状及Eckardt评分明显改善,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栾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疗效观察

    目的:对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2013年5月至201 5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患者共计143例,依据患者意愿选择治疗方案,并以此作为分组依据,71例患者接受西医治疗,为对照组;72例患者接受另加凉血通瘀方治疗,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瘀热阻窍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效果,治疗2周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分别为73.24%、98.61%,且实验组在脑出血量、瘀热阻窍证评分上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西医治疗相比,凉血通瘀方辅助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瘀热阻窍证,具有更为明显的临床效果,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较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卢俊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对比研究

    目的: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之间的比较.方法:针对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采用祛风化痰醒脑汤为主要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祛风化痰醒脑中药配方颗粒组与传统中药汤剂组,并采用临床疗效的评估标准,及时记录其临床的基本疗效.结果:头颅CT恢复方面,中药免检颗粒与传统的中药汤剂在有效率上相比,前者更具有优势,有效率为97.3%,后者有效率为93.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药剂相比较在临床疗效上相当,但是,中药免煎颗粒在配药、服用、紧急用药、保存与携带等方面与中药汤剂相比更具有优势.中药免煎颗粒保持了中医临床诊治的辩证特色,随证处方;质量更加稳定,疗效更加可靠.

    作者:马定耀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对照组为9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病症,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躯体功能与心理功能,帮助患者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秦承花;王定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3月-2014年9月收治的9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盆腔包块直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盆腔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疗法,能够有效缩短疗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黄碧娟;刘月美;李智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宫颈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对宫颈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本院共收治宫颈妊娠患者3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运用甲氨蝶呤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的保守治疗方式对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成功保留患者的子宫与生育能力,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方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患者中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前的10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的124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患者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后,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专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促进了糖尿病护理质量,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朱肖;彭淑华;孙爱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骨折患者体位护理安全问题和对策

    目的:探讨和分析骨折患者体位护理的安全问题及对策.方法:分析骨折患者体位护理的要求及存在的安全问题,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预防控制能力,强化安全健康教育培训力度,增强医护患者的交流与沟通,确保骨折患者体位护理中的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结合以上对策措施对骨折患者的体位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采取优质体位护理,均未出现多种并发症,临床疗效显著,经有效治疗和合理护理后,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骨折患者体位护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方式,提高护理安全性和有效性,对骨折患者的体位护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柳会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用于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35例该病证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应用西医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2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和Barthel指数情况,以及症状积分和fug卜meyd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得分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95%,优于对照组满意率60% (P<0.05).结论: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郝香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额眶前颅底开放性生颅脑损伤患者80例.对其临床表现与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前颅底重建修补手术,同时有5例患者接受一期视神经管减压手术,2例患者接受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结果:手术完成之后,无1例患者出现永久脑脊液漏情况,但是有7例患者因为存在视神经管损伤,在完成相应的视神经管减压治疗之后,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治疗之前,患者GOS评分良好率为81.25%,治疗之后其评分良好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生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重点是抢救患者的生命,有效的修复患者的前颅底以及眼眶缺损,促使神经功能障碍进一步减少.

    作者:吴展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目视管理在救护车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在救护车物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实施目视化管理前的救护车质控情况为对照组,将2012年9月-2013年8月实施目视化管理后救护车质控情况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救护车的药品物品取用时间、检查时间,物品、药品、仪器的完好率.结果:观察组救护车的药品物品取用时间、检查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物品、仪器的完好率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视化管理在救护车物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保证急救车内物品齐全,使用安全,损耗减少起到良好作用.

    作者:赵玉冰;庄东明;江景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婴儿痉挛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口服皮质类固醇和氨己烯酸是目前欧美国家用于治疗婴儿痉挛症的一线药物.目前关于ACTH、皮质类固醇、氨已烯酸和其他抗癫痫药物(如托吡酯、唑尼沙胺等),以及氟苯桂嗪和目前尚未应用于临床上的新药(雷帕霉素和黑皮质素受体激动剂)在治疗婴儿痉挛症的作用上有一些新的认识.预防干预措施可防止药物数周至数月累计使用造成的脑损伤.近关于药物治疗可远期影响智力发展的研究进展有所增加.本文作者主要综述婴儿痉挛症药物疗法的新进展,并重点强调新研究的实际应用.

    作者:赵慧;刘智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鼻咽癌侵犯颅底对肿瘤复发转移及后遗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咽癌侵犯颅底对肿瘤复发转移以及放疗后后遗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析鼻咽癌颅底受侵发生的情况、对放疗的反应、放疗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情况以及放疗后后遗症的发生.结果:入组鼻咽癌277例,按照肿瘤转移情况分为两组,侵犯颅底组149例,未侵犯颅底组128例.两组患者初治时即发生远处转移者分别为15例和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放射治疗后颅底未受侵组鼻咽肿瘤均完全消失,而颅底受侵组有8例患者鼻咽肿瘤磁共振(MRI)提示有残留(P<0.01).经过定期随访,颅底受侵组鼻咽局部复发38例,颅底未受侵组鼻咽局部复发5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那些初治时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颅底受侵组和颅底未受侵组发生远处转移分别为37和28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咽癌放疗后颅底受侵组放射性脑病的发生较未受侵组为高(P<0.05),而两组间炎性水肿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侵犯颅底患者治疗后局部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病发生均升高,但是治疗后远处转移发生的几率并没有增加.

    作者:刘琦;赖庆君;朱介宾;张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探讨

    目的:探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救治的84例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成功救治83例,成功率为98.8%,死亡1例,病死率为1.19%,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对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要做到及时诊断,使患者在早期得到确切的治疗,在积极抗体克治疗的同时,手术坚持损伤控制的理念,术后对症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生的发生率,提高了就治率.

    作者:吕孟;邹文贵;张伟;赵英勤;袁之翔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熊去氧胆酸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胆汁淤积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熊去氧胆酸联合对合并患有胆汁淤积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合并患有胆汁淤积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单纯采用熊去氧胆酸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熊去氧胆酸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乙肝肝硬化伴胆汁淤积药物治疗效果、肝硬化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肝胆疾病药物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在药物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患者乙肝肝硬化伴胆汁淤积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疾病药物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在药物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熊去氧胆酸联合对合并患有胆汁淤积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郑高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遵医率,远期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临床遵医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临床遵医率为95.5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远期复发率分别为22.22%(10/45),4.44%(2/45)(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4.44%(38/45),100.00%(45/4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遵医行为,降低复发风险,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方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肝门胆管成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对肝内胆管结石各种不同治疗方法的长期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共选取132例患有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62例患者,进行肝门胆管的成型手术治疗.对照组61例患者,采取传统的保守治疗方式.跟踪临床效果并对其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6.4%,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14.8%.结论:采用肝门胆管成型手术,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江鸿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降低待灭菌包缺陷的实践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降低待灭菌包缺陷的应用.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待灭菌包的缺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待灭菌包不合格率为5.5%,品管圈活动后,不合格率下降为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供应室待灭菌包的缺陷及不合格率.

    作者:代淑玲;李玉芯;徐红霞;姚李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腰椎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腰椎JOA评分、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辨证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可有效缓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许韶山;梁珍;赵晓东;黄凯;霍虹;吴洋;陈元艳;陈幸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