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孟;邹文贵;张伟;赵英勤;袁之翔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治疗中低血糖反应原因及护理.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212例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均对其进行基础资料分析,观察患者发生低血糖因素,并予以对应护理干预.结果:发生低血糖因素主要为高龄、胰岛素用量过多、未按时按量饮食、合并肾病、合并肝功能不良、运动时间过长或运动量过大等,与未发生低血糖患者对比上述因素均存在一定代表性(P<0.05).经密切监测及对应护理,有效纠正低血糖,患者血糖均恢复正常,未出现并发症.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在临床中是较为先进治疗技术,因为其持续输注,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极易出现低血糖,了解低血糖出现相关因素并予以对应护理干预,可以减少低血糖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冉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遵医率,远期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临床遵医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临床遵医率为95.5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远期复发率分别为22.22%(10/45),4.44%(2/45)(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4.44%(38/45),100.00%(45/4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遵医行为,降低复发风险,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方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额眶前颅底开放性生颅脑损伤患者80例.对其临床表现与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上述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前颅底重建修补手术,同时有5例患者接受一期视神经管减压手术,2例患者接受视神经管减压手术.结果:手术完成之后,无1例患者出现永久脑脊液漏情况,但是有7例患者因为存在视神经管损伤,在完成相应的视神经管减压治疗之后,患者的视力明显改善.治疗之前,患者GOS评分良好率为81.25%,治疗之后其评分良好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发额眶前颅底开放性生颅脑损伤患者治疗的重点是抢救患者的生命,有效的修复患者的前颅底以及眼眶缺损,促使神经功能障碍进一步减少.
作者:吴展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降低待灭菌包缺陷的应用.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待灭菌包的缺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待灭菌包不合格率为5.5%,品管圈活动后,不合格率下降为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供应室待灭菌包的缺陷及不合格率.
作者:代淑玲;李玉芯;徐红霞;姚李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析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牟5月本院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有效率较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较好.
作者:张苑;杨景涛;付晓峰;王导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疾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9例拟作手术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术前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19例宫颈疾病患者中,超声诊断宫颈囊肿306例,宫颈息肉222例,宫颈肌瘤65例,宫颈肥大216例,宫颈癌12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99.1%、98.5%、98.1%、63.2%;其中位于距宫颈外口小于1.5 cm内的病变436例,位于1.5 ~ 3.5 cm的病变338例,位于距宫颈外口大于3.5 cm的病变45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2%、92.6%、86.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在对宫颈疾病的术前诊断中,不仅可以提供可靠的疾病诊断依据,而且还可以对病变做出准确的定位.
作者:姜川;蔡和伶;郑远琴;匡能琼;朱小丽;牟奇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为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70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短肌腱移位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骨膜移位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较对照组的71.4%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骨膜移位法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1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均行POEM手术并采取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手术治疗、随访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POEM手术,临床症状及Eckardt评分明显改善,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均消失.结论: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栾丽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自体骨屑回植技术在新鲜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35例新鲜股骨骨折患者,男性30例,女性5例;年龄18~46岁,平均32.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0d,平均6.5 d.骨折AO分型:B2型20例,B3型10例,C3型5例.单侧皮质缺损面积平均为3.0 cm×1.5 cm.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后,利用改良吸引管,经髓腔植入自体骨屑.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0~110 min,平均100min;植骨所用时间为5~ 10 min,平均8 min.35例患者术后获5~16个月(平均7.8个月)随访.骨缺损及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3~7个月(平均4.3个月).膝关节功能根据Neer评定标准评定:均为优.未发现异位骨化形成.结论:自体骨屑回植技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骨膜、肌肉等副损伤;有利于骨折愈合,可有效修复骨缺损.
作者:曾尚广;丁清和;何锦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药物不合理使用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药物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20例,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这20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在结束药物治疗或者进行药物合理调整之后,其不良反应情况得到了改善,患者相关不良症状消失,7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程度较严重,在进行临床有效抢救之后,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另外1例患者为老年人,在进行临床手术抢救治疗后无效死亡.结论:目前,不合理用药现象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其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导致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和药物不合理应用问题息息相关.
作者:涂学龄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碳酸利多卡因止痛及防治人流综合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对象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观察对象采用碳酸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扩宫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吸宫时VAS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流患者止痛治疗有效率以及扩宫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合(P<0.05).结论: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接受碳酸利多卡因进行止痛治疗和人流综合反应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艾永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入院治疗的10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采取个体化护理;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8.0±4.2)min、术中出血量为(17.0±2.8)mL、下床活动时间为(50.0±1.2)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0.0±1.7)h、切口长度为(2.6±0.6)cm;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4.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治疗满意度为90.00%;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4.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治疗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22.00%、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治疗满意度为7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安全性高,协同提高常规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不同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 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动脉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明胶海绵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治疗,观察组行无水乙醇超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术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效率为96%,对照组止血效率为84%,两组止血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水乙醇超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高仑;孙秀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研究组的复发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研究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
作者:王素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腰椎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腰椎JOA评分、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辨证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可有效缓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许韶山;梁珍;赵晓东;黄凯;霍虹;吴洋;陈元艳;陈幸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胆囊结石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胆囊结石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在患者手术实施过程中平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肛门排气情况和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且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相较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来说,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更佳,不仅可以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明显优化相关手术指标,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桂彦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2012-2014年璧山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情况,为璧山区艾滋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笔者选取了2012-2014年璧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信息作为研究对象,对VCT门诊求询者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64名VCT求询者中,21 ~ 50岁的求询者占主要部分,占53.0%;已婚者所占比例超过一半,占55.8%,农民和学生求询者人数,分别占26.7%和22.4%.441例接受HIV检测的VCT求询者中,有30例检测为HIV阳性,HIV阳性率为6.8%,其中男性HIV阳性率为8.0%,明显高于女性的3.4%;配偶为HIV阳性的检测者的HIV阳性率为17.1%,有同性性行为史的检测者的HIV阳性率为13.3%,明显高于有输血/献血史及非婚异性性行为史的检测者的HIV阳性率.结论:璧山区VCT求询者以农民、学生、家政服务业的求询者为主,且HIV检测阳性以配偶为HIV阳性、有同性性行为史的检测者为主.应广泛开展VCT工作,加强对HIV感染的综合防治.
作者:刘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6周后、12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治疗6周、12周后患者SBP、DBP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显效42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0.0%(72/80),不良反应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25%(9/80).结论: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周玉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欧维婷联合利多卡因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4例要求取环的绝经妇女并随机分为两组,各57例,观察组采用欧维婷软膏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补佳乐与利多卡因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取环过程中的情况与手术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在宫颈扩张、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腹部疼痛、手术成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欧维婷与利多卡因联合对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成功率较高.
作者:谭家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术后18~24个月的随访,无内固定失败患者,椎间植骨获得良好的融合,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比值相对于术前发生明显的改善,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使正常椎体序列得到早期的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得到重建,使脊髓以及神经的压迫得到明显的解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