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王华

关键词:开腹阑尾切除术, 穿孔性阑尾炎,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入院治疗的10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采取个体化护理;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8.0±4.2)min、术中出血量为(17.0±2.8)mL、下床活动时间为(50.0±1.2)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0.0±1.7)h、切口长度为(2.6±0.6)cm;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4.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治疗满意度为90.00%;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4.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治疗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22.00%、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治疗满意度为7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安全性高,协同提高常规治疗的效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患者中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前的10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的124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患者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后,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专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促进了糖尿病护理质量,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朱肖;彭淑华;孙爱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评价冠心痛心肌缺血患者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4月-2014年11月诊治的4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40例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根据两组的应变率(SR)、应变(S)、心肌速度(Vs),找出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的价值.结果:纵向的缺血节段速度平均值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P< 0.05),非缺血节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心尖段、中间段、基底段的缺血节段应变平均值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但是应变率平均值仅在基底段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P< 0.05),而应变率平均值在心尖段、中间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径向应变率平均值、应变、缺血节段速度明显较正常对照组低(P<0.05).而非缺血节段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技术可以成为无创的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的有效指标,准确性较高、稳定性较强,检查结果正确,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黄李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鼻咽癌侵犯颅底对肿瘤复发转移及后遗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鼻咽癌侵犯颅底对肿瘤复发转移以及放疗后后遗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析鼻咽癌颅底受侵发生的情况、对放疗的反应、放疗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情况以及放疗后后遗症的发生.结果:入组鼻咽癌277例,按照肿瘤转移情况分为两组,侵犯颅底组149例,未侵犯颅底组128例.两组患者初治时即发生远处转移者分别为15例和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放射治疗后颅底未受侵组鼻咽肿瘤均完全消失,而颅底受侵组有8例患者鼻咽肿瘤磁共振(MRI)提示有残留(P<0.01).经过定期随访,颅底受侵组鼻咽局部复发38例,颅底未受侵组鼻咽局部复发5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那些初治时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颅底受侵组和颅底未受侵组发生远处转移分别为37和28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咽癌放疗后颅底受侵组放射性脑病的发生较未受侵组为高(P<0.05),而两组间炎性水肿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侵犯颅底患者治疗后局部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病发生均升高,但是治疗后远处转移发生的几率并没有增加.

    作者:刘琦;赖庆君;朱介宾;张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加减柴芍四君子汤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加减柴芍四君子汤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米替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柴芍四君子汤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减柴芍四君子汤联合阿米替林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

    作者:俞云姣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对比研究

    目的: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之间的比较.方法:针对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采用祛风化痰醒脑汤为主要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祛风化痰醒脑中药配方颗粒组与传统中药汤剂组,并采用临床疗效的评估标准,及时记录其临床的基本疗效.结果:头颅CT恢复方面,中药免检颗粒与传统的中药汤剂在有效率上相比,前者更具有优势,有效率为97.3%,后者有效率为93.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药剂相比较在临床疗效上相当,但是,中药免煎颗粒在配药、服用、紧急用药、保存与携带等方面与中药汤剂相比更具有优势.中药免煎颗粒保持了中医临床诊治的辩证特色,随证处方;质量更加稳定,疗效更加可靠.

    作者:马定耀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和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胆囊受损情况、胆心反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开腹组35.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明显.

    作者:宋劲辉;刘碧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同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 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动脉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明胶海绵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治疗,观察组行无水乙醇超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术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效率为96%,对照组止血效率为84%,两组止血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水乙醇超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高仑;孙秀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自体骨屑回植技术在新鲜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骨屑回植技术在新鲜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35例新鲜股骨骨折患者,男性30例,女性5例;年龄18~46岁,平均32.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0d,平均6.5 d.骨折AO分型:B2型20例,B3型10例,C3型5例.单侧皮质缺损面积平均为3.0 cm×1.5 cm.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后,利用改良吸引管,经髓腔植入自体骨屑.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0~110 min,平均100min;植骨所用时间为5~ 10 min,平均8 min.35例患者术后获5~16个月(平均7.8个月)随访.骨缺损及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3~7个月(平均4.3个月).膝关节功能根据Neer评定标准评定:均为优.未发现异位骨化形成.结论:自体骨屑回植技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骨膜、肌肉等副损伤;有利于骨折愈合,可有效修复骨缺损.

    作者:曾尚广;丁清和;何锦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RIG-Ⅰ样受体在H5N1型禽流感病毒和LPS介导的急性肺损伤机制中的意义

    目的:急性肺损伤(ALI)是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SARS和人禽流感的重要临床表现形式.RIG-Ⅰ样受体(RLR)能够识别细胞质中的病毒RNA,但其在ALI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方法:我们复制急性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和内毒素)引起ALI的大鼠模型和相应的体外细胞培养(人肺上皮细胞株A549)实验,用实时荧光RT-PCR法观察RLR基因表达变化,留取培养细胞上清用ELESA法检测细胞因子干扰素-β(IFN-β)的变化.结果:发现HsN1型禽流感病毒能诱导RLR的大量表达,且能增加A549培养液上清IFN-β的大量生成.结论:RLR参与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诱发的急性肺损伤过程,并可能起到抗病毒的保护效应.

    作者:肖锐;陈婉华;李彦;李寅环;植荣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探讨

    目的:探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救治的84例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成功救治83例,成功率为98.8%,死亡1例,病死率为1.19%,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对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要做到及时诊断,使患者在早期得到确切的治疗,在积极抗体克治疗的同时,手术坚持损伤控制的理念,术后对症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生的发生率,提高了就治率.

    作者:吕孟;邹文贵;张伟;赵英勤;袁之翔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腰椎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腰椎JOA评分、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辨证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可有效缓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许韶山;梁珍;赵晓东;黄凯;霍虹;吴洋;陈元艳;陈幸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研究组的复发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研究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

    作者:王素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合理用药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研究药物不合理使用以及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本院接受药物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20例,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这20例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药物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在结束药物治疗或者进行药物合理调整之后,其不良反应情况得到了改善,患者相关不良症状消失,7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程度较严重,在进行临床有效抢救之后,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另外1例患者为老年人,在进行临床手术抢救治疗后无效死亡.结论:目前,不合理用药现象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其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导致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和药物不合理应用问题息息相关.

    作者:涂学龄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降低待灭菌包缺陷的实践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降低待灭菌包缺陷的应用.方法:应用品管圈活动对供应室待灭菌包的缺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待灭菌包不合格率为5.5%,品管圈活动后,不合格率下降为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供应室待灭菌包的缺陷及不合格率.

    作者:代淑玲;李玉芯;徐红霞;姚李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遵医率,远期复发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临床遵医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临床遵医率为95.56%(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远期复发率分别为22.22%(10/45),4.44%(2/45)(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4.44%(38/45),100.00%(45/45)(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护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遵医行为,降低复发风险,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方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效果分析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2例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以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对照组给以阿奇霉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治疗后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和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25.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临床中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世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宫颈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并分析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对宫颈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本院共收治宫颈妊娠患者3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运用甲氨蝶呤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的保守治疗方式对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成功保留患者的子宫与生育能力,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方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室温储存质量稳定性考察

    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在室温25℃下存放一定时间后的质量变化,为该药品的储存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批不同厂家的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置于25℃下存放,分别于0、1、2、3月取样,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头孢唑啉钠项下方法,检查其性状、颜色、酸碱度、水分、含量及有关物质是否符合规定.结果:3批不同厂家的注射用头孢唑啉钠质量稳定,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结论: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可室温25℃下储存3个月.

    作者:何英;佘定平;陈钦榜;吴建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新形势下护理投诉与纠纷相关因素及防范措施

    新形势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由于医院属于一种为大众提供服务的特殊性机构,它与人们的切身健康利益紧密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高品质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那么就必然会出现医院的设备、条件以及服务质量和人们的要求不一致的矛盾现象,出现很多的护理纠纷和投诉问题,给医院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就需要医院切实的解决好这些问题,争取把问题排除在萌芽阶段,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改善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笔者从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和医院自身的性质入手,对当前医院护理投诉和纠纷现象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完善措施.

    作者:汪兰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肝胆外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后,SDS与SAS评分较之于护理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以76.7%明显不及观察组的1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彭联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