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王素凌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中药保留灌肠, 超短波理疗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研究组的复发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研究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出血原因和防治措施剖析

    目的:对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出血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使用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手术的患者案例进行分析,对术中出血与术后继发性出血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由对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出血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使得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于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的出血情况,要根据其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作者:陆乾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疾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疾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9例拟作手术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术前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19例宫颈疾病患者中,超声诊断宫颈囊肿306例,宫颈息肉222例,宫颈肌瘤65例,宫颈肥大216例,宫颈癌12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99.1%、98.5%、98.1%、63.2%;其中位于距宫颈外口小于1.5 cm内的病变436例,位于1.5 ~ 3.5 cm的病变338例,位于距宫颈外口大于3.5 cm的病变45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2%、92.6%、86.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在对宫颈疾病的术前诊断中,不仅可以提供可靠的疾病诊断依据,而且还可以对病变做出准确的定位.

    作者:姜川;蔡和伶;郑远琴;匡能琼;朱小丽;牟奇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2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的68.75%相比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以及纤维蛋白质原分别为(3.04±0.36)mPa/s、(1.59±0.31)g/L,与对照组水平相比下降明显,且观察组的红细胞压积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8.75%、2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丁苯肽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风险管理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临床效果分析

    风险管理对于医疗领域而言是管理程序,主要功能是对现有的以及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科学识别和相应评价并进行合理的处理.1 医院实施院前风险管理工作相关的方法1.1 相关法风险识别情况从实践角度看,在院前急救的工作中护理风险的主要隐患有急救环境现场条件差、急救相关的技术知识水平不足、责任心不强等几个方面.1.2 相关法风险评价情况1.2.1 环境条件差是急救现场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在实际急救工作中一些现场环境较差,特别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时,受到现场围观者的喧哗,伤者的呻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现场局面混乱,严重影响抢救工作的开展.

    作者:文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于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于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当中没有解剖喉返神经,实验组在手术当中解剖了喉返神经,对两组临床手术时间、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给予对比.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为2.5%,对照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为6.67%,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当中解剖喉返神经,对喉返神经给予有效保护,可以减少对喉返神经的损伤率.

    作者:陈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参芪雪花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参芪雪花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对象,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参芪雪花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肾炎康平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尿蛋白等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雪花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潘记远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碳酸利多卡因镇痛及防治人流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碳酸利多卡因止痛及防治人流综合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对象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观察对象采用碳酸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扩宫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吸宫时VAS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流患者止痛治疗有效率以及扩宫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合(P<0.05).结论: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接受碳酸利多卡因进行止痛治疗和人流综合反应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艾永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和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胆囊受损情况、胆心反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开腹组35.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明显.

    作者:宋劲辉;刘碧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预防堵塞及感染的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客观评价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总结预防堵塞及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70例,并给予所有入选患者综合护理,观察患者堵塞及感染发生率.结果:70例入选的肿瘤患者中,有65例患者的置管位置是右颈的中心静脉,5例患者是左颈的中心内静脉,堵塞率3.33%,感染率3.33%,有效率96.67%,效果突出.结论: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时,需予以综合护理,通过提升输液港整体通畅性,有助于预防堵塞及感染.

    作者:冯旺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5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就其临床感染症状、体征、真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并就ICU引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45例ICU重症患者出现症状与体征多以发热为主,依次为肺部湿啰音、痰量增多,黏稠、呼吸急促等.经痰液、肺部分泌物、血液标本检测,共分离真菌156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居首(52.6%),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7.3%),第三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1.5%).引发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多集中于以下几方面: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气管插管以及气管切开、低蛋白血症、长期应用各种激素等.结论:ICU重症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后,其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多为发热、痰量增多、黏稠、肺部湿啰音;其感染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则是引发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蒋光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输尿管软镜与经皮肾镜碎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94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47例,A组主要采用输尿管软镜治疗,B组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石率、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1个月后,A组的结石总清除率90.43%,B组结石总清除率97.54%,A组的手术时间要比B组久,术中出血量却比B组少,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肾结石直径≤20 mm应使用输尿管软镜,肾结石直径>20mm应采用经皮肾镜碎石术,两组患者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智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穴位结合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穴位注射+骶管注射与单一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骨内科收录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资料,对其临床注射治疗效果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为联合治疗,采用穴位注射+骶管注射;对照组为单一治疗,采用穴位注射或骶管注射;治疗后3个月跟踪调查,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按照治愈、显效、有效、无效等标准,分组讨论.结果:观察组有效30例,无效0例;对照组有效26例,无效4例;两组疗效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注射+骶管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单一注射治疗.

    作者:胡庆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ICU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护理策略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接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4例.采用常规脑出血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脑出血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出血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接诊的胃癌患者117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9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各手术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55%(56/58),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7.97%(46/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62%,对照组为16.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不仅有利于胃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还可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明显.

    作者:钟乙红;潘裕芬;钟燕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干预用于中风气虚血瘀证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35例该病证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应用西医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2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和Barthel指数情况,以及症状积分和fug卜meyd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得分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95%,优于对照组满意率60% (P<0.05).结论: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郝香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科处理48例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不同产科处理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产科收治的4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统计本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阴道分娩36例,占75.0%,剖宫产12例,占25.0%;阴道分娩产妇的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剖宫产产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仍然存在阴道分娩的可能,对符合阴道试产条件及存在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应当积极进行阴道试产,以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华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变异性鼻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8月-2014年5月收治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用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40例用中联鼻炎片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比较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者患者的鼻痒、鼻塞、流涕、喷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大呼气流速(PEF)、1秒率(FEV1/FVC%)、PEF昼夜变异率以及白细胞介素4、5、12(IL-4、IL-5、IL-1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操作简单方便,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吕志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腰椎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腰椎JOA评分、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辨证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可有效缓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许韶山;梁珍;赵晓东;黄凯;霍虹;吴洋;陈元艳;陈幸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早肾方联合通络宝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出一种新的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中医外治疗法.方法:将90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3组,A组30例为通络宝联合早肾方外治组,B组30例为口服早肾方组,C组30例为常规西药治疗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相关指标,观察3组疗效.结果:3组患者临床症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微量蛋白定量、中医症候积分等相关指标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93.3%优于B组76.6%和C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络宝联合早肾方是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中医外治疗法.

    作者:黄金重;滕惠兰;黄文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护理中的应用及系统评价

    目的:探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循证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均匀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有效情况.结果:经过研究分析,针对患者临床护理有效情况,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针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针对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优于常规护理效果,不仅可以从根本上优化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状态,还可以在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病情痊愈.

    作者:杨建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