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佘定平;陈钦榜;吴建龙
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在室温25℃下存放一定时间后的质量变化,为该药品的储存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批不同厂家的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置于25℃下存放,分别于0、1、2、3月取样,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头孢唑啉钠项下方法,检查其性状、颜色、酸碱度、水分、含量及有关物质是否符合规定.结果:3批不同厂家的注射用头孢唑啉钠质量稳定,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结论: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可室温25℃下储存3个月.
作者:何英;佘定平;陈钦榜;吴建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急性肺损伤(ALI)是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SARS和人禽流感的重要临床表现形式.RIG-Ⅰ样受体(RLR)能够识别细胞质中的病毒RNA,但其在ALI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方法:我们复制急性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和内毒素)引起ALI的大鼠模型和相应的体外细胞培养(人肺上皮细胞株A549)实验,用实时荧光RT-PCR法观察RLR基因表达变化,留取培养细胞上清用ELESA法检测细胞因子干扰素-β(IFN-β)的变化.结果:发现HsN1型禽流感病毒能诱导RLR的大量表达,且能增加A549培养液上清IFN-β的大量生成.结论:RLR参与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诱发的急性肺损伤过程,并可能起到抗病毒的保护效应.
作者:肖锐;陈婉华;李彦;李寅环;植荣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护士在实施健康宣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对策.方法以本中心50名在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社区护士在健康教育实施方面的问题展开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表所得到的结果进行详细统计与记录,总结社区护士在实施健康宣教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宣教时间不充分的构成比为40.00%(20/50),明显高于其他问题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宣教内容单一、宣教频次不恰当、宣教环境嘈杂、以及宣教形式不具体均是导致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结论:当前在社区护士展开健康宣教工作中,在宣教内容,宣教时间,宣教形式,宣教频率,以及宣教环境这几个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缺陷.为应对上述问题,需要从保护护理人员资源,加强管理,健全社区护理管理体系,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完善宣教形式与内容的方式,提高健康宣教在社区医院中的落实水平.
作者:王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为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带状疱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8%,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1.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西药联合中医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侵犯颅底对肿瘤复发转移以及放疗后后遗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析鼻咽癌颅底受侵发生的情况、对放疗的反应、放疗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情况以及放疗后后遗症的发生.结果:入组鼻咽癌277例,按照肿瘤转移情况分为两组,侵犯颅底组149例,未侵犯颅底组128例.两组患者初治时即发生远处转移者分别为15例和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放射治疗后颅底未受侵组鼻咽肿瘤均完全消失,而颅底受侵组有8例患者鼻咽肿瘤磁共振(MRI)提示有残留(P<0.01).经过定期随访,颅底受侵组鼻咽局部复发38例,颅底未受侵组鼻咽局部复发5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那些初治时无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颅底受侵组和颅底未受侵组发生远处转移分别为37和28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咽癌放疗后颅底受侵组放射性脑病的发生较未受侵组为高(P<0.05),而两组间炎性水肿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侵犯颅底患者治疗后局部肿瘤复发和放射性脑病发生均升高,但是治疗后远处转移发生的几率并没有增加.
作者:刘琦;赖庆君;朱介宾;张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超短波理疗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复发率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研究组的复发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研究组治疗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
作者:王素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对照组为9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病症,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躯体功能与心理功能,帮助患者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秦承花;王定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术后18~24个月的随访,无内固定失败患者,椎间植骨获得良好的融合,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比值相对于术前发生明显的改善,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使正常椎体序列得到早期的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得到重建,使脊髓以及神经的压迫得到明显的解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肽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2月-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与对照组的68.75%相比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以及纤维蛋白质原分别为(3.04±0.36)mPa/s、(1.59±0.31)g/L,与对照组水平相比下降明显,且观察组的红细胞压积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8.75%、21.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丁苯肽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作者:李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锥形束CT (CBCT)在牙槽突裂植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实验组15例牙槽突裂患者进行术前CBCT检测以确定牙槽突裂隙骨缺损量,术中按照所测定骨缺损量取髂骨松质骨并植骨;25例对照组患者直接根据术中评估取骨并植骨.所有患者术后6个月均进行CBCT检测,比较植骨效果.结果:术前应用CBCT指导植骨的病例组Image-J软件测量的术后移植成骨量与牙槽突裂隙骨缺失量比值为(0.935±0.16),对照组术后比值为(0.742±0.37),病例组植骨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以准确检测牙槽突裂植骨修复效果,术前应用CBCT精确检测指导植骨量能够提高牙槽突裂植骨效果.
作者:邓永强;张洁;朱耀旻;郑苍尚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接受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4例.采用常规脑出血治疗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症状消失时间、脑出血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临床住院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出血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对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症状的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对宫颈妊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2月-2015年6月,本院共收治宫颈妊娠患者38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运用甲氨蝶呤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运用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42%,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的保守治疗方式对宫颈妊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成功保留患者的子宫与生育能力,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方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熊去氧胆酸联合对合并患有胆汁淤积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合并患有胆汁淤积的乙肝肝硬化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单纯采用熊去氧胆酸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熊去氧胆酸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乙肝肝硬化伴胆汁淤积药物治疗效果、肝硬化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疾病药物治疗总时间、肝胆疾病药物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在药物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结果:治疗组患者乙肝肝硬化伴胆汁淤积药物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各项生化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时间、药物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疾病药物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在药物治疗前后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与熊去氧胆酸联合对合并患有胆汁淤积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郑高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新形势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医院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由于医院属于一种为大众提供服务的特殊性机构,它与人们的切身健康利益紧密相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高品质的生活质量逐渐成为了一种潮流,那么就必然会出现医院的设备、条件以及服务质量和人们的要求不一致的矛盾现象,出现很多的护理纠纷和投诉问题,给医院的正常运营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就需要医院切实的解决好这些问题,争取把问题排除在萌芽阶段,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改善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笔者从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和医院自身的性质入手,对当前医院护理投诉和纠纷现象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完善措施.
作者:汪兰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救治的84例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成功救治83例,成功率为98.8%,死亡1例,病死率为1.19%,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对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要做到及时诊断,使患者在早期得到确切的治疗,在积极抗体克治疗的同时,手术坚持损伤控制的理念,术后对症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生的发生率,提高了就治率.
作者:吕孟;邹文贵;张伟;赵英勤;袁之翔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为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70例踝关节骨折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短肌腱移位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骨膜移位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1.4%,较对照组的71.4%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骨膜移位法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李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6周后、12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治疗6周、12周后患者SBP、DBP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显效42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0.0%(72/80),不良反应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25%(9/80).结论: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周玉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过程中运用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本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中选出9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患者.对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折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肱骨切开内固定和直接外固定方法.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中医三期治疗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比组87.76%(43/49).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血肿几率、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几率,均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中医骨折三期疗法可以有效提升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同时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卫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腰椎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腰椎JOA评分、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辨证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可有效缓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许韶山;梁珍;赵晓东;黄凯;霍虹;吴洋;陈元艳;陈幸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通过客观评价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总结预防堵塞及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70例,并给予所有入选患者综合护理,观察患者堵塞及感染发生率.结果:70例入选的肿瘤患者中,有65例患者的置管位置是右颈的中心静脉,5例患者是左颈的中心内静脉,堵塞率3.33%,感染率3.33%,有效率96.67%,效果突出.结论: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时,需予以综合护理,通过提升输液港整体通畅性,有助于预防堵塞及感染.
作者:冯旺黎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