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彦良
目的:研究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在室温25℃下存放一定时间后的质量变化,为该药品的储存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批不同厂家的注射用头孢唑啉钠,置于25℃下存放,分别于0、1、2、3月取样,按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头孢唑啉钠项下方法,检查其性状、颜色、酸碱度、水分、含量及有关物质是否符合规定.结果:3批不同厂家的注射用头孢唑啉钠质量稳定,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结论:注射用头孢唑啉钠可室温25℃下储存3个月.
作者:何英;佘定平;陈钦榜;吴建龙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2例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以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对照组给以阿奇霉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治疗后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和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25.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临床中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世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00%,对照组为9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镁联合抗精神分裂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病症,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躯体功能与心理功能,帮助患者重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秦承花;王定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患者,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佳分娩方式,统计并对比不同分娩方式结局.结果:再次剖宫产和阴道分娩方式所占比例分别为62.5%、37.5%,阴道分娩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出血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次分娩如无试产禁忌或明显剖宫产指征应当首选阴道分娩.
作者:刘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脑梗塞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脑梗塞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7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7例单纯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5%,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6.6%高,治疗后7d、14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较对照组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无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取得让人满意的效果,可促进患者较快恢复.
作者:梁巧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切除胆囊在结石性胆囊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0例.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和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和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胆囊受损情况、胆心反射、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病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低于开腹组35.0%(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明显.
作者:宋劲辉;刘碧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之间的比较.方法:针对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20例,采用祛风化痰醒脑汤为主要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祛风化痰醒脑中药配方颗粒组与传统中药汤剂组,并采用临床疗效的评估标准,及时记录其临床的基本疗效.结果:头颅CT恢复方面,中药免检颗粒与传统的中药汤剂在有效率上相比,前者更具有优势,有效率为97.3%,后者有效率为93.9%.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与传统中药药剂相比较在临床疗效上相当,但是,中药免煎颗粒在配药、服用、紧急用药、保存与携带等方面与中药汤剂相比更具有优势.中药免煎颗粒保持了中医临床诊治的辩证特色,随证处方;质量更加稳定,疗效更加可靠.
作者:马定耀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对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出血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使用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手术的患者案例进行分析,对术中出血与术后继发性出血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经由对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出血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使得出血情况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对于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的出血情况,要根据其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预防与补救措施.
作者:陆乾辉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调查既往使用过万托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本次住院使用万托林的状况,及比较再次健康宣教前后万托林使用情况.方法:对本院既往使用过万托林且本次住院需要继续使用的127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在问卷调查完后立即让患者当面演示使用一次万托林,操作完以后,护理人员纠正患者使用错误之处,并对患者正确使用万托林进行培训,并记录下相关数据.结果:6.3%的患者不知道要随身携带万托林,3.1%的患者从不随身携带万托林.仅有59.8%的患者在正确的时机使用万托林,61.4%的患者能正确的一口气吸入万托林,34.6%的患者能正确掌握多次吸入万托林的时间间隔.对患者正确使用万托林再次宣教以后,正确使用的比例显著提高(P<0.05).结论:既往使用过万托林的COPD患者能正确使用万托林的比例较低,经过再次的健康宣教后,患者正确使用万托林的比例显著提高.
作者:崔长英;陈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修订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性腹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为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诊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修订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分,根据评分安排患者的去向,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与<4分组相比,5~7分组及>8分组患者被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比率明显升高;且与5~7分组相比,>8分组患者被ICU收治的比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4分治愈率为76.0%、5~7分组治愈率为51.6%,>8分组治愈率为25.0 %(P<0.05).结论:修订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于急性腹痛患者,能预测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治疗及护理,且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曾鉴洪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35例该病证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应用西医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20例)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种护理模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得分和Barthel指数情况,以及症状积分和fug卜meyd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得分情况,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各项对比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满意率95%,优于对照组满意率60% (P<0.05).结论:针对气虚血瘀证中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对其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郝香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入院治疗的10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抗生素治疗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术后采取个体化护理;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满意度,综合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8.0±4.2)min、术中出血量为(17.0±2.8)mL、下床活动时间为(50.0±1.2)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0.0±1.7)h、切口长度为(2.6±0.6)cm;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4.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治疗满意度为90.00%;观察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4.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治疗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22.00%、并发症发生率为32.00%、治疗满意度为7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安全性高,协同提高常规治疗的效果.
作者:王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碳酸利多卡因止痛及防治人流综合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对象采用盐酸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观察对象采用碳酸利多卡因宫旁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观察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观察对象临床治疗后、扩宫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吸宫时VAS评分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流患者止痛治疗有效率以及扩宫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合(P<0.05).结论: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接受碳酸利多卡因进行止痛治疗和人流综合反应防治,具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艾永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患者9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温针灸联合中药外敷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加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以及治疗4周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外敷疗法在治疗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快速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恢复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作者:岑光荣;黄培祥;戴绍宗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对于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甲状腺切除手术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在手术当中没有解剖喉返神经,实验组在手术当中解剖了喉返神经,对两组临床手术时间、手术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给予对比.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为2.5%,对照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为6.67%,临床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发生喉返神经损伤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当中解剖喉返神经,对喉返神经给予有效保护,可以减少对喉返神经的损伤率.
作者:陈炮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救治的84例以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成功救治83例,成功率为98.8%,死亡1例,病死率为1.19%,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结论:对腹部创伤为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要做到及时诊断,使患者在早期得到确切的治疗,在积极抗体克治疗的同时,手术坚持损伤控制的理念,术后对症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生的发生率,提高了就治率.
作者:吕孟;邹文贵;张伟;赵英勤;袁之翔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分析治疗前、治疗6周后、12周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治疗6周、12周后患者SBP、DBP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显效42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0.0%(72/80),不良反应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1.25%(9/80).结论:在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
作者:周玉婕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为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带状疱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针刺治疗,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8%,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21.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为1.8%,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 0.05).结论:西药联合中医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刘剑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探讨重组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BP)对胃癌淋巴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SGC-7901胃癌细胞系,建立胃癌裸鼠异位移植瘤模型,了解KBP对胃癌生长和淋巴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和组织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明确KBP通过减少肿瘤细胞VEGF-C表达抑制肿瘤淋巴管新生和肿瘤生长.结果:腹腔内注射KBP导致胃癌生长抑制,抑制率为61.4%.KBP处理的肿瘤组织中淋巴管密度显著降低,提示KBP可以抑制肿瘤淋巴管生成和肿瘤生长.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KBP处理的SGC-7901胃癌细胞和纽织中VEGF-C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下调VEGF-C在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提示KBP可能通过抑制肿瘤淋巴管新生作用,进而抑制肿瘤淋巴转移的作用.
作者:朱宝和;罗利娜;廖允军;韩庆;庄礼钊;李琪;范子冰;陈剑尉;王成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子午流注辨证开穴经皮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电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腰椎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腰椎JOA评分、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辨证经皮穴位低频电刺激可有效缓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许韶山;梁珍;赵晓东;黄凯;霍虹;吴洋;陈元艳;陈幸兰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