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护理

李剑梅

关键词: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 输尿管结石,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9%,优于对照组的80.64%(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过程中进行全面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相关文献
  • ICU患者输血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ICU患者进行分析,通过输血治疗后,分析其治疗后好转率、死亡率和治疗前后血小板、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60例ICU患者通过输血治疗后好转率为78.3%,死亡率为21.7%;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治疗后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治疗可有效改善ICU患者临床症状,在短时间内补充危急重症患者血容量,改善其循环状况,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吕定;刘碧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目视管理在救护车物品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在救护车物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1年9月-2012年8月实施目视化管理前的救护车质控情况为对照组,将2012年9月-2013年8月实施目视化管理后救护车质控情况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救护车的药品物品取用时间、检查时间,物品、药品、仪器的完好率.结果:观察组救护车的药品物品取用时间、检查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物品、仪器的完好率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视化管理在救护车物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于保证急救车内物品齐全,使用安全,损耗减少起到良好作用.

    作者:赵玉冰;庄东明;江景怡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预防堵塞及感染的护理对策

    目的:通过客观评价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的效果,总结预防堵塞及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70例,并给予所有入选患者综合护理,观察患者堵塞及感染发生率.结果:70例入选的肿瘤患者中,有65例患者的置管位置是右颈的中心静脉,5例患者是左颈的中心内静脉,堵塞率3.33%,感染率3.33%,有效率96.67%,效果突出.结论:肿瘤患者应用植入式中心静脉输液港时,需予以综合护理,通过提升输液港整体通畅性,有助于预防堵塞及感染.

    作者:冯旺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145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ICU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就其临床感染症状、体征、真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并就ICU引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145例ICU重症患者出现症状与体征多以发热为主,依次为肺部湿啰音、痰量增多,黏稠、呼吸急促等.经痰液、肺部分泌物、血液标本检测,共分离真菌156株;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居首(52.6%),其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菌(17.3%),第三为光滑假丝酵母菌(11.5%).引发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多集中于以下几方面: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气管插管以及气管切开、低蛋白血症、长期应用各种激素等.结论:ICU重症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后,其主要临床症状、体征多为发热、痰量增多、黏稠、肺部湿啰音;其感染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居多;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则是引发ICU重症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蒋光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早肾方联合通络宝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出一种新的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中医外治疗法.方法:将90例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3组,A组30例为通络宝联合早肾方外治组,B组30例为口服早肾方组,C组30例为常规西药治疗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相关指标,观察3组疗效.结果:3组患者临床症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微量蛋白定量、中医症候积分等相关指标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A组总有效率93.3%优于B组76.6%和C组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络宝联合早肾方是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中医外治疗法.

    作者:黄金重;滕惠兰;黄文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牟5月本院收治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部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拉霉素联合噻托溴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有效率较高,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较好.

    作者:张苑;杨景涛;付晓峰;王导新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8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效果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术后18~24个月的随访,无内固定失败患者,椎间植骨获得良好的融合,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比值相对于术前发生明显的改善,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使正常椎体序列得到早期的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得到重建,使脊髓以及神经的压迫得到明显的解除,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刘琼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肌注鲁米那预防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惊厥再发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肌注鲁米那在预防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引发的惊厥再发时的作用.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惊厥3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儿发生首次惊厥后是否肌注鲁米那作为分组标准,其中17例患儿未接受肌注鲁米那作为对照组,19例患儿接受过肌注鲁米那作为观察组,记录两组患儿发生抽搐的次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首次发生惊厥后选择肌注鲁米那,平均惊厥次数为(1.15±0.33)次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1.94±0.41)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注鲁米那能够预防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引发的惊厥再发.

    作者:郭梁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对比

    目的:探讨在胆囊结石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为胆囊结石患者临床有效治疗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进行临床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观察对比,在患者手术实施过程中平均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肛门排气情况和抗生素药物应用情况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且在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相较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来说,小切口胆囊切除手术的应用效果更佳,不仅可以明显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还能明显优化相关手术指标,降低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桂彦良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医综合护理增强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效果的探讨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用于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效果.方法:以本院近期收治中晚期癌症患者2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分级和干预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无痛10例,轻度疼痛20例,中度疼痛61例,重度疼痛39例,分别占总例数7.6%,15.4%,46.9%,30.0%;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无痛28例,轻度疼痛70例,中度疼痛18例,重度疼痛14例,分别占总例数21.5%,53.8%,13.8%,10.8%;无痛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NRS评分分别为(8.37±2.19)分,(6.56±2.89)分;观察组干预前后NRS评分分别为(8.15±2.11)分,(4.58±1.24)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控制效果.

    作者:陈鸣凤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4例输尿管结石患者为研究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9%,优于对照组的80.64%(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在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的过程中进行全面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剑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中医骨折三期疗法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过程中运用中医骨折三期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本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中选出9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9例患者.对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骨折治疗方法,包括手术肱骨切开内固定和直接外固定方法.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中医三期治疗方法.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并发症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47/49),高于对比组87.76%(43/49).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并发血肿几率、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几率,均优于对比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中医骨折三期疗法可以有效提升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同时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刘卫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RIG-Ⅰ样受体在H5N1型禽流感病毒和LPS介导的急性肺损伤机制中的意义

    目的:急性肺损伤(ALI)是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SARS和人禽流感的重要临床表现形式.RIG-Ⅰ样受体(RLR)能够识别细胞质中的病毒RNA,但其在ALI致病机制中的作用还不清楚.方法:我们复制急性感染(H5N1型禽流感病毒和内毒素)引起ALI的大鼠模型和相应的体外细胞培养(人肺上皮细胞株A549)实验,用实时荧光RT-PCR法观察RLR基因表达变化,留取培养细胞上清用ELESA法检测细胞因子干扰素-β(IFN-β)的变化.结果:发现HsN1型禽流感病毒能诱导RLR的大量表达,且能增加A549培养液上清IFN-β的大量生成.结论:RLR参与了H5N1型禽流感病毒诱发的急性肺损伤过程,并可能起到抗病毒的保护效应.

    作者:肖锐;陈婉华;李彦;李寅环;植荣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失眠患者中医从肝论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从肝论治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通过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中医科门诊38例患者运用疏肝中药后的疗效评价,以及运用中药后血脂的改变情况,评估从肝论治对失眠的临床疗效,以及从肝论治失眠对患者血脂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改善情况.结果:38例失眠症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中,使用龙胆泻肝汤组治疗有效率84.6%,使用柴胡疏肝散组治疗有效率91.6%,患者血脂较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从肝论治失眠症理论具有科学性及可行性.

    作者:汪园园;张丽娜;黄颖娟;刘琛;金明华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患者中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前的10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的124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实施前后两组患者的糖尿病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患者与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后,非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专科护理质量、健康教育知识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实施PDCA管理结合临床护理路径促进了糖尿病护理质量,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朱肖;彭淑华;孙爱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自体骨屑回植技术在新鲜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体骨屑回植技术在新鲜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月共收治35例新鲜股骨骨折患者,男性30例,女性5例;年龄18~46岁,平均32.7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5~10d,平均6.5 d.骨折AO分型:B2型20例,B3型10例,C3型5例.单侧皮质缺损面积平均为3.0 cm×1.5 cm.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后,利用改良吸引管,经髓腔植入自体骨屑.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0~110 min,平均100min;植骨所用时间为5~ 10 min,平均8 min.35例患者术后获5~16个月(平均7.8个月)随访.骨缺损及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3~7个月(平均4.3个月).膝关节功能根据Neer评定标准评定:均为优.未发现异位骨化形成.结论:自体骨屑回植技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骨膜、肌肉等副损伤;有利于骨折愈合,可有效修复骨缺损.

    作者:曾尚广;丁清和;何锦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不同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1 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支气管动脉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行明胶海绵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治疗,观察组行无水乙醇超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术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血效率为96%,对照组止血效率为84%,两组止血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水乙醇超选择性支气管栓塞方案治疗支气管动脉大咯血,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好、复发率低.

    作者:高仑;孙秀娥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对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后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4例肩袖损伤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康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3.75%和71.88%),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显著低于对照组(3.13%和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赵永红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疾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颈疾病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19例拟作手术治疗的宫颈疾病患者,术前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查结果与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819例宫颈疾病患者中,超声诊断宫颈囊肿306例,宫颈息肉222例,宫颈肌瘤65例,宫颈肥大216例,宫颈癌12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100.0%、99.1%、98.5%、98.1%、63.2%;其中位于距宫颈外口小于1.5 cm内的病变436例,位于1.5 ~ 3.5 cm的病变338例,位于距宫颈外口大于3.5 cm的病变45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2.2%、92.6%、86.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在对宫颈疾病的术前诊断中,不仅可以提供可靠的疾病诊断依据,而且还可以对病变做出准确的定位.

    作者:姜川;蔡和伶;郑远琴;匡能琼;朱小丽;牟奇彬 刊期: 2015年第20期

  • 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效果分析

    目的:对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62例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给以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对照组给以阿奇霉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2%,治疗后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和平均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的25.8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临床中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李世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主管: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深圳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